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年6月12日 来源:网络 关键词:余热发电 电力系统 自动化 遍布于全国各地的钢铁、水泥和玻璃厂里,究竟有多少余热资源可以利用截至2010年,我国七个主要行业的余热发电装机已达1200万千瓦。然而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尚未有针对工业余热资源的详细调查。针对这一空白,日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完成了我国首个《工业余热资源利用状况调查分析》报告。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到“十二五”末,我国余热发电装机规模将达2600万千瓦,装机容量将超越三峡,是现在已建核电站装机规模的2.4倍。尽管前景广阔,但与其他分布式电源一样,余热发电行业想要发展壮大,不得不面对电网这一庞然大物带来的挑战。 “十二五”末装机将超三峡 “2015年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10年下降21%、节能6.7亿吨标准煤,如此宏大的目标如何落地‘十一五’余热利用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二五’还有多少潜力可挖现在全国层面都缺乏这么一个普查,这就是我们做这个事情的目的。”报告负责人之一、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伏秋告诉记者。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钢铁、水泥、玻璃、合成氨、烧碱、电石、硫酸七个工业行业余热发电装机总容量近1200万千瓦,到“十二五”末,这七个工业行业余热发电装机总量将达到2600万千瓦,将超过三峡电站,相当于现有核电装机总容量的2.4倍。 具体到主要行业,此次调查的80家钢铁协会会员企业显示,“十二五”期间余热发电装机潜力为641万千瓦。而相比于钢铁行业,“十二五”期间水泥行业的余热发电潜力更大,为698万千瓦。到2015年,水泥行业余热发电装机量将达到1167万千瓦,超过2010年末全国核电装机容量。同期,玻璃余热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4.84万千瓦。 “如果按照每千瓦造价5000元计算,2600万的装机规模相当于将形成1300亿元的投资。”一位业内人士计算。周伏秋特别强调,由于余热资源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不同行业,要想调查清楚十分困难,此次只选择了七个主要行业进行调查,因此调查结果并非全口径,实际的余热资源量将比公布数字更大。 并网难题仍然突出 尽管此次调查呈现的前景广阔,但调查揭示的余热发电行业存在的困难仍旧不能忽视。从理论上讲,余热发电是将工业企业多余的余热用来发电,所产生的电量首先用于企业再生产,富裕电量再卖给电网。但在实际操作中,卖电给电网目前来说十分困难。不仅如此,即便是企业使用自己的余热电力,因为仍需要大电网作为后备电源,因此也必须向电网缴纳一定数额的接入费和备用费。 “我们20多个项目中,只有一家实现了向电网卖电。技术并不是问题,关键是触及了电网利益。”一家长期从事余热发电的企业老板对此表示无奈。由于余热发电的核心就是将节省出来的电源自用,而在目前输配尚未分开的情况下,电网的盈利模式是从电网低价趸电,然后高价卖给企业用户。上马的余热发电项目越多,对于电网的收益越是不利。近日引起各界关注的魏桥自备电厂事件,本质上遇到的困境与余热发电一样。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余热发电并网难问题仍然突出,并网运行的管理制度、收费标准等有欠规范,各地在并网政策的执行上也不一致,导致余热发电并网问题始终未能妥善解决。“尤其在一些电力输出省份,余热发电并网要缴纳上网备用金等费用,导致发电项目建成后长时间不能投产,造成发电机组的闲置和余热资源的浪费。”周伏秋表示。 有鉴于此,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建议,应尽快制定余热发电并网管理办法,规范余热发电机组并网审批程序、上网管理费等,清理妨碍并网不合理规定。“尽管我国余热利用还面临着标准、规划等其他问题,但考虑到轻重缓急,‘十二五’期间最应解决的还是并网的问题。尽管余热发电量主要以企业自用为主,但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孤网运行,魏桥只是一个特例。因此,如果电网对于余热发电并网没有积极性,这个行业就很难快速发展。”周伏秋说。 除了并网问题之外,目前余热发电行业的另一瓶颈便是缺乏资金。据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王海生介绍,余热发电项目投资回收期一般在3-5年,考虑到政府的节能奖励,投资回收期一般还可缩短3-6个月。但由于项目初始投资额较大,一般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庞大的一次性投资对余热发电推广形成一定阻力。 此次发改委能源所的调查报告建议,应支持从事余热利用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和中小企业集合债,鼓励相关企业上市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定向加大对余热发电项目的信贷投入,引导各类创投资金或股权投资企业以及国际援助资金,增加对余热资源利用领域的投入。中央和地方财政还应鼓励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余热利用项目贷款的增信支持。 EMC模式将成主流 目前,我国从事余热发电的公司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类是隶属于大型集团的余热发电工程公司,主要以服务本集团内的企业为主,如海螺水泥旗下的余热发电公司。另一类则是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这其中又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以EPC为主的余热发电服务公司,例如创业板上市的易事达(300125),再有一类则是以EMC业务模式为主的天壕节能(300332)。 业内人士介绍,钢铁、有色、化工等企业,由于余热利用规模相对较小,余热利用的利润也相对有限,因此这些企业更愿意让专业的服务公司介入,而水泥行业余热量大,业务也相对单一,因此更倾向于成立自己的余热利用公司。第一类公司的优势是,其依托某一大型集团,会有比较稳定的订单,但这也是这类公司的软肋,即过多依靠母公司,会削弱其市场竞争力,并且在开拓母公司之外的市场时,会比专业服务公司面临更多困难。 而对于专业的余热发电公司,由于EMC模式超越了简单的工程总包,可以与企业长期分享电价收益,也更符合目前各部委所倡导的环境服务方向。作为即将成为A股首家以EMC为主进行余热发电的龙头节能公司,天壕节能目前已经占据我国玻璃行业余热发电市场的大半江山。据天壕节能董事长陈作涛介绍,目前公司EMC类的余热发电项目毛利率在60%以上,净利润在30%-40%之间,内部收益率在15%-25%之间,投资回报期为4-6年。 为了保证项目按时回款,公司会与企业签订合同,约定每月月底支付本月电费。合同中还会规定,如果发电项目因业主方原因无法正常运行,每年要按270天的最低运行时间分享电费,以此保证单个项目收益。“我们也考虑到了电力价格不断上涨的长期趋势,因此会在合同中特别约定,如果电费调整,这部分收益我们要享受50%。”陈作涛说。 天壕节能招股书显示,截至2011年底,公司已投入运营及在建、拟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达29个,是国内余热发电领域EMC项目最多的公司,已签约的项目主要分布于水泥、玻璃行业,正在开发冶金、钢铁和化工等行业。2010年公司净利润是2900万,2011年净利润5100多万,预计2012年净利润还将快速增长。 除节能服务公司外,随着“十二五”期间余热资源数字的确立,相关设备公司也将从中进一步获益。目前,杭锅股份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余热锅炉制造商,其燃气余热锅炉内市场占有率高达60%以上。永清环保目前正在实施的余热利用EPC+EMC项目投资规模超过5亿元,其中新余钢铁EMC余热发电项目于2011年10月初完成调试运营。除此之外,从事相关业务的设备上市公司还有海陆重工和双良节能等。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