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数字经济创新成果奖亮点探访
冀能电力:终端自动化 电网更稳定
7月13日,在保定市冀能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员工正在进行产品生产。 河北日报记者曹智摄
“有时候电网会出现故障,但是我们的电脑等用电设施还能继续工作,这就是我们研发的智能配电网一二次融合自动化终端在起作用。它能瞬间切换电源,保证用户能够持续稳定用电。”7月13日,在保定市冀能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指着生产线上不断组装完成的箱式、罩式自动化终端产品,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冀能电力坐落于保定市高新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该公司是专业从事智能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自主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很早就意识到,我国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上还有待完善。尤其在电网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方面,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还相差甚远。
“普通群众能直观感受到的后果是,电网出现故障后,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诊断、隔离和恢复所需的时间较长,电网能够实现网络重构和自愈更是无从谈起。有时候,停电故障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公司技术人员介绍。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国家配电网建设改造,2015年,国家能源局发布《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和《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国家配电网建设这一部署,并提出加大配电网资金投入。2015年至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
受此激励,结合自身实际,冀能电力2016年启动智能配电网一二次融合自动化终端研究项目。累计投资1100万元,经过两年多的刻苦攻关后,公司团队终于在2018年12月完成了项目研发。
一经问世,该项目就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并于2019年获得我省数字经济(大智移云)创新成果奖。那么,智能配电网一二次融合自动化终端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工作人员介绍,与使用传统配电变压器的电网相比,智能配电网采用大量电子式电压传感器、电子式电流传感器。这就造成了自动化终端(二次设备)侧输出电压小、信号弱,给控制单元的模拟量采样带来很大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项目在高精度、宽范围小信号的采集,自适应故障,隔离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即针对小信号采集的高精度、宽范围要求,该项目采用数字磁隔离技术,解决了传统模拟方式采样范围窄的技术障碍;针对自适应故障隔离,项目提出了图像识别的创新方案,解决了单相接地故障识别的难题。
有了这些技术创新,该项目也充分考虑了应用中的一些细节。
看起来都是箱式、罩式结构,但该项目完成前,配电网经常出现配电变压器(一次设备)和自动化终端接口不匹配的问题。对此,通过对各种接口的反复研究、测试,研发团队终于在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的EVT、ECT的各种接口指标,实现了和各种配电变压器接口的对接,从而大大降低了配电网安装维护的资源投入。
有了核心技术和接口保证,供电可靠性就更有了保证。
在电网保护方面,经过刻苦攻关,研发人员提出了一种优于现有电压——时间型逻辑的新型算法,能够自适应网络架构的变化,无需人为调整定值,既降低了电网维护成本,又提高了可靠性。
在故障诊断方面,该终端应用了一种新的故障识别方法,不依赖主站和通信设施,设备能够自适应多分支配电网,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的就地隔离。有了这些科学的方法,该终端故障诊断准确率得到了提高,能够正确隔离故障并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提高了整个电网的供电稳定性。
目前,该终端已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进行了大量采购、应用,每年能为公司带来数百万元的利润。(河北日报记者曹智)
自动化网延展阅读:保定市冀能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坐落于保定国家高新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专业从事智能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自主研发、生产、销售的优秀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及集团化运营的模式建立了高效、规范的管理体系,连续多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河北省软件企业、河北省诚信企业,公司注重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设有高水准实验室,测试设备均为国际一流,与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具备行业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及科技创新、学术研究的能力,拥有多项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其科研成果均进行了科技成果转化,JN-2000系列配电自动化终端、JN-2000系列变电站监控管理系统、JN-6000系列保护测控装置等产品已在全国大量应用,运行可靠,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