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2012-7-22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 建筑节能 能源管理 建筑节能市场夏至已至,躬耕于建筑节能领域十余年的刘燕生终于等来了这阵东风。 酝酿4年之久的阶梯电价,将于7月1日起试行。政府终于迈开从“能源高消费”向“依据市场进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步伐。其实节能政策不仅倾向于电价的管制。近期住建部还颁布了一个数据,截至2011年底,我国城镇节能建筑仅占既有建筑总面积的23%。“十二五”期间,将继续降低新建建筑能耗,并对全国4.5亿平方米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 建筑节能市场夏至已至。 借此东风,北京恒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燕生带领恒业世纪联合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网,以及智能建筑行业内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共同发起建立“建筑能效运营管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向智能建筑能效运营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进发。 逆境 建筑节能往往是从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始的。 在上世纪80年代,楼宇自控技术引入中国。面对中国这片广阔的商业蓝海,西门子、霍尼韦尔、Johnson Controls、Dalta等世界知名企业抱团涌入中国市场。它们一方面给中国带来了世界前端的智能化技术,一方面也牵动了中国楼宇自控技术的动脉,打开了中国楼宇自控市场的大门。 机遇就这样来了。刘燕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攻关后,毅然决定进入楼宇自控市场。他并没有抱试试看的态度,而是拿出了相当一部分家当,“豁出去了”! 但是,幸福并没有来得那么快。 中国的楼宇自控市场发展远不如想象中的乐观,尽管我们的建筑投资和数量有着惊人的增长,但是建筑本身的实际内容存在着诸多问题。 就在刘燕生要全身心投入楼宇自控市场之时,建设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999年-2001年间,以深圳为例,每年房地产开发面积在600-700平方米,其中楼盘具备智能化的就占96%,而这些早期的社区住宅楼宇自控系统,为了达到卖点的效应,信息化系统配套设施并不齐全。在建成后,难以启用。有的地方,楼宇自控系统运行正常,但能够起到正常作用的只占20%,尚可使用的系统占45%,有35%的系统不能使用,或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故障,最终因无人修复而废弃。 导致这一系列情况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工程建设水平不高,工厂质量不能令人满意,楼宇自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不仅如此,在准确把握智能化楼宇的设计定位、高质量的工程实施与系统有效运行管理方面,中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缺少相应的规范,楼宇智能化设计方面也存在缺乏全面性和长远性的情况,施工质量难以保证,造成一些应用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建筑缺少各系统整体运作,结果事倍功半,造成投资的浪费。 即便在今天,我国十个楼宇建筑中仍然有八至九个楼宇耗能高于发达国家。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我们的专家、教授积累了大量统计数据,更有诸多论文、书籍详细介绍了建筑物的耗能状况,并推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设备改造方案,但我们的建筑仍在耗能。特别是我国已经推出了合同能源管理这个发达国家已经验证过的成熟商务方案,并得到相关政策的倾力支持,但节能不节效制约了很多节能改造方案的实行,因为缺乏经济发展的动力,光靠政策挤奶终究不能可持续发展。此外,建筑节能市场也未能走出困境,技改项目的多样性及零散性,使得节能与收益之差并不明显,加之即有的管理体制的制约,建筑节能行业举步维艰。 在这样的十年里,刘燕生并没有在楼宇自控市场上得到太大的收益,但他坚持一条道走到黑,终于等来了这阵东风。 初见曙光 曙光终究是要来的。 最近几年,尤其是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世界性的节能、低碳的大潮流大趋势的发展,中国建筑节能事业发展逐渐成为重点和热点。在未来建筑产业的发展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建筑节能是其发展的主攻方向。 刘燕生说,经过多年的一线经验总结,许多业内人士已经意识到,通过对机电设备的科学管理运营也能达到节能的目的。这为建筑节能市场增加了可运作的活力,设备改造加上运营,其节能效益将明显高于投资。这将是中国建筑节能落地最好的契机。 在2012年5月23日举办的中关村创新论坛上,刘燕生与大家分享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建筑能效运营管理体系(BEEM)。在此之前,我国大部分工程部都在围绕运维而工作,实际工作中更多的应该是维护大于运营。而建筑能效运营管理体系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工程部的运维模式,使新的机电设备的运维模式向节能运营发展。节能运营包含着多项技术管理属性,很多节能策案都是根据负荷变化、气候变化、本地季节工况来调整运营的,这是一种创新的动态的运营。法国专家提出的“会呼吸的房子”就是动态运行建筑的很好实例。 但是,当前中国现有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建筑能效运营的要求。困难与阻力有时也许是件好事,刘燕生在困境中突然萌发出了成立创新联盟的意念。联盟将绕建筑行业重大节能需求和突出问题,集合各方优势,协同攻关,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营销模式创新这三个方面共同推动建筑节能方案落地。 基于多能互补,建筑物节能及综合控制技术是一项跨学科、多种技术结合、综合利用水、电、气加上气候能源的全新技术体系。业内的一些专家已经得出结论:我国大部分楼宇比发达国家高出20-30%的能耗,而现有的某一项技术通过设备改造仅能达到大于建筑能耗5%的节能任务。这意味着单一的设备改造只能完成节能任务的一部分,这需要我们进行多项技术改造才能完成一定量的节能量。多能互补这个技术是未来能源相互利用的进一步出路,例如,利用直燃机余热去预加热生活用水;再例如,利用夜间扫风技术完成对白天室内空气的预制冷。一些专家们已经找出了多种能源相互互补的节能策案。这就是在技术上的创新。 在管理创新上,由于我国大部分建筑物是通过物业工程部对大厦机电设备进行运维管理的,它们的管理模式是维护大于运营,基本上没有给予它们节能运营这个任务。即便要求了,其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也没有达到与之相应的要求,管理人员绩效也缺乏与节能效益挂钩。以节能为重点的运营管理模式将是建筑物运营节能的突破,以专家团队接受的技术运营更是建筑节能的关键。 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相比,营销模式创新的难度最大。刘燕生说,营销模式的创新需要打破中国现有的模式,通过托管,将建筑交给专业技术队伍运营是建筑能效运营的保证,这需要甲方及社会对创新模式的认可,以及双方合约的接受。我国已经接受了保安、保洁托管模式,机电设备运营托管也势在必行。 虽然建筑耗能的枷锁有很多条,但是成熟的节能方案解决了技术节能的枷锁,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或许也开启了投资与节效的利益归属枷锁,建筑能效运营也是尚待且必须打开的枷锁。远大节能公司已成功托管了几十个建筑物并取得了效益,均豪物业公司也以物业管理角度率先进入了这个行业。 2012年5月23日,建筑能效运营管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启航了,但刘燕生心中的重石仍未完全落地,他心里清楚,创新模式的成功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特别是业主的认可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一直奔跑在创新的路上 创业二十余年,刘燕生与中关村这片沃土上的众多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家一样,始终奔跑在创新的路上。 技术人员出身的刘燕生,创办公司的第一桶金就是给别人做产品。 在中国几乎还没有民营企业概念的1989年至1992年,刘燕生就通过挂靠的方式研发出了自己的产品。在进入专用通信和电话系统产品这两个领域之后,刘燕生带领团队研发出了中国第一个消防应急广播和电话系统产品,解决了外国产品与国内标准不一致,产品不匹配的难题。1997年,刘燕生又通过技术攻关打开了铁路市场,自主研发出了铁路运输语音记录仪,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第一个数据黑匣子,谱写了中国铁路运输语音记录仪的行业标准。 技术创新给刘燕生带来的最直接利益,就是在刘燕生创业初期的不到十年时间里,使其公司(指恒业世纪前身“恒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1992年注册时的35万元资金骤然蹿升至上千万元资产。 回顾这段心路历程,刘燕生感触颇深:“在我最初创业的年代,自然市场环境非常好,市场竞争不强,尤其是细分市场行业,只要能瞄准行业、瞄准产品就能成功。”但在此后的几年里,中国科技几乎在一夜间腾飞,科技大军愈发庞大,加之市场体制的变革,创业和创新之路慢慢变得艰难起来。 经过初期创业积攒了一些资金后,2000年,刘燕生投入大量资金用来研发一套真正的智能家居系统,但最终失败了。刘燕生并没有因为这次失败而垮掉,在创新路上摸爬滚打后,他似乎变得更有韧性。 2002年,刚有点儿家底的刘燕生玩儿了一次大冒险,他拿出当年利润的50%投入到楼宇自控市场,并且一干就是十年。当然,刘燕生有他决策的理由:“因为中国建筑能效节能管理体系必须要有新的突破,这就要求出现一个助推器来加速它的突破与发展。所以,恒业世纪成立了建筑能效管理体系技术产业平台,其中就包含楼宇自控,又叫多能互补综合控制,它能将建筑物里复杂的、跨学科的、多行业的技术产品融合在一个互联网里,也可以通过
物联网、云计算等达到对建筑物的一个综合控制的目的,使其达到综合节能。” 十余年过去了,刘燕生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近。他经历过成功,亦经历过失败,他的创业之旅喜忧参半。喜的是在楼宇自控和综合技术上,恒业世纪有坚实的落地的核心技能,并且这项创新的节能模式已经有上百个项目在应用。2011年,在拿到运营管理节能资质之后,恒业世纪又对诸如京东方等巨大的耗能建筑体进行了诊断、分析,并作出改革方案和运营方案,让建筑能效运营管理技术扎实地落地。而忧的是恒业世纪还没能打开更多的市场,这也是整个中国建筑节能市场的瓶颈所在——创新的营销方式还未能发挥效力,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助推及广大业主的认可。 其实刘燕生正是中关村这片创新高地上形形色色创业者、创新者的代表,在他们身上你会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所感动——无论在哪条技术跑道上,他们不会因为有不能逾越的障碍就轻易放弃或者调头,而是执着地冲向终点。他们用数十年的时间,甚至穷尽其一生来专注于一件事,世界正在因他们的存在而悄悄改变。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