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品牌自定位收录关键词:GE  产业链供应链  医疗器械   GE医疗  】
  
  GE医疗张轶昊:未来3年在中国的研发投入要翻倍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一年前,GE医疗宣布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完成拆分,独立上市。拆分之后,GE医疗中国成为目前唯一的单一国家市场直接向全球CEO汇报的业务板块。
  
  拆分的好处显而易见,尤其是在2023年3月国内大型设备配置证放开之后,公开的全球财报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GE医疗中国的主要业务取得7.19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8%,在GE医疗全球各大区域中增速排名靠前。
  
  但挑战也接踵而至,在国产医疗器械厂商的发力下,部分巨头如联影医疗、迈瑞医疗、东软医疗等已成功踏入中高端产品领域且竞争力持续提升,跨国药械厂商普遍面临着不小的降价压力。
  
  在公司独立一周年之际,GE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围绕企业发展、市场挑战、国产化进程等诸多话题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
  
  张轶昊指出,企业需要从中国的视角看待问题,而不是作为外来者。国产化是响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必然选择,而且这样的策略最终不仅服务于中国用户,也能满足全球需求。并且,过去三年,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入翻了一倍,未来三年我们还要再翻一番。
  
  
  
  GE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 受访者供图
  
  01
  
  GE医疗如何应对中国市场快速变化?
  
  一直以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都以高速增长的产业规模吸引着各大跨国药械企业深耕布局。张轶昊介绍,中国历史上引进的第一台X光机就来源于GE医疗,1979年,公司开始恢复在中国开展业务,1986年,公司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家办事处。1991年,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成为GE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随后又在国内投建起第一家工厂。
  
  时至今日,GE医疗在中国共有五大基地、六个工厂,另外,与国药合资的第二个新工厂于深圳在建中。其中,北京基地研发和生产CT、X光机、血管机、手术机等影像设备,GE医疗全球三分之二的CT产自于此;上海造影剂生产基地的造影剂占GE医疗全球产量的60%;天津磁共振成像系统生产基地承担GE医疗全球50%磁共振产品的生产;在无锡则建有超声、探头以及呼吸机、麻醉工作站、心电、患者监护等生命关爱产品生产基地,在此生产的超声主机占GE医疗全球销售量的40%。
  
  尽管GE医疗在中国的运营一直处在良性轨道中,但张轶昊更希望用未雨绸缪的眼光来观察公司乃至产业发展的动向。特别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张轶昊意识到,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义公司在中国的角色和战略。如何在保持全球品牌质量和技术领先的同时,实现与中国市场的深度融合和国产化发展,是GE医疗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张轶昊认为,面对中国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传统的跨国公司经理人心态和运营模式已难以跟上中国产业变化的步伐。“经常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形容跨国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他们更看重单季度的业绩表现。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每10年就有巨大变化,而跨国公司的管理方式往往较为固定,这使得其在适应市场时面临诸多挑战。”
  
  因此,张轶昊开始转变思路,决定从中国的视角审视和理解中国,不再把自己和GE医疗视为外来者。张轶昊认为,无论是民企、国企还是跨国企业,只要专注于用户、行业和社会的需求,就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国产化的进程。
  
  “融入本土”是不少外资在华发展共同的关键词。对此,张轶昊强调,GE医疗的国产化并非泛泛而谈,他将之总结为“内循环、外循环、中国创新”三大KPI(关键绩效指标):首先是内循环,这一指标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国内营收占全球的比例,GE医疗在国内的营收占全球总营收的比例高达15%,是行业平均值的将近两倍;其次则是本土生产比例,在中国销售的GE医疗产品中,有80%是在中国国产,也就是说,GE医疗在中国的销售额中80%是国产产品和服务创造的,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第二大KPI是外循环,GE医疗每年在国内的采购额约为10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跟1000多家供应商、150多家核心供应商合作,支持发展。第三大KPI则是中国创新,也即公司所注册的产品有多少是基于国内研发,根据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联合Medtrend)公布的数据,GE医疗在中国获批的三类证中,77%为中国国内注册(中国团队研发、在中国申请注册的产品技术),而前十名跨国药械企业的平均值为27%。
  
  02
  
  更大的挑战来自用户需求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稳健扩张及医疗保健行业的深化改革推动国内市场成为全球医疗设备领域的关键增长引擎。在设备升级和产业融合之下,高端设备领域部分赛道已经有了实质性变革,联影医疗、迈瑞医疗、东软医疗等国产巨头正在不断涌现,市场格局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根据益普索调研机构与GE医疗联合发布的《中国国产医疗器械市场洞察报告》,在CT、MR等医学影像设备上,中国已成为CT全球第一大市场,CT设备整体国产化率从2012年的61%增至2022年的超90%;其中,高端/超高端设备占比更是从2012年的0%增至2022年的55%。
  
  MR设备国产化率也从2012年的55%提升至2022年的79%,国产化增长率为22%;其中,高端的3.0T MR国产设备占比从2012年的0%攀升至2022年的48%。
  
  在国产品牌崛起的同时,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2022年4月,安徽省财政厅、卫健委、医保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省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从6月1日起,不得采购未经批准的进口产品。安徽和浙江、广东、四川等省份一样,按要求实施“进口医疗设备清单制”,清单外的产品不得进口。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政策的颁布旨在提升医疗器械的国产化率,而并非遏制跨国企业的发展。实际上,“国产”的定义也已经发生变化,《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规定:进口产品是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从这一标准出发,外资械企在国内生产的医疗设备产品也是国产,同样享受国产待遇。
  
  基于上述规定,越来越多的跨国药械巨头选择加速实施本土化战略。一大佐证是,近年来多家跨国药械巨头选择与本土企业深度合资/合作,例如2019年中核集团与安科锐成立中核安科锐;2023年2月,GE医疗与国药集团协议成立中方控股的医疗设备合资公司;2023年3月,医科达与国药集团达成协议成立中方控股的医疗设备合资公司国药医科达……
  
  “贸易保护主义”从来不在GE医疗的考虑范围之内,在张轶昊看来,“合资企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一直在合作共赢”。这种合作模式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并不鲜见,其反映了合作的本质:即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此外, GE医疗并未局限于与国药的合作,而是展现出了开放的合作态度。张轶昊表示,过去三四年,公司已经与5个以上的合作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合作伙伴包括专精特新的初创企业、核心供应链上的企业、下游企业以及服务企业。合作的核心目标也围绕两项KPI:一是确保合作能够为终端用户带来实际好处,二是为合作方创造价值。
  
  张轶昊告诉记者,GE医疗对中国民营医疗企业的崛起表示欢迎。同时他也认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其潜力巨大,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民企、跨国企业和国企的共同发展。良性的市场竞争意味着患者能够得到更好、更安全、更便宜的产品,“事实上,大部分跨国企业最大的挑战是面临着更高、更严格、更多的用户需求,而非来自同行的竞争。”
  
  03
  
  从“本土化”到“国产化”
  
  “只有外企才做本土化,而中国的民企和国企不会。本土化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站在外国的视角看中国,我们要用中国的视角看中国,不把自己当成外人。” 张轶昊表示。
  
  他进一步解释道,三四十年前,中国生产力水平不足,医疗服务方面还不发达,需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再根据国内实际需求作一些调整,这个过程叫作本土化。而如今,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下一阶段——由中国的研发团队联合多方力量开发,生产力极大提升,可以直接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而且中国研发出的产品已经开始反向输出给全球。因此将国产化推向国际,才是今时今日的课题。
  
  为此,GE医疗将公司战略升级为“无界创新”。在张轶昊看来:“创新应该是没有国界的,应该是融合的过程,大家要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跟中国最好的东西融合在一起。”
  
  展望未来,张轶昊表示:“过去十年,我们在中国的研发团队创新并推出120多款上市产品,我们希望未来创新速度能够再加快一倍,比如能够10年推出200个创新成果或者5年推出100个创新成果。”
  
  与此同时,对张轶昊及GE医疗而言,下一步挑战在于完整供应链的国产化。张轶昊认为,不能只做低端产品的国产化,而是包括中高端在内,整个产品系列的国产化。在这方面,GE医疗着重于其在供应链中的“链主”角色。张轶昊举了一个例子,2014年,天津工厂生产下线的第一台核磁共振设备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的突破。在这之前,中国的核磁共振设备产业还没有完全起来。
  
  在生产过程中,GE医疗发现,超导磁体作为核磁共振设备中的关键组件,其核心零部件超导线在中国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为了解决这一供应链问题,减少对进口的依赖,GE医疗与西部超导展开合作。在多年合作过程中,西部超导的成长轨迹显著,其不仅成为国内核磁共振设备生产的关键供应商,而且还从零成长为全球前二位的超导线供应商,其产品被广泛用于全球的核磁共振设备生产中。
  
  供应链改进的效果也反映在公司财报上,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GE医疗的影像业务共实现营收26.35亿美元,同比增长5%,收入增长主要由分子成像、CT和磁共振驱动,得益于供应链的改善、价格和新产品的推出。而在分拆上市后的历次财报中,供应链改进被频繁提及,并对业务营收有明显贡献。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供应链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张轶昊补充,具体来说,GE医疗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中,国产销售占比已从30%提升至80%。同时,GE医疗也通过提供精益改善培训和支持,帮助供应商提升产品质量和交付效率。
  
  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从全球范围看,这几年也出现了“逆全球化”的趋势,甚至有部分外资企业选择从中国市场撤出或是将供应链外迁。对此,张轶昊的观点是:“供应链全球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供应链体系能否在竞争中获取优势,依赖于扎实的基本功——成本效益、质量控制和快速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