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记者张毅、周英峰)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八:工业经济在改革与调整中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报告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避免了大起大落,工业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向着健康快速稳定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总体上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总体实力不断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工业生产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2006年工业增加值达到9035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2年增长57.9%。2003-2006年,工业生产的增速在11.5%至12.8%之间波动,工业沿着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轨道稳健前行。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工业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发展,出口稳定快速增长,产品产量增长迅猛。目前,我国钢、煤、水泥、电视机和棉布的产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发电量继续位居世界第二,糖产量居世界第三,原油产量居世界第五。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2006年工业完成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1%,工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总体上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离完成工业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工业的快速增长在今后一段时期也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私营经济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比重迅速上升。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大型骨干企业仍是我国工业最有实力的代表,对提升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整个工业的持续较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工业产业内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能源原材料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对国民经济形成强有力支撑;有色、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及机械
制造业也得到较快发展;能源工业产能大增;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装备水平快速提升,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成套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有力推动了传统行业技术升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取得成效,产品结构有所改善。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不同区域的工业经济都得到较快发展。与2002年相比,2006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现价工业总产值、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9倍、1.2倍和1.9倍;中部地区分别增长1.9倍、90%和2 倍;西部地区分别增长1.9倍、83.9%和1.9倍;东北三省分别增长1.6倍、51.5%和1.5倍。尽管受自然的、历史的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区域经济间还存有明显差距,但从近几年各项经济指标看,不同区域间的工业都得到了较大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来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7日17:53 新华网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