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科技集团宣布:将要启动百万机器人自动化计划。自动化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厂家ABB、西门子、GE等公司正在在密切关注,渴望得到这份大单。  在行业内,他因一件事而出名:他曾提出送一位戴尔的高管去机场,随后“诱骗”他参观工厂——好让这位潜在客户信服他出众的制造技术。现在,郭台铭希望凭借新机器人提升技术。  最近,郭台铭(Terry Gou)加入了一群跳霹雳舞的富士康科技集团(Foxconn Technology Group)年轻工人,并且显然乐在其中。他手创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合同制造商。当时,他正在位于中国南部城市深圳的富士康最大厂区举办一场派对,努力为自己的制造业帝国营造人性的一面。不过,郭台铭并不仅仅是去跳舞,容光焕发的他接下来宣布,计划在工厂配备100万台新机器人,其中一些会“代替”工人。这令在场的人感到震惊。  这一令人吃惊的数字,加上在本意是鼓舞员工士气的派对上宣布自动化计划的怪异做法,是这位魅力超凡、难以捉摸的台湾企业家的典型风格,贯穿于他过去37年来谋求公司扩张的整个过程。但对郭台铭而言,这一举动也带有个人色彩:他的亚洲版白手起家的传奇,能否在缔造出一个真正的世界级企业的过程中达到高潮,将取决于此。  富士康控制着全球外包科技产品的将近一半市场,从iPad、游戏机到个人电脑。但郭台铭最近承认,该公司在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并将年收入增长预期下调了50%。  对于现年60岁、自信满满的郭台铭来说,增长放缓并不是一件可以安之若素的事情。在整个创业生涯中,他像统治一个帝国那样治理自己的企业,很少征求他人意见,而是依赖自己的强大说服力。在股东会议上,他是出了名地喜欢站在讲台上给投资者上课,用一种统治者的姿态,轻轻松松地打消对挑战的顾虑。  在行业内,他因一件事而出名:他曾提出送一位戴尔(Dell)的高管去机场,随后“诱骗”他参观工厂——好让这位潜在客户信服他出众的制造技术。现在,郭台铭希望凭借新机器人提升技术。“我们是高科技制造企业,而非传统的合同制造商,”他这样评价自己这家去年收入800亿美元的公司。  传递这一愿景绝非易事,尤其是在工资不断上涨、劳动力供给日益减少正推高中国制造成本的形势下——富士康的大部分厂房设在中国大陆。况且,这是在郭台铭的公司因一系列悲剧事件而引起全世界关注之后。去年,11名富士康工人在深圳的厂区跳楼自杀。  起初,郭台铭只是把自杀当作偶然事件而未予重视——实际上,以该公司的100万员工衡量,这样的自杀率低于全国平均值。但是,工时超长、薪水微薄的中国工人,为了生产供富裕消费者使用的iPod而拼命干活,这样一幅图景触动了全世界公众的心弦——富士康发现自己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公关危机。“我认为这是郭台铭第一次开始认真地把工人当作人来看待,”曾在富士康工作过的青桐这样说道。她写过一本关于自己民工生活的书。  过去30年里,郭台铭面对新挑战一直表现出灵活性和适应力——既然最终开始严肃地看待这一问题,他的反应也很坚决。每一幢高层宿舍楼都装上了亮黄色的网,用来接住坠楼者,公司还聘请了心理医生和其他专家小组对自杀进行分析。对这位富士康掌门人来说,这丝毫不亚于打一场与他自己休戚相关的防御战,以捍卫他花费毕生精力所缔造的企业。  公司发展迅猛,但直到6年之后,在花费了长达一年时间走遍美国32个州、游说美国科技公司为他提供新订单之后,郭台铭才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不提前约定而直接造访,尽管英语很差,还是成功地说服IBM等公司将零部件制造外包给他的企业。  面对日益上升的劳动力成本,1988年郭台铭成为首批在中国大陆设立工厂的台湾企业家之一。他不顾作为台湾企业家所面临的政治风险和有欠透明的法律体系,签订了一系列协议,从不同地方政府那里拿到了廉价的工厂用地和低税率待遇。  “他是一个自力更生的人,这一点表现得十分明显,”同为台湾企业的竞争对手仁宝电脑(Compal)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瑞聪(Ray Chen)说。虽然身为台湾首富之一,但在深圳厂区时,郭台铭一直在一个条件简朴的办公室工作。他甚至在那里睡觉,房间里是旧地毯,床上挂着一顶老式的绿色塑料蚊帐。其他上市公司招待大股东住五星级酒店,而郭台铭的年度股东大会却是在公司总部召开。它位于台北郊区一个名叫土城的地方,会议室就像一座校园礼堂。  郭台铭近来的奇异品味也给他以往一贯低调的企业带来了变化。“我们是一个工程师的行业,所以郭台铭真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尤其是他最近表现出来的行事风格,”另一家大型合同制造商广达电脑(Quanta Computer)的一位高管表示。有人认为,这一变化预示着郭台铭有可能退休,特别是他几年前曾首次谈到要培养接班人。  但迄今为止,事情根本与此无关。郭台铭有着运动员一样的体形,在他的年龄来说身材相当健美,他上周对他的工人说:“人生最重要的是从挫折中学习!”去年的自杀危机,让人们再次看到郭台铭对公司的掌控——现在,下台是他最不可能考虑的事情。虽然他设想了一个由机器人驱动的未来,但一些分析人士警告称,富士康的高效、劳动力密集生产模式不可能为了一个新时代而彻底改变。看起来郭台铭急于想要证明他们是错误的。   哪些企业的产品会从富士康科技集团的招标中胜出,自动化网将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