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音视频”产业展现未来“新图景”,这个论坛在浦东举办
近日,浦东新区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分会场“先进音视频技术发展论坛”在张江科学城举办。聚焦技术前沿领域,来自复旦大学、浙江音乐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20多所高校及50多家企业界的专家、学者,围绕“声音与音乐技术”的最新进展、挑战与机遇进行深入探讨。
会上透露,随着生成式AI的不断演进,大模型在音视频等多模态领域的表现,展露了其在产业端应用的巨大潜能。
论坛上,浙江音乐学院教授谢秉元以《人工智能音乐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为主题进行分享。报告主要围绕目前人工智能在音乐的创作、呈现、教育、推荐、治疗等方面应用和带来新的可能性,探讨人工智能音乐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论坛举办正值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期间,“大模型”“AI+赋能”也成为当天热议的话题。
“近期,各类音乐大模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仅展现了技术的进步,也为音乐创作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是音乐人工智能生成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克俊,以音乐人工智能生成的背景为切入点,在梳理音乐大模型的通用框架基础上探讨相关平台的优势和局限,并结合团队近期音乐智能的研究案例,展望音乐大模型的未来趋势。
与会专家认为,人工智能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已成为了音视频转型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钱昆就认为,音频信号作为一种全新的数字表型,已通过计算机听觉(Computer Audition, CA)在数字医学、智慧医疗、生物信息等领域的研究证明其有效性。“我们对音频信号的合理利用,在面向生理和心理疾病的早期干预上取得一定的治疗成效,可利用计算机听觉从诊断和治疗两个角度进行多角度研究。”
“互联网+”以及“工业制造4.0”的新背景下,具备通信、网络与人机交互功能的音乐机器人进入音乐教育、科普教育、艺术表演市场以及娱乐服务等领域,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智能机器人研发水平的快速提升,以人工的方法和技术让音乐机器人快速识别光学乐谱和实时乐音,通过音乐情感模型的推理和优化,获取人类音乐情感的表达模式,主动与用户完成人机交互的智能作曲与演奏等相关服务,可为情感机器人发展提供新思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周莉表示,这类新探索对促进基于多源感知的服务机器人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科学意义。
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专家服务中心、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音乐与技术专委会指导,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先进音视频技术协会承办。
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浦东新区先进音视频技术协会秘书长张晓亮表示,论坛不仅促进了跨领域、跨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更为行业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高端平台。“浦东音视频产业实力逐年提升,通过协会多次搭建平台带来的品牌效应,推动行业最高规格国际盛会‘中国国际音频产业大会’永久落户浦东。通过此次论坛的深入交流与探讨,将为音视频产业激发出更多创新的火花,为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