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之自动化者人文观察:维视智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I产业人才培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有效专利数量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七,全国高校第一。设有全国首批一流本科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探索和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为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培养在产业端的落地,2022年10月维视智造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了“机器视觉”线上授课,为2022级研究生带来机器视觉基础培训、通用视觉检测软件VisionBank实操讲解及工业案例讲解演示。

 

 

维视智造x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授课助力AI产业人才培养

 

 

为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培养在产业端的落地,2022年10月维视智造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了“机器视觉”线上授课,为2022级研究生带来机器视觉基础培训、通用视觉检测软件VisionBank实操讲解及工业案例讲解演示。

 

一、机器视觉课堂:解决“真问题”,获取“硬成果”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如何建立适配行业的人才培养标准,并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落地,成了校企合作的关键工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有效专利数量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七,全国高校第一。设有全国首批一流本科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探索和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与此同时,在长期实践中,也已经形成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深厚积淀。针对高校教学过程中的缺乏产业实践,学生对于工业现场的了解来源仍然是书本和论文,对于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智能制造领域而言,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往往太过偏重算法和原理,忽略硬件平台及综合实践。

如何解决传统教学的问题?这也是此次授课的唯一目标——“帮助学生们融入真实的工业世界中去。”

维视智造工程师毛毅刚、陈朝阳作为特聘企业教师,为2022级研究生进行了授课。主要内容包含视觉系统的构成及硬件选型操作、通用图像处理软件VisionBank介绍及功能演示、工业案例讲解及演示等,同学们线上学习气氛热烈。

 

 

线上授课

(MV-VS1000L(-VB)机器视觉基础实验平台)

(MV-VS1000 机器视觉图像处理实验平台)

 

此次培训帮助学生们掌握了视觉部件的选型、具体操作;了解了工业级图像处理软件具体工具的使用场景;拓展了学生们开发图像处理算法时的思路。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机器视觉”主题授课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深入理解机器视觉和工业检测的窗户,使得学生对所学机器视觉算法的原理及应用方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为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应用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在此之前,维视智造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已经进行了深度合作。维视智造联合西电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团队共同编写了适用于高校多学科应用的教材《智能视觉技术及应用》。

截至目前,维视智造先后与陕西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院校进行了培训交流,为300+院校提供了“专业教材+产品平台+实践资源+立体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

维视智造部分合作院校

 

二、培养复合型人才 维视的底气在哪里?

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地从院校汲取高质量专业领域的人才。在其他企业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维视智造早已经基于数年的工业一线经验,开拓出了以项目式教学理念培养人才的完整解决方案。

提供以AI视觉为核心技术的系列产品。维视教育的全部实验室平台产品,全部自主研发。可使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最真实的工业现场,了解行业、分析项目、搭建系统、测试验证、强化知识,从而快速形成工程型思维。

《智能视觉技术及应用》教材。系统化讲解了硬件选型+软件算法的理论知识,依托识别、测量、定位、检测四大视觉应用场景,选择制造业典型的行业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了就能用。

基于维视智造企业合作优势,提供上千个工业现场的真实案例及配套教学工具,同步配套课程PPT、产品使用手册、实验指导书以及对应的视频教学资源。一站式满足高校教学资料的多样化需求。

在校企合作环节,提供多形式的协同育人增值服务,支持学院申报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及产学研基金项目,申报实验教学平台、项目实训平台等建设方案,共同产出相关科研成果、论文、教材、课程等,立体化助推院校教育,打造高素质、易就业的复合型工程师人才。

 

以智能硬件为载体,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在“硬件 + 软件 + 服务 + 内容“的智能服务生态里建立护城河。维视智造背后,是10000+各行业客户的服务经验、落地案例。这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刚需资源。未来,维视智造将基于自身的硬件、资源和技术优势,联合全国院校,不断强化产学研一体的深度合作,加速创新落地和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