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源头建机制 借外力伸触角
——浙江省乐清市质监局积极探索基层区域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新模式的做法和思考(二)
着力提高质量监管水平,构建有效的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要求我们首先要在体制架构上寻突破。体制内我们主要抓了3件事:
一是在基层设分局(所),实行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事前向温州市质监局作了请示,与当地编制人事部门进行了广泛沟通,先从基层设稽查中队着手,与政府分管领导作了汇报,然后开始了相关工作。
我们根据区域和产业特点,将乐清划分为3个区域,分别设了柳市稽查中队、虹桥稽查中队、直属稽查中队。2010年11月,获编委批准,分别设立了柳市质监分局、乐成、虹桥、大荆质监所,核增编制24名。2011年全市区域调整,已向编委报告增设两个质监所,并建议全部更名为“质监分局”。并明确了质监分局(所)监管的重点,柳市质监分局以强制性产品——低压电器为主,乐成质监所以经济开发区及市府所在地综合性管理为主,虹桥、大荆质监所以食品为主等等。
质监分局(所)作为局派出机构,承担“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安全监察”三大职能。其职责被概括为“四查”,即稽查、巡查、检查、调查,廓清了科室与基层机构的职责边界,避免职责不清、互相推诿。
基层分局(所)设立后,绩效显著,具体地讲,底子清了。各基层机构普查了辖区内的企业,并全部建立了档案;安全保障加强了。对重点监管对象,如食品生产企业、强制性产品、特种设备的巡查检查频率频度加大;职能到位了。真正实现了与企业面对面、零距离,信息获取及时,解决问题有力,安全监管到位,服务有针对性,实现了综合执法。与企业、地方政府关系密切了;队伍素质提高了。
二是向地方争取机构编制。为解决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我们通过多方努力,向地方编委积极争取并获准建立了“乐清市特种设备食品安全监察大队”,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7名,充实监管力量,增强履职能力。
三是搭建技术支撑平台。首先,整合农业、海洋渔业和工商部门的资源,由质监局牵头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为百姓食品安全提供技术保障。乐清市财政投资600多万元,经市编委批准单独设立“乐清市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核定事业编制9名,隶属于乐清市质监局,对外增挂“乐清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乐清市水产品检测中心”、“乐清市流通领域食品检测中心”三块牌子,成为浙江省首个整合部门资源,涵盖从初级农产品到生产、流通各个领域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其次,扎实推进技术机构建设。由地方财政负责、总投资1.45亿元的国家工业电器质检中心(筹)已开工建设,预计2012年底可建成使用;市质检院扩建项目也获市政府批准,在市总部经济园安排7000平方米的实验用房,总投资7000万元,全面提升计量检定检测能力和装备水平,为地方支柱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再次,深入实施“科技兴检、人才强检”战略,技术机构检测和研发能力得到加强。与温州大学合作建立的“低压电器创新平台”建设获省政府立项,并给予了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检测项目增多,转型升级科研能力增强,获得了政府大量的资源,支撑作用提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自动化网无关。对本文及其中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供参考。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