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会展赛培坛收录关键词: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 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  自动驾驶 】
  
  圆满落幕 | 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揭晓,70个项目成果摘得中国智能科学技术奖励最高殊荣
 
  
  激励创新,智能担当。4月13日上午,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苏州工业园区圆满落幕,70个获奖项目及个人受到表彰奖励。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并颁授荣誉奖牌和奖金。湖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树涛教授,北京红山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赵先明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心主任杜军平教授分别摘得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殊荣。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束为在颁奖典礼发表致辞,并为“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获得者高文院士颁奖。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束为,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同济大学校长、党组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获得者高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监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昌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副理事长、日本工程院院士任福继,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机电学院院长孙立宁,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田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副所长刘成林,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王文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王国胤,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孙富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刘宏,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乔俊飞,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刘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吕金虎先生,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於志文,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永强,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副部长杨建,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程波,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潘瑜等领导及嘉宾出席颁奖大会,并为获奖者隆重颁奖。颁奖典礼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秘书长、浙江大学庄越挺教授主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主持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开幕式及主论坛特邀报告会。
  
  
  
  庄越挺教授
  
  
  
  孙富春教授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束为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对推动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挥的积极作用,他表示“吴文俊奖是全国学会奖励工作的代表希望,今天与会的全体获奖者珍惜宝贵荣誉,继续践行弘扬科学家精神,永葆对科学的热爱,接过创新的接力棒,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科技不断进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造福于世界,共创人类智能社会美好未来。”同时束书记也呼吁,希望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继续加强本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团结引领,在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夯实人才培育之基,主动面向关键技术领域,举荐高层次紧缺人才,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打造一流科技期刊,推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一体化,构建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
  
  束为书记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致辞中表达了吴文俊奖对人工智能+行动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面向地方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组织学会的人才力量,加速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
  
  二是邀请相关高等院校和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和高水平应用。
  
  三是突出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助推一批前沿重点应用示范项目产业化落地。
  
  赵春江院士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桥致辞表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我们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集聚了包括南大苏州校区、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苏州大学等。还非常重视企业引育,集聚了超过1000家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最后张副市长讲到:“欢迎大家来到苏州,帮我们的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把脉问诊。同时我们也期待您将更多的项目、人才、资源导入到苏州来,我们也将全力做好店小二的服务,服务好大家在苏州的发展。”
  
  张桥副市长
  
  载誉时代,数智先锋。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共评出70个获奖项目成果,包括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1项,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3项,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6项,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6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14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4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科普项目4项,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15项,吴文俊人工智能专项奖芯片项目2项,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论文10项,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5项。其中,颁奖典礼现场还颁发了中国人工智能教学成果激励计划入选名单一类成果8个入选项目项、二类成果10个入选项目。
  
  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获得者高文代表全体获奖者发表感言。他表示:过去若干年人工智能起起伏伏,能走到今天,既有整个社会大环境需求的驱动,同时也有技术进步带来的突破,他仅仅是在其中做了一点点工作,而这些工作能被认可,非常的高兴。未来还将继续投身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再做一点可以给社会留下点东西的贡献。
  
  为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国两会精神 “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加速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着力解决人工智能产业化等问题,推动通用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科技领军企业新质生产力,助力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与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场景驱动·数智强国’--2024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现场启动。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桥,CAAI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 ,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获得者高文,CAAI监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昌俊,CAAI名誉副理事长、日本工程院院士任福继,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田奇,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潘瑜,苏州国际科技园董事长、总裁张峰共同开启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生成式AI专项赛、智能能源专项赛、智能金融专项赛、人形机器人专项赛、智能控制专项赛、智能艺术专项赛等全国省赛承办机构代表受邀见证大赛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
  
  此次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获得者高文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多媒体、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大规模人工智能系统等。他领导创立了中国的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体系AVS,推动中国数字视频产业实现了从核心技术空白到国际领先的巨大跨越。二十年来,他带领AVS团队走出了一条“技术、专利、标准、产品、应用”全产业链条发展的路子。当前,AVS标准已更迭三代,形成了10项国际标准、13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8项团体标准。2022北京冬奥会赛事直播、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等多个重大项目都采用了AVS3标准。同时,高文院士参与制定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主持制定了全球首个人工智能技术国际标准。创建并领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他领导的团队研制的鹏城云脑II智能计算机,不仅IO性能、AI性能、图计算性能等世界领先,而且与学术界和产业界合作,研究开发了若干大规模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高文教授在视频编码与处理、多媒体、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方面学术成就斐然,主要著作有《数字视频编码技术原理》、《Advanced Video Coding Systems》等,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北京大学的林宙辰等完成的《深度学习网络设计与优化算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迈等完成的《视觉感知启发的视频质量优化理论与方法》、上海交通大学的卢策吾等完成的《行为视觉理解》分别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赫然等完成的《网络虚假视觉信息智能感知技术及应用》、北京工业大学的乔俊飞等完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出水水质智能特征检测技术》分别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黄文琦等联合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商汤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完成的《基础模型与知识融合的复杂电力巡检视觉智能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浙江大学尹建伟等和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完成的《面向金融场景的可信高效机器学习平台研发与应用》;北京理工大学杨健等联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丽水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绵阳西南自动化研究所、浙江交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丽水管理处、艾瑞迈迪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等完成的《多场景图像智能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分别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秘书长、浙江大学庄越挺教授介绍,依据《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励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提名、评审、授予各个奖项,均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和权威性。经形式审查、函评、初评会评和终评会评等环节,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共评出70个获奖项目成果,旨在奖励在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做出卓著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发挥出积极作用。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是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唯一以人民科学家、人工智能开拓先驱、我国智能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原名誉理事长吴文俊先生命名,依托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迄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已成功举办十三届评审及表彰活动,陈俊亮院士、吴澄院士、吴朝晖院士、陆汝钤院士、张钹院士、李德毅院士、潘云鹤院士、郑南宁院士、高文院士、谭铁牛院士、孙优贤院士、方滨兴院士和王海峰、杨强、周伯文、蒋田仔、肖京、焦李成、陈俊龙、田奇、胡德文、郭毅可、何晓东、黄铁军、李树涛、赵先明、杜军平等国内外院士、专家获得各项大奖,在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享有较高盛誉。
  
  近年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生成式AI、大模型和通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重点领域。如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强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和产业化问题,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尤其重要。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介绍: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标志着人工智能再次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已成为积极争夺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部署。
  
  2024年也是中国政府与新加坡政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30周年,学会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赋能苏州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发挥苏州工业园区的探路、引领和示范作用,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努力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扩大学会与地方交流合作的关键之年。
  
  苏州是古代“状元之乡”、当代“院士之城”,是全国颇具影响力的经济重镇、产业高地,也是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生动缩影。
  
  目前,苏州抢抓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同时,作为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主阵地,正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建设,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创新动能强势迸发,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实现跃升。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全国首个明确提出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并出台专项政策予以鼓励的国家级开发区,聚焦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创新集群,重点布局集成电路设计、智能网联、工业软件、ITBT(生物计算)、大数据等产业细分领域,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聚焦人工智能优势领域,培养行业领军企业,提升产业能级规模;积极发动企业申报上级项目,强化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征集梳理发布场景需求,强化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加快建设创新平台,提高产业协同创新能力;重点强化园区算力资源供给,加快布局大模型创新发展;高水平举办人工智能相关的品牌展会,完善产业发展生态。2023年,人工智能产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高于园区科技企业平均营收增速,已成为全市人工智能产业重要增长极。
  
  下一步,苏州将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深度对接产业创新,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和“1030”产业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作为苏州科技产业创新的“桥头堡”,苏州工业园区将持续夯实产业基础和生态资源,继续厚植创新沃土,不断提升政策体系、人才供给、产业生态,更高水平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深度融合,营造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协同创新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倾力打造的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Chin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Annual Conference(CAIIAC2023),作为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的主题配套活动,大会集闭门研讨、荣誉表彰、高端论坛、成果转化、报告发布等核心板块于一体,是国内权威性高、规模较大、品牌力强、行业影响深远的年度人工智能标志性颁奖盛会。
  
  本次颁奖大会以“创新驱动•数智强国”为主题,围绕苏州在生物医疗、新材料及集成电路、高端制造和人工智能等产业板块,重点设置了“1+10+X”产业赋能模式,含1场主论坛、10场专题论坛,以及权威颁奖、启动仪式、报告发布、科学之夜等特色活动。主办方邀请部委领导专家、两院院士、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提名及评委专家、获奖代表和企业家等研讨交流,发挥获奖项目团队、人工智能院校成果的学术、人才、技术和产业优势,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应用与产业生态协同发展。
  
  在上午大会主论坛上,特邀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2023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获得者高文院士作题为《中国算力网与鹏城脑海大模型》主题演讲。面向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工程,鹏城实验室提出了“中国算力网” 研究计划,高文院士对“中国算力网”与其核心枢纽——“鹏城云脑”进行全面介绍,分享相关核心技术和创新理念,从而了解国产自主创新的大模型生态发展。
  
  高文院士
  
  同济大学校长、党组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作题为《从大模型的能与不能,看AI的未来发展趋势》主题演讲。郑庆华院士是我国智能大数据研究主要的领军人物,他的工作在税务系统、教育系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报告中,他分析了大模型的四种缺陷以及产生的原因,并且给出了大模型未来发展的途径。为所有与会嘉宾带来了非常新颖的关于大模型方面的观点,也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郑庆华院士
  
  SISPARK(苏州国际科技园)董事长、总裁张峰最后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苏州工业园区产业投资环境和跨境投资业务,并期待能与现场嘉宾在未来达成更多合作。
  
  张峰总裁
  
  在下午举办的主论坛《智能系统--人工智能校长论坛》上,邀请到8位全国顶尖大学的校长专家,重点探讨如何推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应用与产业生态协同发展。与会专家共同探究脑科学、人机系统、跨媒体感知、无人自主系统、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等重要AI技术的快速发展及落地应用,深入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中国人工智能全球化发展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其中,湖南大学副校长李树涛教授作题为《多模图像融合感知》的特邀主题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吕金虎教授作题为《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供应链》的报告,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乔俊飞教授作题为《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数转智改的挑战与应对》主题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刘挺教授作题为《具身智能的研究及应用》主题报告,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於志文教授作题为《CrowdOS:群智感知系统平台与应用》主题报告,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王国胤教授作题为《多粒度认知认知启发的智能计算与卫健大数据应用》主题报告,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教授为与会嘉宾作题为《无创脑机接口发展与挑战》主题报告,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徐向民教授作题为《大模型在主动健康的落地探索》主题报告。这些报告通过交流各自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进展,应用和发展趋势,引发智能系统促进院校产教融合的深度思考和观点碰撞。
  
  4月14日,大会同期召开10场专题论坛,共涉及智慧医疗与生物医药、大模型与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智能储能与新能源光伏、智能制造与新型工业化、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智能芯片与集成电路、智能医学诊疗、青年科学家科技成果转化、人工智能优秀教学成果应用等领域。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苏州大学等20余所国内知名高校的权威学者,以及阿里巴巴、深信服科技、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滴滴、蔚来等行业领军企业和人工智能领袖专家,对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专业应用进行深度剖析,让每一位参会人员感受最前沿的数字化转型成果,领略最亮眼的智慧之光。
  
  4月14日上午举办的《智慧医疗与生物医药专题论坛》上,邀请四川省特聘专家、电子科技大学邹权教授担任论坛主席。论坛聚焦智慧医疗与生物医药前沿技术,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分享人工智能在图像分析、算法研究、技术更新、诊断方法等方面的应用,从而切实推动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开启数字生物医药新时代。
  
  智慧医疗与生物医药专题论坛报告嘉宾
  
  4月14日上午举办的《大模型与通用人工智能专题论坛》上,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工委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徐迈教授与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青年科学家赵健担任论坛主席。论坛聚焦大模型与通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探讨大模型的优化和泛化、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方式等,探究具身智能、多模态多任务学习、语义空间对齐等重要的AI技术的理论发展和智能人机交互、OCR、内容生成等AI技术落地应用,向广大专业同行分享大模型与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创新难点及发展趋势。
  
  大模型与通用人工智能专题论坛报告嘉宾
  
  4月14日上午举办的《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专题论坛》上,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技术与智能控制专家、湖南大学王耀南教授担任论坛主席。聚焦机器人视觉感知、多模态自然交互、形态控制与优化、行为理解与生成、自适应自主学习等重要AI技术的理论发展及落地应用,把握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深化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专题论坛报告嘉宾
  
  4月14日上午举办的《智能储能与新能源光伏专题论坛》上,邀请国家燃料电池创新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宋珂副教授担任论坛主席。聚焦人工智能在提升能源系统响应能力、故障预测与诊断、维护成本降低以及提高能源系统整体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应用。专家们现场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促进新能源光伏行业的技术创新。
 
  智能储能与新能源光伏物专题论坛报告嘉宾
  
  4月14日上午举办的《智能制造与新型工业化专题论坛》上,邀请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北京工业大学韩红桂教授担任论坛主席。聚焦智能制造与新型工业化关键技术,探讨智能优化控制、机器学习算法等创新趋势,分享人工智能在资源调度、决策质量提升、低碳化等技术应用,讨论智能无人系统发展及网络群体智能协同学习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挑战。
 
  智能制造与新型工业化专题论坛报告嘉宾
  
  4月14日上午举办的《智能医学诊疗专题论坛》上,邀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杨健教授担任论坛主席。聚焦智能影像分析、智能医学成像、智能生物信息、智能手术导航等重要的AI诊疗技术研究及落地应用,向广大专业同行分享医疗领域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创新难点及发展趋势,推动智慧医疗与生物医药的高质量发展
 
  智能医学诊疗专题论坛报告嘉宾
  
  在4月14日上午举办的《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专题论坛》,邀请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城市之光 (深圳) 无人驾驶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元方博士担任论坛主席。探讨AI技术在自动驾驶的的落地应用,重点探讨车辆、航运交通的智能化道路上的挑战与机遇,从而促进各方交流合作,推动智能交通产业落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专题论坛报告嘉宾
  
  在4月14日下午主办的《智能芯片与集成电路专题论坛》上,邀请IEEE/AAIA Fellow、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王中风教授担任论坛主席。聚焦人工智能系统与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关键共性问题,围绕大算力芯片、AI大模型、类脑计算、存算融合、智能机器人及无人系统等方向的核心技术及产业应用展开探讨,为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贡献高端智力资源。
 
  智能芯片与集成电路专题论坛报告嘉宾
  
  在4月14日下午主办方的《青年科学家科技成果转化专题论坛》上,邀请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西北工业大学王震教授担任论坛主席。聚焦电力系统智能调控、大语言模型、异构无人集群、人民防空、移动式激光雷达成像系统、自动驾驶、城市无人机智能监测、视觉理解:从网络到表征、三维点云协同智能处理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应用,共同探讨AI技术的发展及在各个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落地。
 
  青年科学家科技成果转化专题论坛报告嘉宾
  
  在4月14日下午举办的《人工智能优秀教学成果应用专题论坛》上,邀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工业大学马楠教授,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工委会副主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陈雯柏教授共同担任论坛主席。聚焦人工智能优秀教学成果应用方面,专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探究解决人工智能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关注破解人工智能教育中的热点难点,分享示范智能科技教育领域的成果应用。
 
  人工智能优秀教学成果应用专题论坛报告嘉宾
  
  本届论坛聚焦大模型与通用人工智能、智能系统与多智能体应用、新型工业化与智能制造、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智慧医疗与生物医药、智能电力储能与新能源光伏、智能芯片与集成电路等原创性研究、颠覆性技术及前沿应用领域。通过展望人工智能未来趋势,交流关键核心技术与未来产业创新,探究培育具有科技竞争影响力的拔尖人才矩阵,拓展应用场景创新及行业解决方案新范式,研讨生物制造、智慧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增长引擎,帮助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商业企业、科技园区和金融部门等提供方向指引与决策支持,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搭建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
  
  4月14日下午,为期两天的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圆满落幕。本届颁奖大会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协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评选基地(苏州)、智博天宫(苏州)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承办,苏州国际科技园、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单位支持。其中,大会主论坛——智能系统-人工智能校长论坛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智能系统学报》支持。
  
  据了解,本届颁奖大会共邀请10位国内外院士参会交流,10位全国顶尖高校的校长和院士作特邀主题报告分享,吸引近300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同仁参会研讨,近100场专题报告分享了人工智能前沿科技和未来趋势,逾1000位专业人士及行业代表参会交流,在苏州工业园区掀起一场年度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风暴。其中,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科学报等中央级权威媒体现场采访报道,先后播发近200篇图文及视频新闻报道,见证和分享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创新与未来发展,吸引全球目光聚焦苏州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共绘智能未来的壮美图景,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热议。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是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唯一以人民科学家、人工智能开拓先驱、我国智能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吴文俊先生命名,依托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国科奖社证字第0218号),具备提名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资格,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人工智能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旨在奖励在智能科学研究中取得重要发现,着力实现原始创新与突破,或在人工智能领域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取得重大进展,创造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的单位或个人。迄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已成功召开十三届评审及表彰活动,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创新人才涌现,增强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促进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转型融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