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800多枚在役民用放射源 处于有效监管之中
2011年02月15日03:43专访
四川第一个民用辐照装置已经退役,目前全省到底有多少民用放射源?分布在哪些地方?它们是否都处在安全有效的监管之下呢?
为此,成都商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四川省环保厅核安全处处长杨有仪。杨有仪长期从事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辐射防护和放射职业卫生专业背景,曾在汶川特大地震后第一时间冲进821厂连夜监测和监控核安全情况。
四川民用放射源应用十分广泛
成都商报: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一次性退役228枚强放射性裸源,为何会受到各方如此重视?
杨有仪:主要是该单位这批装置的建造年代非常久远,属四川和西南地区最早的一批辐照装置。同时,该辐照场所内并不只从事单一的辐照作业,还有不少很早之前就暂存在那里的废弃放射源,贮源坑就有几十个,还有许多因素造成了这次退役的难度很大。所以退役成功得到省环保厅和环保部的高度关注。
成都商报:四川作为核技术利用大省,目前全省到底有多少放射源?在全国处于什么水平?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
杨有仪:2004年,在全国开展的“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专项行动期间,四川省开展了全省民用放射源的摸底调查,当时全国是10多万枚民用放射源,四川就有1.1万多枚,算是全国最多的了,占全国总数大约十分之一。这个数字是指在役和不在役的总数。现在四川在役的民用放射源是2874枚,在全国仍排在前列。民用放射源的应用十分广泛,比如在科研机构、辐照场、医疗机构、工业企业等领域。
放射源像汽车一样用久了须报废
成都商报:这样看来是不是这几年放射源在数量上减少了很多?
杨有仪:数量减少主要是我们加大了闲置、废弃放射源收贮的力度。现在,我们要求按规定实施退役,由环保部门依法收贮,并集中存放到城市放射性废物库,企业暂存的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
近年来,在淘汰落后产能、污染减排行动中,不少使用含Ⅳ、Ⅴ类放射源的工业计量设备的小水泥厂、造纸厂、小冶炼厂等产能落后企业被“关停并转”,放射源均得到依法收贮,以确保节能减排的核与辐射安全。2008年仅成都市就有40多家这样的企业,平均每家企业3枚就收贮了100多枚。另外,汶川特大地震期间损毁了不少企业,收贮了200多枚。2009年全省安全收贮放射源达到了1078枚。
成都商报:什么样的情况下必须实施退役?
杨有仪:退役包括两个层面,即放射源的退役和辐照装置的退役。一般来讲,放射源的活度在衰变到一定程度而不再具有所需的利用效能时,或者放射装置使用到一定年限时,都要实施退役,就像汽车用久了必须报废或更换零部件一样。
都得到有效监管 公众不必担心
成都商报:放射源应用很广,政府部门是如何监管的?
杨有仪:2003年,中央编办决定放射源由环保部门实施统一监管,而在这之前是由卫生、公安和环保三家共管。2005年,国务院449号令颁布施行后,环保部门依法对放射源生产、销售(转让)、使用、退役(报废、闲置)等各个环节实行了全过程监管,也就是对放射源从其出生开始管到其进入“坟墓”。同时,对每枚放射源实行了编码,作为放射源的“身份证”,直到放射源进入“坟墓”,编码才能注销,确保了放射源编码的唯一性。
成都商报:公众对放射源都很担心,如何确保放射源安全?
杨有仪:辐射污染看不见、摸不着,等到人有感觉时就已经晚了,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管理、科学管理。近几年环保部制定了很多规章,省环保厅也出台了不少部门规章。按照要求,生产、销售、使用、收贮放射源的单位必须持有环保部门核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从事这些放射性工作的操作和管理人员必须经环保部门认可的机构进行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的培训,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在对核技术应用单位实施严格监管的同时,省环保厅还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辐射安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了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辐射安全责任体系,着重强调核技术应用单位的辐射安全主体责任,要求企业将辐射安全与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有机整合,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部署、统一实施,加大企业辐射安全的投入,确保辐射防护与辐射事故应急处置设备、装备的完整、可靠。
现在,环保部门每年还要组织至少一次现场监督检查,同时要求放射源使用单位定期开展对工作场所的辐射剂量的自行监测,环保部门每年也要对其开展监督性监测,确保这些单位安全使用放射源及周围的辐射环境安全。目前,四川的2800多枚放射源都在有效监管之中,公众不必担心。成都商报记者 祝楚华 (来源: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