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科技】杨德才:针对“三农”的数字化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滞后,特别是智慧农业中涉及的传感器、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等也相对缺乏。要加强数字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渗透,试点或扩大智慧农田、智慧牧场、智慧渔场等新型农业生产载体。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对节水灌溉、农机装备、粮经饲、畜禽渔、分拣加工、物流仓储、产业链金融等诸环节的贯穿渗透,为智慧农业发展做好示范;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农村居民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服务自动化的可及性;

胡德兆:(自动化)科技创新,通过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实现“产业集群”向“科技集群”的转变。在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动新一代信息网络升级,加强云计算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做好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以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胡德兆: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原题:全国政协委员胡德兆:产业链重构和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必经之路

 

来源:南方都市报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产业链重构和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必经之路。”全国政协委员、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德兆谈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时说到,他认为,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粤港澳大湾区需通过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实现“产业集群”向“科技集群”的转变。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胡德兆继续关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话题,并计划提出《关于鼓励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提案》。此外,结合这几年的履职,以及实地走访调研,他还关注产教融合、职工微创新、“双碳”目标及相关政策等领域,并将提交《关于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和《关于加强技能人才培育和激励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德兆。
 
 
 
谈数字化转型
 
加快技术和人才供给,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南都:你一直关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请问,该如何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有何意义?
 
胡德兆:为响应国家政策“3060”双碳目标,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产业链重构和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必经之路。国家要鼓励传统制造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改造,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重点孵化和培育国家工业软件实力,提升国产工业软件水平,避免“卡脖子”。
 
其次,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瞄准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通过示范推广、技术对接、金融服务,引导企业应用先进技术和智能化装备,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推进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大幅提升。
 
然后,积极部署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网络升级,加强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同时做好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
 
最后,要加快技术和人才供给,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在于能提高生产制造装备的自动化水平,改善员工的劳动环境和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并且增强信息化管理平台,用信息系统来规范制造过程中的管理流程;第二,能用信息化产生的大数据来为产品研发、工艺优化、计划排产服务;第三,能利用工业物联网技术打通企业上下游的信息渠道,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南都:去年5月,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加快建设数字广东,着力提升数字化生产力。在你看来,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目前面临哪些难点,该如何突破?
 
胡德兆:根据调研显示,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目前面临的难点有资本问题、技术问题和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而通过产业集群和工业互联可以有效地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提升制造业供应链基础设施、装备和作业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南都:在制造业创新方面,你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发挥带头作用?
 
胡德兆: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制造业的必经之路,而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必须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湾区之一,我有三点建议:
 
一是人才创新。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要培育创新性人才就必须创新人才培育体系、推动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大湾区产教联盟的作用,加快技能型人才、经营型人才的培育,保证大湾区的各类人才供给。
 
二是科技创新,通过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实现“产业集群”向“科技集群”的转变。在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动新一代信息网络升级,加强云计算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做好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以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三是机制创新。要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充分利用香港、澳门带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发挥一国之长,善用两制之力”。加快大湾区的资源整合,进行体制与机制创新,实现整个区域内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高度开放,与国际接轨。
 
 
 
谈“稳预期、强信心”
 
企业应创新经营管理工具,不断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南都:你认为企业家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应着重做好哪些经营工作,如何更好地“稳预期、强信心”?
 
胡德兆: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我有六点建议:
 
一是利用国内庞大的市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二是加快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布局,推动新一代信息网络升级,同时做好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以提升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转化和应用。聚焦国内外以及跨国公司的科研机构以及技术转移和科技服务机构,支持科研共同体发展,引导创新资源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倾斜,全面增强源头创新能力和资源集聚能力。
 
四是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创造有利于各类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发挥效用的制度环境,推动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向“源头创新、基础创新”的转变。营造更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落实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切实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
 
五是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充分发挥成本优势。依托动态的产业政策推动产业链高端化,致力于从“世界制造大国”向“世界制造强国”转变。
 
六是建立完备的产教融合体系。继续推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方向给予全面的政策支持。
 
我认为,在应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企业家应着力做好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创新经营管理工具,不断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把握当下国内国外双循环和“十四五”规划的机遇,保持市场竞争核心优势。
 
 
 
南都:你认为之前提交的《关于防止原材料暴涨维护“六稳”“六保”的提案》比较有影响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原材料涨价的风险依旧存在,请问接下来还有何建议?
 
胡德兆:去年以来,国内大宗商品开始持续上涨,原材料恶性涨价让中下游制造业陷入困境。这份提案可以呼吁党中央、国务院通过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多措并举稳定原材料价格;并提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和信息部及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防哄抬原材料、基础工业品价格,严格监控工业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防止原材料价格暴涨,维护 “六稳”“六保”,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我认为企业在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对外应在国家层面研究原材料价格形成机制,关注国际市场对国内的影响,加速推进双循环;对内应推行成本领先战略,进行资源有效整合与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此外,各行各业也应兼顾当前和长远,积极响应国家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的主体政策。
 
 
 
谈产教融合
 
需关注产教融合最终落地质量
 
南都:你连续多年关注产教融合话题,今年又准备提《关于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提案》。该提案的重点内容是什么?与以往有何不同?
 
胡德兆:这四年,我围绕产教融合提出了系列提案。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完善产教融合治理体系的建议》,属于顶层设计层面,引起了各界关注;十三届四次会议提案《关于激发市场主体参与产教融合的建议》,属于中观层面政策引导,营造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社会氛围。而今年的提案——《促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建立产教融合质量评价的建议》则关注的是产教融合企业的质量,其中提出了完成分类评价标准的建议,其目标是实现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实现管理逻辑认定和评价的科学闭环。
 
 
 
南都:在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方面,你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如今处于怎样的水平,有何建议?
 
胡德兆:在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已经由过去的单向、单一化合作走向双向、多元化合作。在此背景下,我认为,只有关注产教融合最终落地质量,才能培养出质量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
 
对产教融合的质量进行评价,不仅能让管理部门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制定的落地情况以及产教融合的具体开展情况,还能及时发现校企双方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将行业标准、岗位标准引入人才培养过程, 加快企业通过产教融合共同培养适应产业人才的进度。
 
 
 
南都:目前,广州的产教融合已有代培、订单培训等多种形式。请问进一步开展产教融合的方向有哪些?政府、企业、学校之间需进行怎样的尝试和突破?
 
胡德兆: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下一步的方向是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学校发展的新形式,通过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引进制造业先进省份经验,开展产教融合跨省合作,建设多层次人才教育机制,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努力打造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为此,政府部门、高职院校、行业组织以及社会企业应充分发挥职责作用,从创建互惠互利的利益价值体系、创设共建共享的资源规划体系和创设行业组织深度参与的协作体系三个方向创建协同育人体系。
 
广州发布了产教融合城市的试点规划,其中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参与兴办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二级学院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些属于先行先试的“头啖汤”,怎么干、红线是什么,政府和学校需要破冰,才能真正让企业作为主体深度参与进去。
 
采写:南都记者蒋臻 实习生胡菲菲

 

 

 


 

杨德才:智慧农业中涉及的自动化科技相对缺乏

 

 
 
原题:全国政协委员杨德才: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势在必行
 
新京报讯(记者 曹晶瑞)2022年两会开幕在即,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德才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将在两会上提出“加强农村数字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促进民营经济稳健发展”等多个提案。
 
 
 
杨德才表示,乡村数字化建设要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字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数据将成为农业生产的新要素,信息技术将成为农民生产经营的新工具,互联网将成为农村全面发展的新载体。国务院《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数字乡村建设阶段性目标及时间节点。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最佳结合点,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势在必行。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德才。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当前我国农村数字化建设发展现状如何?面临哪些问题?
 
 
 
杨德才:当前我国农村数字化建设存在乡村数字化基础薄弱且发展不平衡、人才匮乏、创新能力整体不足等问题。高速安全的基础信息网络尚未在全国乡村普及,农村的数字化基础十分薄弱;数字化基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互联互通尚未覆盖所有乡村。在人才方面,绝大多数农民的这方面知识较为有限,仅仅局限于手机、电脑的简单使用,推动不了乡村数字化建设;致力于乡村数字化建设的人才,特别是初期的示范引领者更是缺失。同时,针对“三农”的数字化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滞后,特别是智慧农业中涉及的传感器、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等也相对缺乏。目前乡村的数字应用主要体现在农村电商、移动社交、数字娱乐等方面,有的地区还只是试点阶段,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
 
 
 
新京报: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有何解决之道?
 
 
 
杨德才:数字乡村建设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积极协同推进。为了让乡村数字化建设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既要制定计划分阶段推进,又要合理确定乡村功能定位。
 
 
 
新京报:如何时间和空间协同推进?如何让乡村数字化建设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杨德才: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大数字化基础建设。加大农村基础信息网络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尽快做到网络全面普及;加快编制乡村数据资源目录,强化数据收集、集成,推动涉农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阶段性推进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构建;加大乡村数字平台建设,如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大田墒情、苗情、病虫情以及灾情的“四情”检测系统;设施农业中温室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系统等。
 
 
 
同时,要注重数字化人才培养。结合乡村人才振兴,加大数字乡村复合人才的培养招揽引进人才,壮大乡村人才队伍,特别要引进那些示范引领型的人才。着力解决引进人才的待遇问题,让他们扎根农村。当然,也要注重选拔素质较高、对数字乡村建设有较高积极性的村民,对他们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培养本土化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乡村数字化知识教育,提升农民数字化应用能力。
 
 
 
对于加强数字化平台开发与建设,要以建设政务平台为载体,大力推广网(掌)上办理村民医疗、社保、养老助残等服务;面向村民提供涵盖就业、就医、出行、旅游、社区服务、居家养老、公益活动等模块的智慧民生服务。同时,探索建设“三农”科教综合服务系统,提供农业技术在线培训、农业专家在线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在线学习一体化服务。探索数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低收入农户帮扶、农户走访信息核对、监察等专项管理中的作用。
 
 
 
在强化乡村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方面,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扩大应用,可以对村民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效用。着眼农业农村实际,开发更接地气、更简单实用的数字应用,着力培育更多、更大规模的农村电商、农产品推介、农业技术咨询与应用等数字化应用服务。加强数字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渗透,试点或扩大智慧农田、智慧牧场、智慧渔场等新型农业生产载体。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对节水灌溉、农机装备、粮经饲、畜禽渔、分拣加工、物流仓储、产业链金融等诸环节的贯穿渗透,为智慧农业发展做好示范;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农村居民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服务自动化的可及性。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