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钢铁等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推出约一年后,决策层希望再为其加把力。 昨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前取得的成果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会议提出。 国务院给出了包括立足扩大内需、优化产业布局等在内的六项解决方案。具体措施包括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推动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坚决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电石等行业产能总量等等。 问题依然突出 “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取得显著成效,经济运行逐步回升向好。”1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会同国务院研究室,在武汉召开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专题座谈会上,工信部党组成员刘利华表示。 这在汽车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去年,国产汽车产销双超13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6%,并一举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 然而,成绩突出的同时,一些原可以借助危机解决的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有色金属行业,尤其是电解铝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现在还是没有解决。”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一位高层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有色金属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曾提出,截至2008年底,电解铝产能已建和在建产能超过1800万吨,当年消费1260万吨,产能严重过剩。 但是来自工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电解铝产能已达到2000万吨左右,超过需求700万吨左右。去年,中国电解铝产量1299万吨,增长1%。 “在十大振兴规划提出前,国家宏观调整实际上一直是想解决产能过剩这个问题的,而经济危机更进一步迫使国家解决这个问题。”中铝上述高层说,“但是国家为了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中央决策层显然已经注意到这些经济增长背后的问题。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将“调结构”放到了更为显著的地位。 促内需为首 产能过剩只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过分依赖出口、兼并重组、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规模小等问题同样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六大举措中,国务院将立足扩大内需、巩固重点产业企稳回升势头放在了首位。为了扩大内需,相关产业振兴规划原先提出的鼓励措施将继续得到国家支持。 国务院昨天强调,要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扩大补贴产品范围,支持
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 为了更好地扩大内需,优化产业布局被国务院列至措施中的第二位。国务院强调,要严格市场准入,强化投资管理,做好有序转移。建设先进
制造业基地和现代产业集群。推动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 而第三项措施中的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则有助于优化产业布局。产能过剩的主要行业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电石等。“钢铁行业今后主要向沿海进行战略布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告诉本报。 产能过剩很大程度上是行业集中度不高导致的。以钢铁行业为例,由于国内钢铁企业数量庞大,最近几年饱受国际铁矿石巨头大幅提价威胁。尽管国务院在第四项举措中提出着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能力,“但是制约兼并重组推进的政策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罗冰生告诉本报。 国务院最后强调,将加强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的技术改造,深化改革并研究建立促进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