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时间:2012-07-10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 两化融合 信息化 “中国电子报社两化融合深度行”采访组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梧桐庄煤矿采访时看到,梧桐庄煤矿的每一个下井矿工都有唯一编号,从工作服、矿灯、头盔到各样工具都标有这一号码。矿工身份识别信息存储在芯片上,通过
传感器,接入矿区信息管理系统中。矿工在进入矿井之前,安全系统会自动提醒矿工可能出现的任何疏漏,并在出入井那一刻,通过短信方式通知家属安全信息。“安全是煤矿生产企业第一要义,而信息化为我们提供了技术保障。”梧桐庄煤矿矿长李树荣告诉记者。 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来,两化融合在安全生产和绿色发展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业各行业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实现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单位GDP能耗、亿元GDP事故死亡率逐年下降。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实现了能耗物耗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民爆器材、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实现了生产经营动态监控,有效提高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助力节能减排 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工业高能耗企业实现了高效节能。 广西柳州市区的北部是工业区,坐落着柳化工、柳州钢铁、柳州发电厂等大型企业。柳化工每年要消耗掉100万吨标准煤的电,是能耗大户。因煤化工所产生的刺激气体、粉尘虽然经过了过滤,但《中国电子报》记者在厂区采访时仍能闻到刺鼻气味。柳化工综合管理部部长潘楚铭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解释说:“如果是10年前,你们需要掩鼻才能进入这里,因为这里有浓重的硝酸尾气。” 柳化工敢于“吃螃蟹”,率先在业内采用合成氨节能挖潜清洁生产技术,使得原料煤的利用率到达99%,残碳降至1%以下,综合能耗比传统低约30%,合成氨成本降低25%。通过实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每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5.475万吨、二氧化硫0.0361万吨、总悬浮颗粒物0.0307万吨。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工业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是节能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指出,节能减排是当前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任务,而两化融合是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当前在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建材、装备等行业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初步的经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2.59吨标准煤下降至2010年的1.91吨标准煤,5年累计下降26%,实现节能量6.3亿吨标准煤,以年均8.1%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4.9%的工业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部署推进两化融合工作,积极推进电子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的应用。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工业高能耗企业实现了高效节能。2009年到2011年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批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共94个,分别涉及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预计共实现节能量为546.36万吨标准煤。同时,以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监测系统建设,进一步扩大信息化监测系统建设范围,组织监测系统的信息对接,实现数据共享。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和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年分别发布了两批“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导向目录”,共推荐技术项目32项,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工作提供了技术导向。 在两化深度融合的推动下,“十一五”期间,重点行业和主要用能产品单耗持续降低。5年累计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分别为12000万吨、7200万吨、10700万吨、37000万吨和1130万吨,超额完成“十一五”计划任务。 护航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已经成为两化融合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 经过各级地方政府和工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正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已经成为两化融合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正从分散孤立向集成管控方向发展。 记者在梧桐庄矿采访时,梧桐庄矿的矿工们正列队安检准备下井。新来的矿工小李因在井口的安全信息站输入了错误的安全信息,而被矿井安全信息站自动阻止其下井。小李须重新学习井下安全常识,直到回答正确方能下井。这样的检查在梧桐庄矿区每天都重复着,这是梧桐庄矿利用数字技术保证安全生产的一个小小细节。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2010年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从2005年的0.697%下降到2010年的0.201%。 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生产司有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信息技术对安全生产领域的促进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支撑,二是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的支撑。 据了解,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系统建设以“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工程)一期”、“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等重点工程为代表。目前“金安”工程一期项目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 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重点集中在高危行业(领域),如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民爆等。“十一五”期间,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地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了事故风险防控能力。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央企业通过实施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系统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国有重点煤矿基本安装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和井下通信联络系统;大型危险化学品企业建设了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危化品车辆运输监控系统、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信息系统。 同时,民用爆炸物品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是民爆行业发展较快的五年。在此期间,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民爆行业也与其他工业领域一样,推进了生产线信息化改造,初步建立了生产经营动态监控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对主要产品品种生产全程动态流向监控。 通过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民爆行业研究开发了一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工业炸药生产线淘汰了轮碾、间断乳化等工艺和设备,实现了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工业雷管生产线工艺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设备设施的安全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行业技术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