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消费升级需求,支持新型消费发展,应大力发展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实体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为传统门店和社区小店打造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实现线下人、货、场的精准匹配

  实体商超展现新“智慧”

  自从楼下开了一家便利蜂“智慧门店”,家住北京朝阳区大望路附近的李文感觉方便多了。

  “智慧”在节省时间。比如,早餐时间走到这家便利蜂门店内,与其他普通早餐点“问这问那”不一样,李文可以通过电子屏直接点单,选自己喜爱的早餐单品,还有各类组合套餐。买完后,直接扫码,自助结账,免去了排队的烦恼。

  此外,在不少便利蜂门店内,有来回转悠的智能机器人通过语音播报,告诉入店消费者哪些商品在打折,最近货架上又新上了哪些畅销商品……

  “永辉超市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管理、消费场景等环节,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永辉超市相关负责人说。

  4月1日,伴随着华南区域29家门店系统统一切换,苏宁家乐福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进入新阶段。此次切换不是简单的系统对接、更新,而是将供应链链路、商品主数据、门店运营、库存、价格等模块同苏宁系统全面融合。这些后台系统的变化,实实在在地改善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社区小店旧貌换新颜

  单丽娟在山东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一条胡同的拐角经营着一家十来平方米的社区小店——“丽娟便利店”,至今已有10多年了。她告诉记者,她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卖生鲜,但因为单个门店进货困难,价格没有优势,一直做不起来。

  单丽娟告诉记者,升级改造之前,自己的小店有30个以上进货渠道,进货价格比连锁业态高10%,滞销库存占比超50%。现在,借助盒马集市这个数字化平台,小店生意实现了数字化。小门店也能做到智能补货、智能选品,开展个性化服务,生意好做多了。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约有600万家线下零售小店,这些以个体户为主的商家,贡献了快速消费品行业40%的出货量,每天服务2亿消费者。但这些小店的数字化水平往往很低,不能敏锐地“感知”消费端的需求,进货的渠道也比较有限。去年7月,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明确提出,支持电商平台为小店提供批发、广告营销、移动支付、数据分析、软件系统等数字化服务。

  “移动门店”购物更灵活

  “觉得渴了饿了,在路边的‘站牌’上扫码下单,等待10分钟左右,就能收到无人车送来的零食饮料,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北京首钢园区内,游客王先生体验到人工智能服务,“原来逛园区不一定要到处找商店,也可以等无人车送货上门。”

  记者在现场看到,首钢园区内有10余处无人零售站牌,站牌上附有美团“MAI SHOP”小程序,扫码付款之后,会收到有验证码的短信,约10分钟后,无人配送车会沿园区道路驶来。用户只需输入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即可取到下单商品。全程操作与普通外卖区别不大,安全性也很高。

  美团首席科学家夏华夏告诉记者,“MAI SHOP”作为首钢园区服务重要组成部分,将为2022年冬奥会的游客、观众、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提供全新的消费购物体验。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业内人士表示,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给“移动门店”的发展带来很大的空间。“移动门店”不仅能通过机器人送货等方式实现效率与用户体验的提升,更能通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帮助商户实现精细化运营。同时,“站点+无人配送”模式带来的“移动性”也降低了门店对选址的依赖度。(记者 齐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