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起舞农村“蓝海” 2011-05-06 17:41:37

“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中仓乡的央龙曲帕村,(中国移动)为我国最后一个未通电话行政村开通了电话,给‘十一五’村村通电话工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中国移动副总裁鲁向东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村村通电话工程‘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启动大会”上宣布了这一令人兴奋的消息。与此不谋而合的是今年电信日主题同样将关注的重点聚焦农村,“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代表了通信全新的视角。

从刚刚画上句号的村通工程到即将到来的国际电信日,农村通信已经成为2011年的主旋律。而作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中国移动已然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所在,而在全力践行承诺的同时,中国移动同样在农村拓展更为广阔的蓝海市场,实现了责任与运营的双赢结局。

咬牙完成的任务

由于城乡之间运营商环境的巨大差别,当城市3G市场如火如荼时,农村市场却在进行了村通工程的最后冲刺。

据了解,当“十一五”开始之时,经过“十五”计划的奋力拼搏,村通工程只要再干3%就能完成任务,但这3%的未通电话行政村要全部开通电话,任务却极为艰巨。在这难度极大的3%中,中国移动将要承担一半的任务。记者偶然看到的一张照片或许能够体现其中的艰险,在广西的崇山峻岭中,广西移动的工程人员需要抬着设备上高山建基站,“村通工程中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一位亲身参与村通工程的四川移动员工告诉记者。

显然,这是一个需要咬紧牙关完成的任务,承担半数任务的中国移动所面临的困难不言而喻。

从2009年到2010年,在肩负TD-SCDMA自主标准创新和全业务竞争的同时,面对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条件差、勘测和施工难度大的重重困难,中国移动的建设者们最终完成自己的诺言。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国移动累计投资231亿元,建设基站约3万个,为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等26个省(自治区)6.3万个偏远村庄开通了电话,其中行政村约1.3万个,自然村约4.4万个,兵团农场约0.6万个,完成任务占总任务的52%,超额完成分配任务的45%。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到戈壁荒滩的新疆,再到世界屋脊的西藏,中国移动人的努力使通信网络“末梢”一次次顽强延伸。2010年底,经过艰苦卓绝的攻坚,平均海拔4800米的尼玛县央卓曲帕村通上了电话,千年来逐水草而居的牧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沟通的随时随地。

双赢的运营

尽管农村用户每次充值仅为5元、10元,ARPU值不高,尽管在众多村通地区,巨大的前期投资可能难以收回,但在中移动看来,村通工程的推进不仅是央企的社会责任使然,农村市场的潜力同样将带给电信运营商难得的活力。

七年以前,“村通”工程让边远农村的一代人开始看到外面的世界;过去的五年当中,信息高速路在祖国大地最险峻的地方一再延伸;而在今天,扎根农村市场的中国移动已经开始获益村通工程的果实,根据中国移动2010年财报,“农村、流动人口市场持续成为重要增长点,净增客户达到6173万户”。可以说,在注重规模效应的电信运营商市场,农村用户的快速增长保证了中国移动营业收入的稳步提升,而这正是中国移动在农村市场长期布局的自然结果。

一个并不显著的数字或许能够看出中国移动对于农村市场的深耕,在十一五的村通投入中,中国移动与其他两家运营商类似的投资额度却能够承担超过半数的总任务量,其前期巨大的投资可见一斑。相比于城市市场的红海厮杀,提前进入农村市场的先发优势帮助中移动在农村实现了难得的蓝海运营,更实现了在农村市场的双赢结果。

真心对待农村客户、回馈社会,最终才能赢得社会丰厚的回报,重视农村市场的中国移动或许已经走在了“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的道路上。

十二五的递进式

“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全国村村通电话工程‘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启动大会”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条标语或许为村通工程的艰难写下了最好的注解。而这种奋斗在已经到来的“十二五”中还将继续。

在布置十二五村通工程的任务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表示,一方面,我国仍有十几万个自然村和一些地处偏远的边疆海岛、交通沿线、水利设施、农林厂矿等未通电话;另一方面,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已不满足于打电话,需要利用互联网获取外界信息、发布农副产品信息。广大农村需要加强互联网和宽带建设,需要推广信息服务。

显然,新的目标已然确立,一面是覆盖广度的扩展,一面则是应用深度的发掘。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挑战依旧继续,奋斗同样不应停止。但在过去五年中,中国移动已经未雨绸缪,提前部署相关工作。在十一五的工作中,中移动完成任务占总任务量的约52%,超额完成分配任务45个百分点,将我国的行政村和自然村通电话比例各提高了2个百分点,达到了100%和94%以上。而在农村信息化方面,“十一五”期间,中国移动分三期工程、投资1.8亿元进行了农村信息网的建设,大力开发和推广“农信通”平台应用,基本实现了农民务工、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咨询、生产生活与政策法规的信息化。

正因为如此,已经取得的成果将为中国移动在“十二五”中的双管齐下打下基础。

对于十二五的规划,鲁向东表示,中国移动将首先扎实做好农村通信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加快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大力推进“信息下乡”,消除“数字鸿沟”,利用已建成的村通网络和“农信通”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科技、市场、教育等信息和服务,努力通过信息化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将“信息化”的成果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手段和能力。而在另一层面,将继续按要求做好自然村通电话工作,同时,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一部署,利用中国移动已通电话行政村的基站和传输资源,采用WLAN等多种方式开展行政村通宽带工作。

显然,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农村市场的递进式已经形成,而这种市场的跃升已经开始超越通信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