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主义一声吼,几家欢喜几家忧。
就在很多制造类企业因为要履行“节能减排”任务,又要展开“绿色环保型”的生产与发展,因而不得不支付一些以前并不需要支付的“额外”成本,并因此而愁容满面,忧心忡忡之时,与他们恰恰相反,日本企业三菱电机正是因为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探索与努力,才赚的更加盆满钵满。
这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家中国的风电设备企业,为了落实政府的节能减排规划、实现真正高效、绿色、清洁的能源利用而采购了三菱电机可减少电源对电网及其设备冲击的变频器。前者为节能而采购的变频器所需要的成本正是三菱电机的利润来源。
作为全球知名的综合性机电产品生产企业集团,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简称三菱电机)以超过42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2011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第203名。人们很难想象得到,虽然所涉及的业务领域众多,旗下产品系列更是数以百千计,但三菱电机巨大的营业收入几乎全部都和节能、环保、绿色这些字眼有关系。
数据显示:2008年,三菱电机在其能够进行环保设计和改进的80多类产品群中,已经有86%达到了其自定的环保标准,而目前这一数字则提升到了令人震惊的100%!正是凭借着节能环保的品牌理念与领先技术,三菱电机在其所涉及的众多领域,诸如电力设备、通信设备、工业自动化、电子元器件、家电业等,都正在获得愈来愈多的可发挥市场空间。
而另一方面,相信大多数人也都注意到了,包括节能与环保在内的绿色生产与发展模式,是如今诸如GE、西门子、霍尼韦尔、施耐德、ABB等众多国际工业巨头们都在努力追求的,只不过,直接将企业的使命定位在“节能与环保”,三菱电机恐怕还真是全球第一家!
看起来,作为一家纯粹的“环保主义企业”,三菱电机正在用实际行动以及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营业利润快速增长、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品牌认可提升等)回应那些一直在质疑、躲闪甚至无视节能与环保的企业。但问题是,为何三菱电机能赶在大家都还只不过是开始意识到节能、环保很重要,必须要进行绿色生产并试图做出改变之前,就已经敢于宣称“精于节能、尽心环保”呢
或者说的直白一些,三菱电机究竟是如何在节能与环保方面领先他人一步的呢
不得不说,很多时候,伟大是被逼出来的。
我们知道,习惯靠天吃饭的东南亚地区,很少会花心思在提高灌溉水的使用效率上;而干旱缺水的中东小国以色列则正好相反,其水资源利用与灌溉方式可谓已经达到极致。后者因此发展出一套极其高效先进的灌溉技术与水处理技术,不但成功解决了自身的用水问题,更重要的是,这套技术能力成为以色列能够向其他国家进行与水处理利用相关的技术输出的重要原因。
与此类似,三菱电机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实际上起初也是出于自身的现实压力而被迫做起的。而这,恐怕还得从三十多年前三菱电机一个新部门的成立说起。
上世纪70年代初,经历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日本经济,受到相当大程度的影响,这促使资源原本不足,且一直以“贸易立国”的日本政府和企业界受到相当大的教训。于是,日本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的转变方针,但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技术方向和路线作为突破呢
这个问题摆在了日本主要的经济组织,即大企业们的面前,三菱电机就是其中的一家。实际上,三菱电机从1921年成立之初起,就一直比较关注环保事业,但此前更多可能是出于本国资源总量小、环境可承受压力小的现实制约,并未上升到技术战略的高度。
但后来的情况已经不同了,像三菱电机这样在日本的产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必须开始真正针对环境与资源问题采取对应举措。而此前连续好几起的“公害事故问题”,更是加剧了这一观念的落实与行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70年,三菱电机成立了“公害防止委员会”,从“防止限制排放有害物质”的视点入手,在工厂等生产现场开展对应工作。到了1976年,三菱电机领先于当时的世界趋势,以“完善环境”为目的,开展了许多已经包括节能与减排的实际工作。
同一年,在三菱电机发表的《环境保全白皮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作为环境机器设备的生产商,防止公害是义不容辞的,企业应该站在改善环境问题这一高度,重新审视自身与地区社会的融和性。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拥有一套万全体制”。
如今看来,当时所谓的那套万全体制,发展完善到后来,实际上就成了三菱日后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提高能效使用为根本出发点的技术改革与突破路线。
自此,以节能和环保为思路的技术变革理念开始在三菱电机内部扎根,进而引发了包括生产和设计在内的具体的业务变革。在初期,这一思路很大程度上的益处主要是帮助日本企业在同欧美企业竞争时,逐渐获得一些相对的竞争优势,从而帮助日本走出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低迷期。初期如此,那时间长了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自动化网无关。对本文及其中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供参考。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