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品牌自定位收录关键词: 中国电子 继电器 电子元器件】
  
  E脉相承 | 从三线老厂走出的继电器“小巨人”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中国电子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实施“135”战略的关键之年。站在中国电子成立35周年的历史新时点上,集团公司官微推出《E脉相承》融媒体报道,讲述中国电子人在长期奋斗中淬炼的先进本质、思想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我们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坚决扛起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使命担当。今日带您走进《E脉相承》第三期之从三线老厂走出的继电器“小巨人”。
 
  
  讲述人 胡冠群
  
  振华群英原副总工程师
  
  三线老厂打破国外继电器垄断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基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的发展,国家作出了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的战略决策。1964年8月,国家建委召开一、二线搬迁会议,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建设,有的还要进山洞,三线建设序幕由此拉开。时至今日,在贵州的大山里,仍留存着许多“老三线”工厂,记录着艰苦岁月里,三线人用自己的青春奋斗书写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们当时就觉得服从分配,还有一个是国防工业必须发达。当时来的年轻人都是不怕艰苦的,国家需要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1967年参加工作的胡冠群怀揣着对电机电器事业的热爱,加入了国营第八九一厂,也就是后来的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
 
  
  TO-5作为一种用于信号电路自动控制的继电器产品,体积小、工艺复杂,研制难度大。然而彼时的中国,TO-5继电器还需从国外进口,售价更是翻几倍。为打破垄断,胡冠群与群英厂的同事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投入到了该型号继电器结构的研发工作中去。历经反复推演、不断尝试,通过技术攻关后的TO-5已成为体积小、重量轻的高性能TO-5密封电磁继电器,把进口继电器的价格打了下来。
  
  胡冠群回忆,当时的群英厂不大,配套设施也十分简陋,但却聚集了全国十几所有名的高等学校的学生。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走出学院、进到厂房,从原理图到实际操作,克服困难研发生产出了各类型电子元器件,在那个物质基础匮乏的年代,为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传承三线精神锻造发展“红色引擎”
 
  
  从受限于技术壁垒只能进口到打破垄断掌握核心技术,从人工手动组装到全自动生产线,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五十余年间,振华群英传承三线精神,在继电器领域深耕细作,主营业务也拓展到电磁继电器、接触器、固体继电器、光电耦合器、功率控制模块、智能配电组件/系统等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逐渐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检测及试验于一体的电子元器件及组件骨干企业,并先后获得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称号。
  
  “我的希望就是你们要有创新能力,也要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因为做好每一件事,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成功的。”81岁高龄的胡冠群每每回忆起那段山沟沟里的岁月,仍感慨万千。
  
  回望来路,初心如磐。中国电子将融入血脉的“三线精神”传承凝聚到“产业报国,科技强军”的新征程上,坚决扛起强军首责,锻造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