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之人文与科技观察:《资本论》与当代人工智能发展高端论坛】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段伟文:人在作为全技术图像的元宇宙中是自我指涉的,世界在自动化的过程中人也在实现自动化,世界与人相互把握。随着生命的虚拟化与符号化,在人的感知真实性问题上存在一个悖论,即人的感知与智能体感知的不一致性。人工智能的生成机器不仅实现了万物互联,而且在感知层面实现了虚实结合。
  •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夏莹教授: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机器章片段中对于机器体系的分析,可以视为是对这一物质基底很好的分析模式。机器体系作为马克思对大机器生产方式的整体把握方式,左右着劳动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工人不仅成为了机器体系延长的手臂,而且机器体系还成为了站在工人之外的一个自动化的有机体。

 

 

首届《资本论》与当代人工智能发展高端论坛暨智能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揭牌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段伟文、清华大学哲学系夏莹教授说自动化

 

 

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了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建设,9月24日,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办的首届《资本论》与当代人工智能发展高端论坛暨智能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揭牌在我校成功举行。会议以腾讯会议线上形式进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社科院的专家学者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约400人参会,我校党委副书记吴沛东出席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永章教授主持。

 

一、开幕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书记张冬冬主持闭幕式

开幕式上,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吴沛东致辞,代表学校向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被誉为“劳动模范的摇篮”的办学传统和近年来的建设成就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等情况。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智能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初步形成了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之一。他表示,人工智能开启了人类社会的转型,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研究人工智能,可以为智能化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提供借鉴,也有利于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

 

随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成立并揭牌。研究中心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智能时代马克思主义前沿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同校协同,同城协同,跨界协同创新研究,力争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建成理论研究中心、学科发展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决策咨询中心、教育教学中心,打造成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智能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平台。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揭牌

 

 

二、第一场主题发言、《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曹泳鑫主持第一阶段主题发言

 

1、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陈学明的发言题目为《对当今<资本论>研究中的几个重大争论问题的认识》。他表示,这个研讨会的主题是《资本论》与当今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就是研讨人工智能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影响。对《资本论》的影响主要是对作为《资本论》的基石的“劳动价值论”的影响,也就是要研究人工智能的发展究竟如何,以及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劳动的性质,特别是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人工智能的发展究竟是证实还是证伪了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在《资本论》中如此重要,使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者和反对者从未停止过对劳动价值论的责难与攻击。所以,现在这样的责难也并不奇怪。回击这种责难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我认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有两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不能断章取义,随意曲解;二是要结合新的实际,对劳动价值论加以“守正创新”。这一新的实际在一定意义上主要就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的这一研讨会,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新成立的“智能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做的这样一件事,我们对此抱有期待。

 

2、上海财经大学资深教授鲁品越的发言题目为《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他指出,目前的人工智能研究有偏向诸如机器人取代人的可能性、机器与人的主体性关系等科幻小说式问题的趋势,并未把握住人工智能问题的核心。即使按照这种思路,一方面机器人在未来即便有了自主意识,人也掌握着它的物质能量来源;另一方面人与机器人的自然需求与利益也不冲突。《资本论》明确了劳动的二重性,人工智能作为生产工具其本质也基于这种二重性。所以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其核心应在于它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而非人与自然、与生产工具的关系问题。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人类思维与基于大数据算法的机器思维的本质性区别。这种区别决定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无法离开人的智能。因而面对智能时代在人类发展问题上挑战与机遇并存,应该从这一点上重思人工智能作为构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新方式与手段。

 

 

3、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伟长学者王天恩的发言题目为《理解资本的人工智能“钥匙”》。他认为,马克思的“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形象勾勒出了整体观照的理解机制。《资本论》正是从当时最高层次的资本主义社会整体理解人类发展历史的典范之作。根据这一重要理解机制,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当今深化理解《资本论》和资本提供了一把钥匙。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根本改变社会生产的性质,也将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当代社会生产发展中的资本提供更高层次整体观照。由资本地位变化的人工智能观照,可以看到社会生产过程中人和物关系发展的三个基本阶段:资本通过人支配物的发展阶段,资本通过物支配人的发展阶段,人类以信息支配物能的发展阶段。在后一阶段,人工智能的发展意味着人类创造活动的对象化向创造性本身的对象化发展;而非创造性劳动由人工智能承担,则意味着社会生产的主导角色由“资本”转向“智本”。

 

4、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成素梅发言题目为《智能革命对劳动观的重塑》。她指出,智能革命导致的社会形态变革太快,而我们的观念转变却跟不上社会变革的步伐,出现了概念工具箱的匮乏,劳动观的重塑便是其中之一。人工智能不仅将人机关系从相互排斥拓展到人机合作乃至融合阶段,而且形成了人机之间的双向赋智过程。智能机器的内生自主性赋予其双重属性:物质性与类人性,从而在人与工具之间创设了一类新的存在物。这不仅对建立在人与工具二分之基础上的概念框架、思维方式、社会建制、制度安排等提出了挑战,而且使劳动形态越来越具有灵活性、趣味性、享乐性、多样性,出现了超级劳动分工。当代劳动形态的多元化正在为实现马克思的劳动观迈出坚实的步伐。马克思认为,当自由时间成为财富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时,劳动就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和资本增殖的手段,而是超越了经济学的范畴,转变为生活的目的和乐生要素,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时,物质财富不再成为人们争夺社会利益的焦点,人的精神追求将取代物质追求成为社会生活和行为选择的主流价值,休闲将会成为未来劳动的新境界。

 

5、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肖峰的发言题目为《智能时代的劳动危机》。他指出,智能时代伴随劳动方式的变化也出现了劳动危机,主要表现为:其一,“机器换劳动”与劳动的存在论危机:这也是因人工智能“替代”人的工作而出现的危机,即失去工作或劳动的机会;其二,“数字劳动”与劳动的认识论危机:我们无法辨别和判断什么是劳动,什么不是劳动,一部分数字劳动的非物质性、非目的性、附产品的属性,使“劳动”的概念被无限度泛化,失去了明晰的边界,劳动的本质无从把握;其三,“玩劳动”与劳动的神圣性危机:劳动和休闲娱乐的界限模糊从而“玩劳动”兴起后,劳动使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功能受到侵蚀,“劳动光荣”的神圣性受到影响;其四,“平台化劳动”与劳动关系危机,在平台化管理中,劳动者为谁劳动或雇主是谁被平台所遮蔽,导致新型的劳动关系危机。

 

三、第二场主题发言、《思想理论教育》常务副主编曹宁华主持第二阶段主题发言

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段伟文的发言题目为《作为世界生成机器的元宇宙》。他表示,人一直生活在卢曼意义上的技术社会系统中,技术与社会是整合而非分离关系,在其中人类服从于不同装置的机制与功能。元宇宙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装置,也是“假”环境、赝环境,在人成为装置的功能的同时也是赝环境的伺服对象。人在作为全技术图像的元宇宙中是自我指涉的,世界在自动化的过程中人也在实现自动化,世界与人相互把握。随着生命的虚拟化与符号化,在人的感知真实性问题上存在一个悖论,即人的感知与智能体感知的不一致性。人工智能的生成机器不仅实现了万物互联,而且在感知层面实现了虚实结合。

 

7、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夏莹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机器章片段与元宇宙哲学批判》。她认为,当下的元宇宙,因其技术的非成熟,本质上仍不过是一种指向未来的“元叙事”(meta-verse),构成元宇宙的技术架构当中,网络传输系统以及作为人与元宇宙之中介的穿戴设备,作为元宇宙实施的物质基底,带来了元宇宙哲学批判的唯物主义转向。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机器章片段中对于机器体系的分析,可以视为是对这一物质基底很好的分析模式。机器体系作为马克思对大机器生产方式的整体把握方式,左右着劳动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工人不仅成为了机器体系延长的手臂,而且机器体系还成为了站在工人之外的一个自动化的有机体。而这一机器体系的产生并不是解放人类劳动的结果,而是在劳动密集之处才得以产生,其目的是为了榨取更大的剩余价值。机器体系的激进化演进本身不过是资本拓展自身的目的,而并非为了人类的福祉。作为机器体系的当代表现形态,元宇宙的诞生,因此在本质上也不过是资本在当代开疆拓土的一种可能性路径,而非人类技术进步的恢弘成就。

 

8、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吴冠军的发言题目为《从行星工厂到元宇宙资本主义》。他表示,“资本世”概念的提出,标识了在该时代中资本已然成为了一个地质学力量,产生出行星尺度上的诸种效应。行星资源(“自然资源”以及“人力资源”)被私有化与产权化,并被组织进资本主义的“行星工厂”中,成为资本积累的诸种“原始材料”。资本主义系统之稳定性,建立在向“外部”溢出上。行星尺度上的资本世恰恰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空间性修复潜力已逐渐趋向枯竭。而“元宇宙”则构成了新的“外部性”,众多企业巨头争相涌入、抢占赛道。在去中心化与全新生活体验的承诺下,元宇宙隐秘地将行星工厂进一步升级成元宇宙工厂。在元宇宙资本主义中,大卫·哈维笔下的“掠夺性积累”转变成了“未来主义式积累”。

 

9、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吉林大学教务处处长、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王庆丰的发言题目为《<资本论>与后人类》。他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要求我们追问“后人类”问题。后人类有三种类型:通过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改造过的人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制造出的机器人;人机接入与融合。其中,第二种意义上的后人类是我们反思批判资本主义文明的主要对象。我们可以从《资本论》中受到启迪。它揭示了物质生产方式从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在大机器生产中机械化劳动摆脱了人本身器官的限制,又让人变成了机器的一部分。而在未来的智能大产业中,智能劳动可能能够完全摆脱人本身的限制。对后人类时代超越资本主义文明问题的思考,是我们研究后人类概念最大的价值,即“后人类”作为一种反思批判资本主义文明的方法本身。

 

10、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拥军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人工智能会导致“无用阶级”吗》。他指出,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谈到,全部生产由人工智能代替之后,人类将来从经济领域和军事领域退出来,不再是生产者,成为多余的人,没有经济价值,军事价值,成为“无用阶级”。但是赫拉利忽略了私有制和共产主义的区别,这在私有制条件下才会存在。赫拉利的错误在于混淆了价值生产与使用价值生产。无人工厂的使用价值是智能机器生产的,但是价值只能是劳动生产的。到了共产主义才能超越劳动价值论,其按劳分配分配的不是价值,而是使用价值,劳动也不再是抽象劳动,而是具体劳动,工资实际上只是劳动券,凭券分配使用价值。这实际上这不是一个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问题。所以我们要把人工智能与《资本论》联系起来,把技术层面和社会层面结合起来研究才显得无比重要。

 

四、第三场主题发言、《解放日报》理论部主编王珍主持第三阶段主题发言

11、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闫坤如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劳动价值论视域下的数字劳动探析》。她指出,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人类劳动方式的变革。数字劳动改变了人类劳动的形态,但没有改变劳动的本质。数字劳动是用户消耗在数字平台上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具有数据商品化、产消一体化、算法优化的特征。数字劳动是对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超越的结果,它同样具有二重性、成为价值创造的源泉并实现了劳动过程的新飞跃。数字劳动的“休闲化”使得生产与消费趋于统一,劳动成为人类生活第一需要具有了现实可能。在劳动价值论视域下对数字劳动的本质及价值进行探析,推动数字劳动为数字经济建设服务,最终将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12、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召峰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数字劳动的生产性:基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辨析》。他认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我们思考数字劳动(特别是数字劳动的生产性)相关问题。马克思探究了生产劳动(一般)、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表现为生产劳动等问题,建构了系统的生产劳动理论。以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为指导剖析数字劳动的生产性问题,需要区分用户的消费活动(可能产生有待加工的数据原料)与加工数据的数据生产活动,需要区分加入生产过程的生产劳动与在流通过程和消费过程发挥作用的非生产劳动。

 

13、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中国人学学会秘书长张梧的发言题目为《走出人工智能话语景观的理论迷思》。他反思了有关人工智能的三种理论迷思。第一种迷思认为人工智能将在认知上超越人类并会支配人类。这种迷思混淆了智能与智慧,没有看到人的认知能力乃至智慧是社会生活的产物。第二种迷思认为人工智能宣告马克思机器理论已经过时,这种迷思没有注意到马克思对机器工具与机器体系的区分。与机器工具相比,机器体系使人沦为机器体系的零件。所以,人工智能仍然遵循机器体系的逻辑,并没有超越马克思,反而凸显了马克思的深刻性。第三种迷思认为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使人类走向“共享经济”并步入理想社会。对此迷思,张梧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工智能依旧服从相对剩余价值的积累逻辑,因此不可能单纯依靠诸如人工智能等物质发明就能进入理想社会。

 

14、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蓝江的发言题目为《数字的神话 资本的魔法》。他认为,在今天许多研究和讨论中,数字资本主义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被神话化和拜物教化了。然而站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需要我们在今天揭破其中的神话。借助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我们可以找到在绚丽的数字外表下所遮蔽的资本主义生产逻辑,这个逻辑构成了我们今天数字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点,而从这个起点出来,我们找到了一般数据,这是理解数字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一般,至此,我们可以看到了数字神话的奥秘所在,它恰恰是资本通过一般数据来控制大量外溢到全世界的生产部门的工具,从而筑造了属于今天的数字资本主义的神话帝国,而在这个神话背后仍然是马克思曾揭露过的资本的魔法。

 

 

15、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永章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数字经济与新发展理念》。他指出,马克思从两个维度来阐释劳动过程,一是从生产力的维度来看,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于是产生了劳动资料的技术体系。二是从生产关系的维度来看,劳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一定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下的运用技术体系的劳动。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下,技术体系发挥的作用限度以及技术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的“社会形态”来看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才能真正认识技术的本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条件下,已经打开了AI数字技术应用的广阔空间,要利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与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理念相契合,要用新发展理念指导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使数字技术与新发展理念融合,利用智能数字技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五、第四场主题发言、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毛天虹教授主持第四阶段主题发言

16、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高奇琦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智能革命与共同富裕的关联性思考》。他认为,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长期的美好追求,但是在物质条件不够丰裕的环境下,这仅仅是一种愿望。在智能革命的背景下,共同富裕的愿景更加具备可以实现的条件。但智能革命并不能自然的导向共同富裕,因为智能革命可能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也可能会形成新的劳动剥削形态。在智能革命的背景之下,可能会出现劳动异化的情况。例如,平台可能会对数字劳动产生某种剥削效应。同时,西方国家在大型平台企业的主导下对欠发达国家会形成数字殖民效应。要实现共同富裕,同样要认真思考智能革命所提供的根本性动力。只有拥抱智能革命,才能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智能革命也能提高国家精准治理的能力。共同劳动可以成为解决数字劳动异化的重要方案。我们需要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以及劳动的共享性等特征来思考共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17、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贾淑品的发言题目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劳动:异化、扬弃与反思》。她表示,数字劳动作为科技和数字资本把持下的新型劳动模式,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仍没有摆脱劳动异化问题,仍存在着与劳动过程、劳动工具、劳动产品、主体情感相异化等现象,这说明资本逻辑的私有制本质并未发生改变,数字劳动者遭受着更为隐蔽的剥削。对数字劳动的概念进行梳理,结合现实分析数字劳动异化现象,以探求并反思其异化本质,通过完善数字劳动法律制度体系、探索新型劳动伦理规范,加强劳动者对数字劳动的审视、构建数字自由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劳动秩序,并以此对数字劳动的发展进行合理展望,以此寻求数字劳动异化的扬弃与解放的措施,实现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18、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宁的发言题目为《“元宇宙赋能共同富裕:机遇与路径”》。她指出,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核心战略,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的共同富裕将以数字经济为依托,而元宇宙是数字经济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新增长极。元宇宙的增长效应、共享效应以及影响的全面性能与共同富裕契合。充满公共性的元宇宙是助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为促进共同富裕带来新机遇。如何避免元宇宙的公共性落入资本的操控、防范资本的逐利性侵蚀元宇宙赋能共同富裕的效果是元宇宙建构、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中国要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元宇宙平台构建起来的数字剥削和压迫等问题给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和解决,祛除附着在元宇宙平台上的资本主义效应,使元宇宙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

 

19、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徐志坚以“可穿戴增强技术的文化进路及意识形态隐喻”为题作交流发言。他提出,人类增强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有效组成部分。人类进化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增强的张力,这也是人的超越性本质之所在。鞋的发展史体现了人类增强的心路历程:从鞋到鞋垫、再到功能鞋以及到智能鞋,鞋成为人类增强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承载体。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增强逐步从功能增强过渡到文化隐喻,鞋的功能中增加了情感、道德、记忆等功能。鞋的文化甚至渗透入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意识形态的隐喻,泛化深入人类精神生活内部各个角落。 

20、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樊熙奇以“思辨实在论与智能时代社会治理”为题作交流发言。他指出,当代西方左翼思想界在社会治理问题上结合生命政治学与以思辨实在论为代表的唯物论转向思潮,从福柯的环境与装置两大概念出发,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以应对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中可抽象出递归、中介、潜能与生命的单极性四大社会治理原则。

 

2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以哲以“数字控制下的劳资关系”为题作交流发言。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资本主义的数字化转型使资本与劳动关系呈现多元化趋势,数字控制下劳资关系趋向复杂化,新的劳资关系的从属性在弱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动者更加自由,而是资本对劳动更加深度的控制。数字技术的进步仍然处在抽象的法规定的规则之下,只要资本主义抽象的法还决定着现实,资本支配劳动者就不会改变。

 

六、闭幕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书记张冬冬主持闭幕式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刘文教授作会议总结。他表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与人类生活。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阐释仍需深度展开。专家学者们的报告视野开阔、分析透彻、深入浅出,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让聆听者受益匪。他代表主办方对与会专家学者们与会议主持人的付出表示敬意,对关心关注本次会议的师生们表示感谢。

 

本次论坛既是高水平学术盛会,也是喜迎二十大的活动,论坛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聚焦智能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性、综合性、前沿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阐释和交流,对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术研究能力,进一步推动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