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推动自动驾驶合作 跨境汽车数据传输有望更便利
中国和德国正在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汽车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其中包括推动汽车数据的跨境传输。
根据中德最新签署的一份《关于自动网联驾驶领域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未来德国汽车制造商将自动驾驶汽车数据从中国传输到德国会更便利,不过相关的数据共享标准和规则仍有待进一步细化,从而对企业开发自动驾驶时产生的数据进行管理。
德国汽车协会(VDA)表示,此举将节省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和生产资源。记者联系VDA中国方面对该声明的细节进行详述,不过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对方的回应。
▍跨国厂商数据传输面临严格监管
记者查询公开信息发现,早在2018年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期间,这份《关于自动网联驾驶领域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就曾被提上议程,具体包括:推动国际统一标准的制定及应用、促进相关技术要求统一、促进两国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及基础设施数据共享等。
此外,据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官方消息,科技部部长阴和俊4月16日会见了来访的德国联邦数字和交通部长福尔克尔·维辛(Volker Wissing)一行,双方就推动中德电动汽车等领域合作进行了交流。
阴和俊表示,去年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期间,双方就继续开展电动汽车合作签署了新的协议。面向未来,希望双方继续加强政策交流。维辛部长表示,中国是德国重要的合作伙伴。德国联邦数字和交通部重视发展对华科技合作关系,双方深化电动汽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潜力巨大。
自动驾驶生成的数据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2021年10月1日起,我国就开始正式实施《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根据规定,重要数据应当依法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通过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评估;汽车数据处理者向境外提供重要数据,不得超出出境安全评估时明确的目的、范围、方式和数据种类、规模等。
去年,国家工信部发布了一系列技术标准草案意见征求稿,包括对于汽车网络安全的要求以及加强数据监管方面的规定,拟计划禁止中国智能汽车直接向国外传输数据,推动智能汽车厂商使用国内的云服务。草案还要求,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的车辆配备数据存储系统,用于事故责任评估。
在汽车领域,自动驾驶汽车通过激光雷达和传感器收集有关乘客和驾驶员行为以及汽车周围环境的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被视为“重要数据”。此外,智能网联汽车还可通过与手机和其他设备相连,来收集更多关于驾驶员的数据。
很多跨国汽车厂商都在中国设有数据中心。早在2021年,特斯拉就曾表示,特斯拉所有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车辆产生的数据都将存储在境内,不会转移到海外。只有在需要从海外订购备件等极为罕见的情况下,个别数据才会在获得相关批准后进行转移。此外,包括大众、福特在内的跨国汽车厂商也都已经在中国建立了数据中心。
▍车联网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亟待完善
过去几年来,我国相关部门一直在推动车辆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标准体系建设。去年,工信部发布了《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用于指导相关标准研制。
按照工信部的计划,到2030年年底,将构建起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重点研究基础共性、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网联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保障与支撑等标准,完成50项以上急需标准的研制;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完成100项以上标准的研制,提升标准对细分领域的覆盖程度,加强标准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应用水平,支撑车联网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艾睿铂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亚太区汽车行业负责人戴加辉(Stephen Dyer)表示:“自动驾驶汽车的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是可能增加自动驾驶汽车开发和运营成本的挑战。除非达成跨境协议,否则汽车制造商可能需要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开发和运营相互脱钩的系统,这将降低各种独立系统的投资回报并增加运营成本。”
一位德国企业中国高管对记者表示:“跨境数据传输是非常重要的议题,如果要吸引跨国公司在中国长期发展,那么就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跨境数据传输体系。”
与此同时,我国也在不断研究如何让必要的数据跨境流动更为便利。为此,2023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强调我国数据出境事前监管机制适用的数据类型,即仅管理“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其余一般性的业务数据可自由出境,并明确表示支持 “国际贸易、学术合作、跨国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这四类数据流通活动。
毕马威中国网络与信息安全咨询服务合伙人郝长伟对记者表示:“重要数据的定义在不同领域,清晰度也不同。但是在汽车行业,重要数据的定义还是相对比较清晰的,因此汽车行业可以相对聚焦地去做安全管控。”
此前,跨国企业也对过高的数据合规成本表达过担忧。对此,罗兰贝格全球管委会联席总裁戴璞(Denis Depoux)对记者表示:“数据合规政策对于跨国企业的投资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在中国这一影响也值得长期关注。”他认为,一些公司可能会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去评估数据合规的成本问题。
转载 | 第一财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