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通信技术造福农牧民 ——纪念“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内蒙古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乌力吉 今年,国际电信联盟将本届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定为“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与去年的“信息通信技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相呼应,国际电联的用意不言而喻。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质的改变、为全球经济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更应该普惠全社会,缩小数字鸿沟,让身处农村地区或偏远地区人们也能感受到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福祉。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和载体,大力加快农村牧区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农牧业生产力提高、加快农牧区经济发展、丰富农牧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在这方面,通信行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既要勇于承担这份责任,也要牢牢把握这一机遇。 2004年以来,按照信息产业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一部署,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克服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自然环境较差等因素,持续深入推进“村村通电话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和2007年相继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电话、乡镇一级乡乡能上网的目标。2006年—2010年,全区电信业累计投入农牧区通信建设资金18.48亿元,为7000余个自然村开通了电话。2007、2008、2010年连续下调本地网营业区间通话费,由原来的0.50元/分钟下调至不高于0.20元/分钟,努力让广大农牧民不仅用得上,还要用得起。为了不断推进和深化这一“民生工程”,我们还积极促进电信运营企业与科技推广部门加强合作,在投入使用的“村通工程”村点加速农牧业信息站点建设,丰富“村通工程”业务内涵,提高“村通工程”综合利用,加快自治区农牧业信息推广步伐,推动“信息下乡”,使广大农牧民能够及时了解农牧生产、疾病防疫知识,并快速发布农畜产品市场信息,信息通信网络已经成为广大农牧民致富路上的重要推手。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要进一步提高农牧区信息通信水平,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当前,我区农牧区信息通信网络尚需完善,通信建设及运营成本较高,农牧区信息通信消费能力不足,涉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等等,这些因素制约了农牧区信息通信发展建设的步伐,需要我们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以解决。作为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从行业角度而言,也是电信业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责任,这些都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农牧区信息通信发展进程。一要巩固“村通工程”成果,进一步提高农牧区通信服务水平。要因地制宜,加大投入,采取多种有效形式,鼓励广大农牧民使用通信服务,促进农牧区电话用户的持续增长,确保“村通电话”不倒退、不反复,同时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采取灵活的资费政策刺激农牧民通信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农牧区信息通信服务水平。二要扩大普遍服务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完善农牧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合理调配资源,切实扩大和优化电信网络覆盖,制定和完善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配套措施,在农牧区逐步推进“光进铜退”,实现光纤到乡镇,宽带基本覆盖行政村,不断提高农牧民家庭的宽带接入能力。同时结合“家电下乡”、“电脑下乡”,推动信息终端进村入户,促进通信服务能力与信息业务应用的协调发展。三要依托优质的网络,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应用。以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网点为依托,以农牧区通信网和信息平台为渠道,加快农牧区信息服务网点建设,深度开发各类适农适牧信息资源,推进信息技术在农牧业生产经营、农牧民教育培训、农牧区管理和服务、基层民主党建等方面的应用,努力使信息通信服务基本满足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农牧区信息通信发展是一项社会性工程,只有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信、农业、科技等部门发挥合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有信心、有能力,通过不懈的耕耘,去迎接农牧区信息化的春天,让农牧民的生活更美好!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