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传所 打造工业自动化的“神经系统”
2009年09月03日 10:17走进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天传所”),这里的变化令人振奋。在实验室,科研人员紧张调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最大容量的电气传动交流装置;在生产车间,57台用于钢厂自动化系统的控制装置完工待发。
1999年,还是花钱靠国家、发工资靠贷款的天传所;近年输出技术和设备年产值却连年翻番,2008年达到3.9亿元。过去一些吵着闹着要到外资企业赚大钱的科研人员,几年以前就开着私家车来上班,眼睛盯着市场找项目,一心一意搞科研。
电气传动就像是工业设备的神经系统,每一条生产线的运行、每一条自动化装置的运转都离不开电气传动。近年来,天传所从电气传动自动化系统创新出发,为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冶金、国防、交通、水力发电、电控检测等领域提供了大量技术领先的成套设备。天传所不仅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不平凡道路,更联通了我国工业自动化的“神经系统”。
创新立所
成立于1954年的天传所是原国家机械工业部直属研究所。该所于2000年1月进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并于2001年改制为企业,是我国电气传动及自动化、低压电控配电装置和中小型水力发电成套设备的主要科研开发和生产制造基地。
采访天传所之前,记者就从行业资深人士处了解到,天传所从一个研究机构成功转制,并在科研领域和市场开拓上闯出一片新天地,靠的就是科技创新。
“改制后,所里完全走向市场,自负盈亏。作为科技型企业,我们只有掌握核心技术,站在技术制高点,并且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技术,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一直从事电气传动自动化专业研究的天传所所长仲明振告诉记者。
翻开天传所历史的篇章,一连串技术创新成果证明了天传所的技术实力。
截至目前,天传所共承接国内外电气传动及自动化、中小型水力发电和低压电控配电工程5000余项,取得了7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的有140余项。
2006年,天传所自主研发了铜包铝复合型导电母线,比目前广泛应用的全铜导电母线节约生产成本30%~40%。
集成创新,是天传所的另一大特色。在其所从事的冶金、电力、能源和交通等领域的电气传动自动化系统集成工程项目中,天传所在消化吸收国际知名品牌硬件产品的基础上,通过再创新,形成了“直流大功率控制系统”等具有自主品牌的系统集成产品,在相关行业颇具影响。
记者了解到,天传所不仅高度重视行业基础性技术的研究开发,而且致力于应用性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国内外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保持着密切的技术合作及交流,并根据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与产品水平。
据了解,天传所的自主创新由于其专业特点,科研与市场结合紧密。其所承接设计的工程项目和制造的产品遍及国内各省区市,秦皇岛煤码头、元宝山露天煤矿、秦山核电站、上海宝钢、江厦潮汐电站等大工程都使用了天传所的设备,其带有“TRIED”商标的电气传动及自动化、中小型水力发电和低压电控配电技术和产品已成为行业的知名品牌。不仅如此,产品还出口到美国、阿富汗、缅甸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由该所研发的应用于中小水电工程的低水头、轴伸贯流式发电设备适用于偏远山区的水力发电,不仅被我国广大偏远山区广泛使用,更是大量出口到泰国、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家。
全所形成以自主技术产品应用带动工程项目承接,再以工程项目承接促进自主技术产品研发的产业循环链。
仲明振说:“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而人才是企业保持创新能力的关键。”
1982年8月仲明振分配到天传所工作,1986年1月至1987年7月在联邦德国西门子公司学习自动化技术。仲明振的亲身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天传所现有员工570余人,其中技术人员占六成。为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天传所对科技人员逐步形成了在政治上关心、业务上培养、工作上重用、生活上关怀的机制。在分配政策上,向技术人员倾斜,如对做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以工程项目纯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其绩效工资,对于做研发创新的骨干技术人员,给予高于做工程项目技术人员平均绩效工资的待遇。
如今的天传所,科研人员60%以上在40岁以下,拥有一整套开发管理人才、保护知识产权的机制。他们从自主创新研发的组织结构、项目确定、资金保障、人力资源和激励手段等方面统筹规划,“专业团队+年龄梯队”组成的项目部,整合了人才资源,打造出集成创新的优势。
2 3 下一页>>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