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应用推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8月26日上午,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组织召开机器人整机和零部件企业对接交流会,了解整机生产企业对关键零部件的需求,交流关键零部件应用推广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副司长汪宏 、智能制造处处长叶猛、智能制造处干部程雨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雷蕾、陈丹,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鞠恩民,以及来自整机生产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主持。
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辉,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洪兴代表整机生产企业从行业角度介绍对关键零部件的需求和痛点、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张雨文,南通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技术部长顾京君,北京智同精密传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张跃明,北京翼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行业副总弓羽箭,清能德创电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市场部李星霖,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总吕恕,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 CTO赵严代表零部件生产企业介绍产品创新情况、应用推广情况、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检测所智能装备及系统事业部常务副总朱晓鹏,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测评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巩潇介绍工业机器人整机、零部件试验验证、检测认证平台建设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王卫明司长作会议总结,他肯定了此次会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下一步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总体来看,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零部件、整机、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加之近年来涌现出的一批开展机器人零部件及整机试验验证、检测认证服务的公共平台,可以说,我们的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是比较完整的。但是,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体现在技术积累不足、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给缺乏等方面。为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下一步要重点围绕《“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增强创新能力。要把握技术创新活跃的优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发挥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的作用,加强前沿、共性技术研究,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支持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开展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开发。二是强化产业链条。要进一步研究机器人关键材料、零部件的薄弱环节,加强产业的前期布局,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推动关键核心零部件产品升级,支持产业链上下游、行业内外部技术资源共同参与、联合攻关。推动整机和零部件建立技术合作和应用反馈长效机制,加速零部件研发应用迭代更新,推动机器人产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三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检测认证能力,充分发挥好试验验证、检测认证平台的公共服务作用。组织产业链内整机、零部件、系统集成等企业精准对接,开展重大场景示范应用。积极搭建国际化合作交流平台,引导企业跟踪国际最新进展,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等国际合作机制,推进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走出去”。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珞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浙江环动机器人关节科技有限公司、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得润宝油脂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德新机器人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芜湖赛宝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赛迪产业政策研究所(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共同参加了会议。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