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时】
1:郝芳强调,学校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更加平衡、更加高效、更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标志。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战略层面必须抓好师资队伍、干部队伍、高端平台三个关键环节,实现从保级到争优、从资源拓展到内控增效、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三个转变,建立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新时代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三个体系,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国际合作能力四种能力。并就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五个方面的举措和要求。
2:先后谋划布局建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等一批新工科专业,加快碳中和相关领域紧缺人才培养。积极推动传统专业升级改造,石油工程专业针对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成立“智能油气工程”实验班;机电工程学院与海信集团加强校企合作,推出“石大海信智能制造卓越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向着低碳特色鲜明、示范效应明显的方向转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高质量发展进行时:构建完善与“双碳”目标相匹配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2月2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召开新学期工作会,党委书记王勇主持会议并作题为《凝心聚力 锐意进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讲话,校长郝芳作题为《凝聚共识、加快建设——确保学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讲话,总结2021年工作进展,部署未来一阶段重点工作,号召学校上下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站讯】近日,教务处公布微专业立项名单,首批推出碳中和与能源系统管理、智慧油气工程、能源治理与法律等7个微专业项目,这是学校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加强新时代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要求高校加强绿色低碳教育,推动专业转型升级,加快急需紧缺人才培养。
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理念引领下,教务处深入落实教育部有关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学校行业特色和学科优势,把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专业、课程”,加强绿色低碳教育,推动专业转型升级,构建完善与“双碳”目标相匹配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为能源行业转型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谋划专业布局,全面推动双碳人才培养
学校立足新发展阶段,着眼国家未来能源转型,服务国家碳中和重大战略目标,加强碳中和背景下的专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先后谋划布局建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等一批新工科专业,加快碳中和相关领域紧缺人才培养。积极推动传统专业升级改造,石油工程专业针对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成立“智能油气工程”实验班;机电工程学院与海信集团加强校企合作,推出“石大海信智能制造卓越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向着低碳特色鲜明、示范效应明显的方向转型。
在“十四五”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规划中,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能源领域未来技术发展,增设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的专业,形成未来学校专业增长点。2022年,学校将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新专业培育重点,成立碳储专业建设工作组,由石油工程学院牵头,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流学科,围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整合地质、化工、储运、经管、文法等优质学科资源,培养懂油气工程、能引领碳储科学与工程领域未来发展的研究复合型领军人才,形成碳储专业建设的“石大”方案。
推出首批微专业,助力跨学科复合型双碳人才培养
作为2022年学校实施的本科跨学科人才模式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微专业设计之初就将服务碳中和、能源转型发展作为重点方向,为学生跨学科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途径,着力培养跨学科复合型碳中和人才。
经济管理学院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以首批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能源经济与政策研究基地”为支撑,设立“碳中和与能源系统管理”微专业,通过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需求,提炼碳市场、碳金融领域的核心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开设能源工程管理、低碳清洁与未来、碳资产与碳金融、碳排放核算等课程,加快建设紧缺教学资源,培养具备能源系统管理与低碳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石油工程学院聚焦油气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设置“智能油气工程”微专业,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流学科为引领,先后成立了油气新一代信息技术交叉研发中心、智能油气田研究所,强化与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相互支撑,加强与数理等基础学科的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能够从事油气工程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工科交叉融合领域的设计开发、应用及学术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有效满足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文法学院依托能源治理与法律交叉学科博士点,围绕“双碳”目标、“能源革命”战略,设立“能源治理与法律”微专业,融合法学、管理科学、能源科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能源开发利用中的法律与治理问题,优化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开发利用结构,助推化石能源清洁化、低碳化转型,提升能源治理效能,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建设碳中和教学资源,全面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加快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一批碳中和相关课程教学资源,将绿色低碳理念与实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开设碳中和通识课程和名家讲座,推出了《石油工业与碳中和概论》《新能源技术与低碳生活》《低碳清洁能源与未来》《认识新能源》等8门通识课程,推动绿色低碳理念普及。在与碳中和紧密相关的专业增设碳中和相关专业方向或课程,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氢能专业方向,经济学专业开设《低碳经济与政策》课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开设《低碳能源技术》课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开设《新能源与储能技术概论》课程,一批专业课程相继开设,满足了学生跨学科学习需要,适应不同行业碳中和人才需求。
加快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是我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也是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下一步,学校将围绕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贯彻落实教育部《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以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学科融合为支撑,在专业、课程、教材、虚拟仿真实践资源等方面系统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探索碳中和本科人才培养“石大方案”,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争当国家碳中和人才培养“排头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积极推进与歌尔公司、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交流合作
学校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李爽摄影
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李爽摄影
【本站讯】5月13日,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华东带队走访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推进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交流。
在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高级副总裁高晓光等与刘华东一行座谈。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各自优势领域和专业技术为依托,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歌尔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歌尔卓越工程师虚拟班,在产教融合、联合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共建众创空间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高晓光、刘华东为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卓越工程师班揭牌。
高晓光表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所全球布局的科技创新企业,持续重视科技研发,重视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此次签约开启了合作新篇章,希望通过发挥双方优势,实现共赢,把产教融合推上新高度,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刘华东感谢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关心支持,表示石大作为国家战略性高校,在办学历史中始终坚持校企合作,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注重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注重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做出贡献,希望通过合作,促进双方事业共同发展。
在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副所长吕雪峰等与刘华东一行座谈。双方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在加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升人才交流与培养、推动资源共享与共建、鼓励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吕雪峰表示,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前期已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并从人才队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内合作等方面介绍研究所情况,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开展更广泛、更深度的合作。
刘华东表示,学校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并取得一批关键科研成果,支撑了石油工业发展。在办学历史中,学校始终注重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着力培养作风朴实、基础扎实、能力真实、发展充实的“四实人才”,希望后续双方不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技处处长梁向峰介绍研究所科技情况,我校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刘欣梅介绍学院科研情况。双方围绕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进行深入交流。
会前,双方共同参观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展厅。
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科技处,合作发展处,化学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分别参加相关座谈。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