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测控专家刘蕴才:我与王大珩的三次共事经历
2011-7-25 8:02:16[来源:洛阳网-洛阳晚报]

  7月21日,我国现代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元勋、863计划和中国工程院的首倡者之一王大珩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6岁。
  昨日,在洛阳某干休所居住的中国导弹、火箭测控专家刘蕴才老人,深情回忆起与王大珩先生三次交流的经历。
  初印象:这个江苏人普通话说得很标准
  刘蕴才今年78岁,从事导弹卫星测控工作数十年,亲历了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80年远程运载火箭全程试验、1986年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发射等大事。1992年,他作为29名评审委员之一,参加了中国载人飞船总体方案的论证评审工作。
  20世纪60年代,中央决定研制光学测量设备以满足测量导弹弹道的需求,该工程代号“150工程”,时任长春光机所所长的王大珩出任总工程师。
  1967年,刘蕴才从某试验基地被调往北京,在原国防科工委某工程办公室任参谋,开展无线电测控系统的研究工作。这个新成立的办公室与“150工程”的一个光学工程办公室仅一墙之隔,办公室内多是年轻人。有一天,刘蕴才正在工作,一个中等身材、戴着眼镜的老先生走了进来,办公室里的人马上都站了起来。刘蕴才正觉得奇怪,旁边的人悄悄地告诉他:“他就是王大珩!”
  王大珩当时说了什么,刘蕴才已经记不清了。但他清楚地记得:这个老人说话并不快,吐字十分清晰,虽然是江苏人,但没有一点南方口音,普通话说得非常标准。
  在原国防科工委工作的近4年时间里,刘蕴才多次在办公室见到前来指导工作的王大珩。王大珩在光学设备发展上的一些见解和教诲,让刘蕴才受益匪浅。
  刘蕴才说,他还曾参加了一次由王大珩主持召开的研究下一步光学测量设备研制计划的会议,王大珩渊博的知识和顾全大局的作风,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再共事:评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体方案
  1971年,刘蕴才离开北京回到试验基地。再次见到王大珩,是1992年。
  1992年1月,中央决定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研究(代号“921”工程),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神舟”系列飞船研究工作。原国防科工委、原航天工业部组织了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组,并成立了可行性论证方案评审组。
  评审组由包括9名中科院学部委员在内的29名专家组成,王大珩是评审组第一副组长,刘蕴才是29名专家之一。
  评审组于1992年2月初集中到北京京西宾馆办公,一直工作到6月30日。在此期间,刘蕴才多次与王大珩就该计划进行交流。
  刘蕴才说:“那一年我已经59岁了,但在这些老专家面前,我感觉自己只是一个刚入门的学生。”他说,王大珩平易近人,有问必答。“有一次,我说起他对测控事业的巨大贡献,王大珩摆摆手:‘这是大家的功劳,我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刘蕴才告诉记者。
  刘蕴才说,在整个评审过程中,王大珩的发言总是逻辑严谨、态度诚恳,一再强调载人航天工程要自力更生,要有特色,要创新,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
  三聚首:王大珩实事求是提意见
  刘蕴才说,与王大珩第三次共事,是1995年。
  是年3月,原国防科工委组织载人航天工程阶段性成果鉴定会,再次组织了包括8名院士在内的评审组,王大珩任副组长,刘蕴才是评审组成员。
  既然是成果鉴定会,大家讲的主要是成绩。可轮到王大珩发言时,他除了肯定成果的先进性,还客观地提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刘蕴才说,通过听王大珩的发言就可以了解到,王大珩长期关注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并为这次成果鉴定进行了充分准备,并不是人云亦云、应付差事。
  留遗憾:未能拿到王大珩的亲笔签名
  2010年,为纪念导弹航天测控技术发展50周年,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举办了展览,并发行了一套邮票。这套邮票的主题是纪念为测控系统建设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著名专家,王大珩是其中之一。
  作为此次活动的顾问,刘蕴才从洛阳赶赴北京参与活动组织工作,并期望再次见到王大珩。但到了北京后,刘蕴才得知王大珩已经住院,未能参加纪念活动。
  刘蕴才说,该所曾拿着这套邮票请相关专家逐一签名留念。遗憾的是,邮票送到医院后,病重的王大珩先生已经无法写字了。(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孟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