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科技】:在主动创新方面,黄立军提到,2021年6月19日,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成为我国第一条采用移动闭塞系统的重载铁路,移动闭塞系统的成功开通投用,能够大幅提升重载运输的自动化水平,对我国既有铁路扩能改造和推广具有示范引领作用。随着重载移动闭塞技术的运用,铁路的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等显著优势将得到有效发挥,进一步促进国家交通运输和铁路沿线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目前,我们正在抓紧推进智能运管维、智能调车、天网、智能驾驶等项目,力争通过重大技术的攻关、智能设备的研制、生产数据的整合和应用,以及可视化智能化管理,建设‘保安、提效、降本、减人、可持续’的智慧发展体系。未来,跨专业数据共享、海量大数据分析、全息时空数据深度挖掘,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管理、状态维修、工电供一体化生产管理,智能调车、智慧驾驶将是朔黄铁路的常态。”黄立军表示。

刘飞香透露,目前铁建重工依托多项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着力推进以研发设计数字化、产品机器人化、制造智能化、服务数智化、管理智慧化为技术方向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我国隧道掘进装备实现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的全面国产化,全面领先世界。

唐永博表示,中国联通将锚定“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国家队、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排头兵”的新定位,继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通信服务,助力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在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方面,中国联通不断增强数字乡村服务云平台能力,提供智慧种养殖、智慧乡村游、农产品溯源、农业大数据等服务,将农业大数据应用于金融、政务、流通、大数据育种等多个领域,并深化与综合快递服务的触点合作,为农村新电商畅通“最后1公里”。

在完善算力网络安全布局方面,郎奎平建议相关部门在沈阳、大连两大数据中心已经构成省内异地灾备的基础上,将辽宁打造成国家算力体系的容灾备份节点,提升算力体系的安全稳定性,并进一步拓展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数字产业化生态体系,构建贯穿基础网络、数据中心、云平台等的协同安全保障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黄立军:能源行业实现清洁转型需要科技创新来驱动

 

“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言,2021年,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创新带来的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的新优势。迈向高质量发展,主动创新是关乎发展主动权的关键之举。”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副总工程师黄立军表示,继2021年全面启动“双碳”转型,2022年将是中国绿色发展的关键年份,国家能源集团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在全面加快清洁能源发展、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更大作为,能源行业实现清洁转型更需要科技创新来驱动。

作为一名来自能源运输行业人大代表,黄立军表示,过去的一年感触良多。国家能源集团在着力强化能源安全保稳上不遗余力,发挥好煤炭能源供应“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把能源安全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为保暖保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黄立军介绍,2021年,国家能源集团全年自产商品煤5.71亿吨,同比增长8.3%;发电量突破1.1万亿千瓦时、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发挥行业龙头作用,坚持“稳价稳市稳预期”,严格兑现长协合同,推动煤炭中长期合同全覆盖,2021年累计向社会让利超600亿元。2022年2月,国家能源集团商品煤资源量完成5570万吨,商品煤销售量5641万吨;发电量完成8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4%,其中火电增长27%;铁路煤炭运输量3458万吨,自有港口煤炭装船量1772万吨,船舶煤炭运量1669万吨。国家能源集团各生产单位齐发力、谋突破,为确保能源稳定供应持续贡献央企力量。

在主动创新方面,黄立军提到,2021年6月19日,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成为我国第一条采用移动闭塞系统的重载铁路,移动闭塞系统的成功开通投用,能够大幅提升重载运输的自动化水平,对我国既有铁路扩能改造和推广具有示范引领作用。随着重载移动闭塞技术的运用,铁路的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等显著优势将得到有效发挥,进一步促进国家交通运输和铁路沿线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目前,我们正在抓紧推进智能运管维、智能调车、天网、智能驾驶等项目,力争通过重大技术的攻关、智能设备的研制、生产数据的整合和应用,以及可视化智能化管理,建设‘保安、提效、降本、减人、可持续’的智慧发展体系。未来,跨专业数据共享、海量大数据分析、全息时空数据深度挖掘,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管理、状态维修、工电供一体化生产管理,智能调车、智慧驾驶将是朔黄铁路的常态。”黄立军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刘飞香:推动盾构机产业全面领跑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所属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飞香表示,在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研读了政府工作报告之后,铁建重工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展盾构机关键零部件“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履职5年间,刘飞香始终关注地下工程装备产业,围绕技术创新、产业链完善、智能化升级积极建言献策。在他的参与推动下,仅用十余年时间,以盾构机为代表的地下工程装备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从替代进口到实现出口的大跨越。

今年两会期间,刘飞香提出建议,以自贸试验区作为试点,探索二手装备出口新路径,帮助和推动二手装备出口相关企业大胆闯荡海外市场。

在刘飞香看来,随着城建、矿山、水利等隧道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持续高速增长,政、产、学、研、用多方位立体式的技术发展和核心技术突破,国产装备的整体技术国际先进,部分技术国际领先。“部分国产配套核心基础件可靠性不足,性能指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产品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是今后亟待制造企业解决和攻克的难点。”

刘飞香透露,目前铁建重工依托多项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着力推进以研发设计数字化、产品机器人化、制造智能化、服务数智化、管理智慧化为技术方向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我国隧道掘进装备实现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的全面国产化,全面领先世界。

 


 

全国人大代表唐永博:打造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通信服务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作为通信运营商,如何有效落实?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联通副总经理唐永博认为,通信运营商将进一步发力数字经济赛道,在夯实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底座”之上,加快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为人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通信服务。

 

强化政治担当,全力保障“用得上”

我国信息通信业凭借超过全球60%的5G基站以及通达全国99%行政村的光纤网,已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用得上的信息通信服务。中国联通作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国家队,持续深化5G建设,加快千兆宽带部署,坚决落实“东数西算”,积极打造“一带一路”境内境外一体化网络。自2019年5G商用以来,中国联通携手中国电信建成了全球首张、规模最大、速率最快的5G SA共建共享网络,为数字经济发展筑牢网络根基。同时,中国联通始终坚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十三五”期间,中国联通累计投资126亿元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无线网络和宽带建设,完善贫困区域4G网络和光纤宽带,提升边远农村与山区通信基础设施水平,让通信服务惠及千家万户。在此基础上,中国联通全面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自主研发数字乡村服务云平台,实现了数字乡村基层应用场景全覆盖,将平台打造为老百姓的“百宝箱”、村支书的“指挥舱”、镇政府的“一掌通”,持续赋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治理模式创新、生产方式升级和生活方式改善。截至2021年底,平台累计服务行政村超过15万个,建成“数字乡村”示范点388个。

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用得起”

目前,我国通信资费水平已经是国际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过去5年,我国固定宽带单位带宽和移动网络单位流量平均资费降幅超95%,提速降费累计让利超过7000亿元。

同时,通信运营商通过共建共享、异网漫游等方式合力构建5G精品网络,为人民提供更优质、更均衡的5G服务,确保人民群众用得起。中国联通始终坚守“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惠及更广泛消费群体,先后推出了一系列优惠举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和流量漫游费、推出“流量当月不清零”、大幅降低国际长途漫游费、大幅下调宽带资费等,自2015年以来,中国联通移网单位流量平均资费降幅超过96%。积极开展“提速惠企”“商务楼宇数字化深耕”专项行动和“云光慧企”企业上云专项行动,满足中小企业上云和数字化转型需求,助力企业经营降本增效。积极构建“互联网+扶贫”体系,2021年累计为170多万帮扶用户“精准降费”超过3亿元,同时,积极推动消费扶贫和产业扶贫,切实解决就地就业、智慧农业升级、农产品销售等与农民息息相关的问题。

扛起央企责任,全始全终“用得好”

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42.5万个,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到5.2亿,5G网络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实现了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真正让人民群众用得好。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唯一官方通信服务合作伙伴,中国联通圆满完成冬奥会通信保障任务,全面实现网络保障零失误、网络安全零事故、赛事服务零投诉、保障人员零感染,同时,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北京冬奥会在“智慧办赛、智慧观赛、智慧参赛”等多个领域实现“全球首创”“历史突破”。

在满足人民美好数字生活需要方面,中国联通积极探索和创新,以“五个一”行动为重点,以“匠心网络、贴心服务”和“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布5大服务承诺10项服务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在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方面,中国联通不断增强数字乡村服务云平台能力,提供智慧种养殖、智慧乡村游、农产品溯源、农业大数据等服务,将农业大数据应用于金融、政务、流通、大数据育种等多个领域,并深化与综合快递服务的触点合作,为农村新电商畅通“最后1公里”。在做好两会通信保障方面,中国联通全力承担起两会的网络与信息化服务工作,认真打造“国家首席、重保首选、人民首信”的5G+智慧两会服务体系,助力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得到更快回应。在5G赋能千行百业方面,中国联通长期专注构建基于工业专网、工业智脑平台以及工业安全的核心能力,打造了300多个应用场景、300多个灯塔项目,赋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25个重点行业,推动5G应用从“样板间”到“商品房”加速转变。

唐永博表示,中国联通将锚定“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国家队、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排头兵”的新定位,继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通信服务,助力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全国人大代表郎奎平:国家算力网络体系应有辽宁“一份力”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郎奎平建议 国家算力网络体系应有辽宁“一份力”
 
2022年全国两会拉开帷幕,“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再次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针对辽宁对算力需求量巨大的特点,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董事郎奎平向全国人大提出了“优化国家算力网络结构布局,将沈阳、大连超大型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能力纳入国家算力网络体系,发挥辽宁在东北亚地区高质量算力的区位优势”的议案。
 
众所周知,当前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速,数字经济的新引擎作用愈加明显,算力作为转换数据价值的生产要素,已成为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辽宁乃至东北亚地区对算力需求巨大,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需要国家级算力网络和算力节点能力支撑。
 
作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冶金、石化产业基地,辽宁在国家产业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航空、船舶装备产值列全国前3位;2020年成套先进装备出口占全国先进装备出口的46.4%。辽宁工业企业超63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7600家,辽宁工业企业规模庞大,其转型升级需要算力注智赋能;建设“数字辽宁”,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更需大规模的“算力节点”能力。与此同时,辽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位列全国第8,其中包括1个国家研究中心,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1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根据《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数据,辽宁算力规模指数位列全国第9,在服务本省基础上,还将大幅带动周边消费和产业升级,算力外溢空间和效应空间巨大。
 
辽宁现有沈阳、大连两座超大型数据中心,具备国家算力网络节点基础条件,资源优势明显。目前,两大数据中心已具备承担东北地区算力枢纽的能力,并已经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业界领先的大数据存储、运算、备份、异地容灾、安全、带宽等数字化服务,为社会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对此,郎奎平建议,将辽宁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能力纳入国家算力网络体系。
 
在优化算力体系布局方面,基于辽宁现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能力和区域地理位置,郎奎平建议将沈阳、大连两个超大型数据中心纳入国家算力网络体系,成为国家算力网络中的辽宁枢纽节点,有效发挥高质量的算力作用。此外,在均衡算力资源配置方面,考虑到数据中心和网络资源现状,郎奎平建议沈阳、大连数据中心全面参与国家算力网络资源调度,承接相应规模的“运算任务”和“计算负荷”,并可承接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性业务,充分发挥其在国家算力体系中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完善算力网络安全布局方面,郎奎平建议相关部门在沈阳、大连两大数据中心已经构成省内异地灾备的基础上,将辽宁打造成国家算力体系的容灾备份节点,提升算力体系的安全稳定性,并进一步拓展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数字产业化生态体系,构建贯穿基础网络、数据中心、云平台等的协同安全保障体系。(记者 李冰)
 
来源: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