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主题任务:地震监测知识
杨国周 (郴州地震台,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体系,把地震监测预报这个基础工作做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和
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树立科学的防震减灾发展观等三个方面讨论了推进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地震;监测预报; 防震减灾;体系建设;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 言 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首要基础环节。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地震监测预报科技进步,切实提高地震监测预报并服务于国家公共安全、社会进步和公众需求的能力,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2004年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实现新时期防震减灾目标的重要保障。 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总体要求,始终坚持以监测为基础,预报为目标,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社会力量,实施监测台网结构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依托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建设地震立体观测系统和预测预警系统,全面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在继承、完善和提高经验性预报水平的基础上,探索地震孕育、发展、发生的科学规律,揭示大陆强震的动力学成因和强震预测机理,实现经验性预报到物理性预报的过渡,显著提高地震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努力保持我国在地震预报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本文从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树立科学的防震减灾发展观等三个方面讨论了推进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 1 提高地震预测预报水平是前提 1.1 我国地震监测预报的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有人值守的国家地震台站139个,区域地震台站276个,市县级地震台站588个,遥测地震台站30个(约400个子台)。以上4类地震台站共有测震仪器824台套,地形变仪器492台套,地电仪器159台套,重力仪21台套。还建有GPS基准站27个,基本站56个,不定期观测点1000个;流动观测场地300多处,流动测线长15万公里;企业办地震台851个,群众业余测报点8000个。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我国地震台网已初步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与群测、微观与宏观、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同时用于地震监测预报与科学研究的,多方法、多手段的地震观测网络系统。 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在“边监测、边研究、边预报”的思想指导下,初步形成了基于“以场究源、场源并举”的地震预测研究思路、基于地震前兆监测基础和震例经验之上的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测工作体系和经验性地震预报方法。同时,对地震预测理论和模型进行了积极探索,相继建立了单个地震震源孕育、发生、发展的理论模型和成组强震孕育、发生的理论模型。目前,完成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华北地区大震震源区细结构探测等项目,为进一步探索震源孕育过程和发展大陆强震预测理论提供了初步条件。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我国的地震科学家在对地震孕育机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应用经验性预报方法,取得了对海城7.3级、松潘7.4级、孟连7.3级以及云南宁浪6.3级和岫岩5.4级等20多个地震成功预报的实验。在中长期地震预测的十年尺度强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判定、中期年度地震预测、以及短临震情跟踪判定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使我国在地震预报的实践方面处于国际前沿。但是,多年的实践证明,无论是在地震孕育机理的研究,还是在前兆复杂性的认识等方面,仍然与地震准确预测有较大差距,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地震预报的新突破。 1.2 我国地震监测预报的水平 地震监测的目的,是实现有显著影响和具有破坏性地震的速报,积累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地球介质及各种物理场变化的连续、完整和可靠的资料,为地震的预测预报和各项地震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地震监测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次成功的地震预报可以大大减轻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我国的地震预报由于国家的重视及其明确的任务性,经过一代人的努力,已经居于世界先进行列。在上一个地震活动期间,我们曾成功地对海城等几次大震做出短临预报而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作为唯一对地震做出过成功短临预报的国家被载入史册。但是,从世界范围来说,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从科学上真正地掌握地震的孕育过程及发生规律。我们目前的预报方法主要是根据多年积累的大量观测资料和震例而作出的经验性预报,因而这种预报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可以说,我们对地震的孕育和发生的原理、规律虽然有了一些认识,但并没有完全了解;我们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未能预报所有类型的地震;我们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对短临预报的成功概率还相对较低。 经过统计分析,用比较严格的三要素标准来衡量年度预报的报准率约30%,若把时间尺度略放长一些,把发生在圈定的区域边缘的地震计算在内,则报准率可接近60%。上述结果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八十代初至九十年代的地震预报实用化攻关研究,我们不论是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时、空、强分布的不均匀性特征及活动规律,还是对中强以上地震孕育过程及相应前兆表现的认识,都在不断地深化、积累和丰富预报经验。这些结果都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不同层次的科技人员反复研究、核实的,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1.3 开展地震预测预警工作 地震预测预警是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和影响的重要手段,现代防震减灾安全观特别强调要关注地震预测预警工作。首先要关注震情监视工作。空间对地观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为我们深入开展震情监视工作展示了更广阔的前景。我们必须不断吸收和引进高新技术,发展先进的震情监视手段和方法,更有效地监视地震动态。其次,要正确部署震情跟踪工作。这是实现有减灾实效地震预测的关键举措。必须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建立和更完善科学合理的震情跟踪工作机制。进而,要抓好震情分析和判断工作。这是实现地震预测的重要环节。通过改革震情会商制度,不断发展震情分析判断的方法和手段,逐步实现地震预测由经验预测向物理预测的转变。最后,要抓好地震预警工作。考虑地震科学发展现状,在目前还无法作出地震准确预报的情况下,要改变传统地震三要素预测观念,应该提出先实现分区域的地震危险程度的概率预测,向社会公众发出预警,增强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2 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是关键 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建设,不仅是人们群众的需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保障。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确立,对我国二十一世纪上半叶的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1 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阶段。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严重自然灾害,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与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地震工作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把地震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就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这一决策的直接体现。目前我们在地震工作中尚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西部地区和海域地震监测能力很弱,防震减灾能力在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还发展得很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地震多发区、高危险区、特困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防震减灾能力更为薄弱。我们在强调了人口集中和稠密的大中城市的监测工作的同时却没有对占人口总数80%的农村地区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加强了重点监视防御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的同时却没有对其他一般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引起应有的重视。我们对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考虑的较多,而对人的生命安全重视不够等。因此,加强新时期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必须与震灾防御体系建设和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相结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防震减灾工作,切实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2提高地震应急能力的建设 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包括提高监测手段抗干扰的水平,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和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实现地震预报对社会影响控制以及提高特殊时段震情跟踪监视实效等提高地震应急能力的建设。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地震科技进步使防震减灾事业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防震减灾已开始步入“数字时代”。这对于强调动态场的地震监视、以数据为基础的新型震害防御和需要快速准确的信息沟通的地震应急救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共享的数字化,除了技术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对区域地震科技力量的有效整合。 应急能力是地震预测工作具体体现,是防震减灾工作效果的综合反映。体制不完善,应急预案不落实,通讯联络不畅通,缺少经费,缺少专业人员等,这些都是使监测设施不能有效运转,提供不了准确及时的监测基础数据的原因,必然导致指挥混乱,整个工作缺乏统一和协调,造成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不能在最快时间里到达灾区,延误了救援时间,从而造成人员和财产重大损失等等。我们说的防震减灾工作包含方方面面的问题,就是在破坏性地震到来前后我们所要做的工作,这些工作大至建立机构完善体制和制定预案,小到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日常工作的检查,都应该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常规化、程序化。把这些工作做好了,实际上就是把我们的破坏性地震应急能力相应地提高了,就是真正的有备无患。 2.3制订综合防御地震灾害方案 在震情监测预报和震害防御的基础上,根据地震环境和防震减灾工作的特点,制订综合防御地震灾害方案。一要突出以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强调把震后消极被动的等待救灾思想转变为震前积极主动的综合防御,做到把一切工作做在地震发生之前,化大灾为小灾,变被动为主动,投入较小的人力、物力、财力,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二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科学求实,正确对待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其他一般地区、地震环境形势变化和物质经济条件,行政决策职能和科技之间的关系,使对策方案真正达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三要体现防震减灾系统工程的优越性,在时间上应包括震前、震时、震后综合防御的全过程,在内容上应涵盖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救灾与重建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在组织上应包括政府领导和政府部门及相关行业,在其减灾外延上应可以借用于对其他自然灾害的应急工作。四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把政府部门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指挥和协调作用、减轻地震灾害的操作规程进行详细明确的分工和规定。 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应以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为本,首先应保证监测数据的物理量明确、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力争为科学研究和社会各界所共享;其次,在经济建设高速发展而地震预报尚未跟上时代的今天,应重视开展震害防御基础工作,逐步完善震害防御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和工作程序,搭建震害防御工作成果为国土资源利用与规划、重大工程选址和具体工程建设等直接服务的桥梁;第三,紧急救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减灾实效和国际形象的大事,要在现有成功运作和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综合紧急救援队伍。 3 树立科学的防震减灾发展观是保障 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地震海啸惨重灾难以及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的5.7级地震、2007年6月3日云南普洱发生的6.4级地震灾害,再一次给人们提出警示:要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预报体系的建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生在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破坏性地震,将会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树立科学的防震减灾发展观,重视地震安全,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地震预警和震害防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是建设和谐社会,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政府和人民的迫切需求。 3.1 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从上述我国地震监测预报的现状和水平来看,地震监测预报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加强,那就是:健全各级地震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和任务,从而逐步建立健全上下结合、分工协作、效能统一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体系。 1)应建设起一个观测手段科学、技术先进、密度适当的地震监测技术系统。首先要扎实做好地震监测工作,确保监测资料的准确、完整、可靠,加强震情的综合分析和跟踪,捕捉地震前兆信息,及时分析会商,提高监测预报水平,加强地震宏观观测工作,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速报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要在保证地震监测信息连续、准确、及时、可靠的条件下,不断提高地震监测资料分析与处理水平,从而不断提高地震预测、预警能力。第三要加密城市和广大农村监测网点建设,实施监测台网结构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依托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建设地震立体观测系统和预测预警系统,全面提升地震监测能力。 2)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地震监测设施是地震监测预报的基础,当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地震监测设备可以最快的速度测定出震中和震级,政府部门根据准确数据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派出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到达确切地点进行抗震救灾,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救灾期间,还有大量的余震发生,监测设施可将余震的数量、震级的大小、发生间隔的时间记录下来,专家根据记录的情况判断大震的性质及余震能量释放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判断是否会再发生强震,政府才能够根据判断的结果进一步采取措施。地震观测环境是指地震监测台站的周边外部环境。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乡村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现有部分地震监测台站的监测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直接影响着地震监测设施的正常工作。同时,新型研制的高精度监测仪器又对原有的监测台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真正满足构造运动监测或地震监测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台站优化调整,才能提高监测产出资料质量。所以,日常依法对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地震监测设施每天、每时、每分甚至每秒正常有效地运转,产出连续、完整、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资料,为地震的预测预报和各项地震科学研究服务。 3.2 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的措施 “十一五”期间,在重点地区要逐步建成立体观测网络的预警体系,显著增强地震预报的科技支撑能力,力争我国地震预报继续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具体措施是: 1)进一步完善和扩大地表地震观测系统,对现有地表观测点进行统一规划、调整和扩建。 2)尽快推进地震电磁卫星观测,扩建GPS观测网,逐步实现对我国及周边地区甚至全球和近地空间层的准实时动态监测。 3)开展海域地震观测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对我国海域的地震和地球物理场的有效观测。 4)加快井下地震观测系统建设,不断满足城市监测和预报深入研究的需求。 5)进一步探索、改进地震经验性预报方法,在重点地区建设地震观测预报实验场,研究地震观测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探索物理性预报的可能技术与途径,深化对地震孕育发生机理和规律的认识。 3.3 在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观 目前在全国建立了测震、电磁、形变、流体等多学科的地震观测台网、群众测报网和信息通讯网,构成国家、区域和地方三个层次台网的地震监测格局,火山和水库地震监测工作也得到迅速发展。从“九五”到“十五”防震减灾事业加强了自身建设,“十五”期间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为主导的一系列项目的推进,使得防震减灾工作逐步有效地实现了三大战略体系,从而为进一步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我国防震抗灾发展的脉络来看,始终贯穿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和理论实践,并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一脉相承。 今后的地震预测,是从协同的观点出发,多层面地统筹考虑地震监测体系的建设,实现基础研究与实际地震预测工作的结合,在保证理论来源于地震探索实际的基础上,又不断升华反作用于指导地震探索实践。在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改善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预测分析处理的软硬件环境,加强对地震监测预报发展战略的研究,以建立和更完善科学合理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机制。 地震监测预报是建立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基础,应该作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和中心环节来抓。特别是监测预报的关键环节——观测技术的发展、台网布局结构调整、地震预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更要予以高度重视。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促进各项工作和谐发展,扎扎实实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体系,把地震监测预报这个基础工作做好,实现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有重点的全面防御和全方位的综合管理,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局面,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民.地震预报回顾与展望[J].国际地震动态,2005(5):39-53 [2]岳明生.地震预测研究发展战略几点思考[J].国际地震动态,2005(5):7-21 [3]陈俊晖.浅谈加强广东防震抗灾问题[J].国际地震动态,2005(8):19-24 [4]路鹏 等.以监测预报工作为导向推进数字化监测教学[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2):90-91 [5]邢成起.百年回首话震灾[A].防震减灾论坛[C].北京:北京市地震局,www.bjdzj.gov.cn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of the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ng System YANG Guozhou (Chenzhou Seismic Station in Hunan Province,Chenzhou423000,China)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