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产业未来十年将形成万亿级规模 2011年06月09日“‘十二五’期末我国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多亿元规模,而真正可能形成万亿级规模的时间节点预计在‘十三五’后期。”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余晓辉在2011年物联网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物联网产业形态和爆发点,物联网有形成巨大市场的潜力,但潜在空间转化为现实市场还需要较长时间培育,关键点是通过技术和应用创新形成新兴业态和新增市场。
发达国家物联网应用整体领先
白皮书指出,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全球物联网应用主要以RFID、传感器、M2M等应用项目体现,大部分是试验性或小规模部署的,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覆盖国家或区域性大规模应用较少。
目前全球的物联网应用大多是在特定行业或企业的闭环应用,信息的管理和互联局限在较为有限的行业或企业内,不同地域间的互通也存在问题,没有形成真正的物网互联。这些闭环应用有着自己的协议、标准和平台,自成体系,很难兼容,信息也难以共享。
物联网应用规模逐步扩大,以点带面的局面逐渐出现:物联网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目前仍以点状出现,覆盖面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物联网应用案例从全球来看依然非常有限,不过随着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以点带面、以行业应用带动物联网产业的局面正在逐步呈现。
白皮书指出,发达国家物联网应用整体上领先。美、欧及日韩等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在应用深度、广度以及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我国物联网应用初创待发
白皮书指出,我国物联网应用总体上处于发展初期,许多领域积极开展了物联网的应用探索与试点,但在应用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已开展了一系列试点和示范项目,在电网、交通、物流、智能家居、节能环保、工业自动控制、医疗卫生、精细农牧业、金融服务业、公共安全等领域取得了初步进展。
工业领域,物联网可以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工艺优化、设备监控管理以及能耗控制等各个环节,目前在钢铁、石化、汽车制造业有一定应用。此外,在矿井安全领域的应用也在试点当中。电网领域,2009年国家电网公布了智能电网发展计划,智能变电站、配网自动化、智能用电、智能调度等示范工程先后启动。
白皮书指出,我国已形成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部分领域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网络通信相关技术和产业支持能力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传感器、RFID等感知端制造产业、高端软件及集成服务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软件与集成服务等产业虽已有较大规模,但真正与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和服务尚在起步。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白皮书指出,物联网发展的战略机遇推动了我国在不同技术领域的全面提升。我国在传感器、RFID、网络和通信、智能计算、信息处理等领域的技术研究能力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也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是由于信息产业长期的基础性瓶颈和大型应用系统综合集成能力薄弱,我国在物联网核心技术上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技术领域没有掌握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大部分技术领域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以跟随为主,处在产业链低端。
我国企业基本掌握了低端传感器研发的技术,但高端传感器和新型传感器的部分核心技术仍然未掌握。我国仅有组件式传感器的通用标准,新型传感器标准基本为空白。传感器在高精度、高敏感度分析、成分分析和特殊应用的高端方面差距大,中高档传感器产品几乎100%从国外进口,90%芯片依赖国外。
识别技术方面,我国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接口协议标准和自主可控的标签芯片和读写器芯片,标签制造技术有待提高,封装技术基本成熟,RFID中间件技术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标签打印机和贴标机领域,目前基本上被国外垄断。
我国仪器仪表业部分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但同国际相比,总体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上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物联网发展所需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仪器仪表尚在起步,未来将随着物联网应用发展而向高端制造转型。
未来趋势:规模化、协同化、智能化
白皮书指出,未来,全球物联网将朝着规模化、协同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以物联网应用带动物联网产业将是全球各国的主要发展方向。
规模化发展:随着世界各国对物联网技术、标准和应用的不断推进,物联网在各行业领域中的规模将逐步扩大,尤其是一些政府推动的国家性项目,如美国智能电网、日本i-Japan、韩国物联网先导应用工程等,将吸引大批有实力的企业进入物联网领域,大大推进物联网应用进程,为扩大物联网产业规模产生巨大作用。
发达国家物联网应用整体领先
白皮书指出,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全球物联网应用主要以RFID、传感器、M2M等应用项目体现,大部分是试验性或小规模部署的,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覆盖国家或区域性大规模应用较少。
目前全球的物联网应用大多是在特定行业或企业的闭环应用,信息的管理和互联局限在较为有限的行业或企业内,不同地域间的互通也存在问题,没有形成真正的物网互联。这些闭环应用有着自己的协议、标准和平台,自成体系,很难兼容,信息也难以共享。
物联网应用规模逐步扩大,以点带面的局面逐渐出现:物联网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目前仍以点状出现,覆盖面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物联网应用案例从全球来看依然非常有限,不过随着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以点带面、以行业应用带动物联网产业的局面正在逐步呈现。
白皮书指出,发达国家物联网应用整体上领先。美、欧及日韩等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在应用深度、广度以及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我国物联网应用初创待发
白皮书指出,我国物联网应用总体上处于发展初期,许多领域积极开展了物联网的应用探索与试点,但在应用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已开展了一系列试点和示范项目,在电网、交通、物流、智能家居、节能环保、工业自动控制、医疗卫生、精细农牧业、金融服务业、公共安全等领域取得了初步进展。
工业领域,物联网可以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工艺优化、设备监控管理以及能耗控制等各个环节,目前在钢铁、石化、汽车制造业有一定应用。此外,在矿井安全领域的应用也在试点当中。电网领域,2009年国家电网公布了智能电网发展计划,智能变电站、配网自动化、智能用电、智能调度等示范工程先后启动。
白皮书指出,我国已形成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部分领域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网络通信相关技术和产业支持能力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传感器、RFID等感知端制造产业、高端软件及集成服务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软件与集成服务等产业虽已有较大规模,但真正与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和服务尚在起步。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白皮书指出,物联网发展的战略机遇推动了我国在不同技术领域的全面提升。我国在传感器、RFID、网络和通信、智能计算、信息处理等领域的技术研究能力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也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是由于信息产业长期的基础性瓶颈和大型应用系统综合集成能力薄弱,我国在物联网核心技术上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技术领域没有掌握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大部分技术领域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以跟随为主,处在产业链低端。
我国企业基本掌握了低端传感器研发的技术,但高端传感器和新型传感器的部分核心技术仍然未掌握。我国仅有组件式传感器的通用标准,新型传感器标准基本为空白。传感器在高精度、高敏感度分析、成分分析和特殊应用的高端方面差距大,中高档传感器产品几乎100%从国外进口,90%芯片依赖国外。
识别技术方面,我国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接口协议标准和自主可控的标签芯片和读写器芯片,标签制造技术有待提高,封装技术基本成熟,RFID中间件技术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标签打印机和贴标机领域,目前基本上被国外垄断。
我国仪器仪表业部分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但同国际相比,总体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上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物联网发展所需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仪器仪表尚在起步,未来将随着物联网应用发展而向高端制造转型。
未来趋势:规模化、协同化、智能化
白皮书指出,未来,全球物联网将朝着规模化、协同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以物联网应用带动物联网产业将是全球各国的主要发展方向。
规模化发展:随着世界各国对物联网技术、标准和应用的不断推进,物联网在各行业领域中的规模将逐步扩大,尤其是一些政府推动的国家性项目,如美国智能电网、日本i-Japan、韩国物联网先导应用工程等,将吸引大批有实力的企业进入物联网领域,大大推进物联网应用进程,为扩大物联网产业规模产生巨大作用。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