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材料、医学新发现,与时俱进的新政策在不断重塑医疗健康产业格局,面对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医疗健康需求,唯有持续多元创新,才能推动医疗服务日益优质、均质,不断提升人民健康福祉。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国现代医学的发源地,是我国最高医学研究机构,代表国家和民族探索生命健康的终极边界;也是最高医学教育机构,引领我国医学教育的创新方向。2024年5月8日下午,北京协和医学院"百年协和-医学与健康产业学者项目"(以下简称"协和学者项目")首期班、二期班师生代表应邀于第八届VBEF趋势峰会主论坛举办项目专场,围绕"医疗服务创新发展"主题展开探讨。

百年协和-医学与健康产业学者共话“医疗服务创新”
百年协和-医学与健康产业学者共话“医疗服务创新”

 ▲ 本次专场圆桌讨论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培训中心主任曹玺强策划并主持

对话嘉宾(按讨论发言顺序)

段政明

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原副司长

杨光

协和学者项目面试委员会委员
通用技术集团医疗健康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王东辉

协和学者项目二期班学员
荣联科技创始人

宋涛

协和学者项目首期班学员
米加健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王铁军

协和学者项目二期班学员
光正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弢

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副总裁

圆桌讨论实录精选

曹玺强:在支付制度改革的"强监管"时代,作为无可替代的最大支付方,国家医保局在平衡(集采)"物美价廉"与鼓励中国医药企业创新和长足发展方面有哪些布局与思考?

段政明:我国于1998年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二十多年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目共睹。正是由于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特别是全民医保的实现,极大促进了我们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是一项基本社会保障,旨在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经济负担。"当家方知柴米贵",在总量有限的前提下,医保的基本逻辑是"战略性购买"。这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第一,是要买得值;第二,是要买得起。其中,"买得值"又包含两个方面:同等价格追求更高质量;同样质量追求合理的价格。

关于鼓励创新药和创新器械,国家实际早已经付诸行动。医保局成立以来,每年进行药品目录调整,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的周期大大缩短;5年来,通过谈判纳入医保支付的药品已达近700种。同时,在支付方式改革过程中,专门为新药设置了"双通道",新药不纳入医院的药占比考核。带量集中采购节省下来的费用,也大部分被用于创新药和创新耗材。

前面不少企业提到希望医保起更大作用。医保首要"保基本"。同时,我个人认为对创新药和创新耗材的支持,需要"基本医保+商业健康保险"两条腿走路。在保障基金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探索商业健康保险经办基本医保。从现在的发展来看,惠民保已经把500个创新药纳入支付,甚至包括CAR-T这样新型的靶向精准治疗。一言以概之,医保支持医药产业和医用耗材、医用设备产业的创新是一如既往的,而且会继续下去。

曹玺强:通用医疗作为央企办医的引领者是国务院国资委点名的牵头单位,近年来在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医疗创新、养老服务领域多有布局。通用是如何发挥优势,开辟创新的新模式的?作为大体量医疗集团,与传统医疗体系相比,通用医疗有哪些差异化布局?

杨光:通用技术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通用技术集团目前拥有5大医疗平台,5.2万张病床;其中,通用医疗现有医疗机构50家,病床1万张。

有别于协和、北医等大型公立医院以诊疗为中心,通用医疗采取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大体量医疗平台(年门诊量600多万,住院病人35万)的数据与场景优势,侧重医疗与健康的结合,更好保障大型重点企业员工以及地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福祉。比如:依托医院的私域流量场景,做医院的健康商城产品;通过远程医疗解决地处偏远的航空企业的医疗健康保障问题;做医院院区内或科室内的医养与康复结合……这是我们做的一些探索。

回顾通用医疗成立以来的发展,我们总结为:通过"一三二"的产业方向,积极践行 "品质医疗"的核心战略,即:一,做好医疗基业;三,健康产业、养老产业、供应链业务作为三个增长极反哺医疗;二,互联网医疗和科技创新作为两个未来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的 "博闻广记"和强悍算力。AI医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医学知识快速更新,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医疗均质化,降本增效。

我们对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充满信心,请各位专家能够关注并支持AI发展,希望未来有机会发挥AI所长。

宋涛:米加健康主要以数据和科技为引擎,赋能医保DRG下医院精细化管理以及保险行业智能化新生态。从半年就要见结果的互联网领域,一下踏入医疗领域,"八年抗战"仍在摸石头过河,但我乐在其中,慢而笃实,这是医学吸引我的魅力;我学数学专业,热爱跟数据打交道。DRG控费,商业医保的产品设计、风险控制等,都依赖于数据、统计学等基本概念——数据在医保领域有巨大发挥空间,这是我热情不减的第二个原因;第三,作为民营企业,能够为推动社会发展做一点事,其中的强烈使命感是我投身医疗健康事业源源不断的动力。

目前,中国的老龄化速度超出预期,经济发展也进入"新常态",发展商业保险迫在眉睫,相关顶层设计非常值得深入探讨。协和特别适合作为中立方搭建平台,邀请政府、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和产业链中各方代表畅所欲言,帮助商业保险突破发展瓶颈,从而进一步推动医疗服务(包括药品、器械等)创新,繁荣市场。

曹玺强:从传统行业转型消费医疗领域光正眼科有哪些布局和体会?

王铁军:特别感谢百年协和-医学与健康产业学者项目。就读期间,正值光正集团由传统建筑与能源业务转向高度市场化的消费医疗的关键时期。课程从国家政策层面系统剖析了医疗健康产业的制度体系建设、政策法规建设背后的底层逻辑,展望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这些洞见对我们的成功转型帮助很大。

转型初期,集团更多是从资本层面出发。学习后,通过政策解读,我们深切理解了国家层面通过民营医疗机构满足差异化医疗服务需求的发展指导方向,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放弃建设省市县三级的医疗机构,着重向消费性医疗转型,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设备水平方面加大投入。下一步,我们计划回归医疗本质,做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曹玺强:面对新时代医疗环境和政策的诸多变化,像西门子这样的跨国企业是如何思考和布局的?

王弢:过去几年间,市场大环境下,医疗机构确实面临不小的挑战。医疗行业前所未有地高度关注创新,这是大家的共识。创新一直都是我们的优势,并且我们要做有意义、有价值的创新。西门子医疗也在重新定位,从传统设备供应商,转变为医疗机构的全方面价值合作伙伴。这其中包括:共建创新生态生态、从疾病的角度帮助医疗机构做学科建设、利用全球网络和资源帮助医疗机构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国际交流——这些方面可能是西门子医疗未来的核心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