【ZiDongHua 之自动化学院派收录关键词:华中科技大学 机器人 人工智能】
华科大团队,助推人形机器人“跑步”入场!
由于集成了
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
等先进技术
人形机器人
正成为科技竞争
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它离走进现实还有多远?
8月9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
聚焦华中科技大学
报道了我校团队跨界融合创新
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
让人形机器人
“跑步”入场的故事
跨界融合创新
让人形机器人“跑步”入场
据央视介绍,作为一种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和新材料等先进技术的新质生产力载体,人形机器人的研究绝不能仅停留在实验室。目前,不少高校与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组成了产学研合作共同体,瞄准不同应用场景进行人形机器人的开发,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助推未来科技落地。
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带领的人形机器人团队,正在与校外企业合作研发一款面向变电站巡检——运维场景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人形机器人,这款人形机器人身高1.8米、体重80千克、续航能力2小时、双臂负载能力40千克,主要面向电力行业的市场需求,目前处在研发阶段。
面向电网行业带电风险作业等特殊需求,进行精准科研匹配,这样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其实得益于学校启动的“龙头企业对接计划”,除了主题成果梳理推介、科技成果路演活动等系列举措,华中科技大学还与企业共建了200多个联合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和联合实验室,形成企业出题、共同答题、企业阅卷的新型组织范式。
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林磊:“以人形机器人方向为例,我们梳理了学校在这方面的创新图谱,以及已有的一些成果,然后再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这些成果向社会推介。企业家看到成果后就来关注,促成转化应用到企业。”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罗欣:“我们的研究生实际上是和企业的工程师在一起工作,去深入到应用的最前沿,我们都非常强调要跟实际需求有最大的结合。”
武汉格蓝若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系统工程师袁方:“我们设计这样的指标,是因为电网有这样的实际需求。团队根据指标开发机器人,实现模拟实际工况的带电作业以及巡检运维操作等,确保机器人一旦调试成功,就能成功在场景里面进行应用。”
“实验室”牵手“生产线”
加快推动科研成果
变发展“结果”
华科人使命在肩,奋勇向前!
华中科技大学(ihuster)
来源 / 央视新闻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