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与自动化科技 :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装备制造
原题:《“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解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为便于理解《规划》内容,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相关问题解读如下。
一、《规划》的编制背景
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以来,通过试点示范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标准体系建设等多措并举,形成了央地紧密配合、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一是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43家。二是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构建了国际先行的标准体系,发布国家标准300余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42项;培育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近100个。三是推广应用成效明显,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5%、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5%、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涌现出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
国际方面,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技术不断突破并与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大国战略博弈进一步聚焦制造业。美德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均将智能制造作为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国内方面,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点,要坚定不移地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提高质量、效率效益,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二、《规划》的总体考虑
《规划》的总体考虑主要有以下3点:
一是突出系统观念。智能制造是一项持续演进、迭代提升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分步实施,并行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深入研究了智能制造理论体系、战略路径、目标体系和推进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围绕智能制造系统的建设,着力打造涵盖创新、应用、供给和支撑4个体系的智能制造发展生态。同时,聚焦新阶段新要求,统筹考虑区域、行业发展差异,充分发挥地方、行业和企业积极性,分层分类系统推动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当前,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已由理念普及、试点示范转向系统创新、深化应用的新阶段。但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供给体系适配性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应用深度广度不够等突出问题。《规划》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系统创新”“深化推广应用”“加强自主供给”“夯实基础支撑”等任务。
三是突出融合发展。既突出要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合作,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又强调要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开展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联和协同响应,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供给能力、支撑能力和应用水平,加快构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提出推进智能制造的总体路径是: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未来15年通过“两步走”,加快推动生产方式变革:一是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二是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规划》提出了2025年三项具体目标:
——转型升级成效显著。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良品率、能源资源利用率等显著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明显提升。
——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基础支撑更加坚实。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标准体系和网络基础设施,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四、《规划》的重点任务
结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基础,《规划》紧扣智能制造发展生态的四个体系,提出“十四五”期间要落实创新、应用、供给和支撑四项重点任务。
(一)加快系统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一是攻克4类关键核心技术,包括:基础技术、先进工艺技术、共性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在工业领域的适用性技术。二是构建相关数据字典和信息模型,突破生产过程数据集成和跨平台、跨领域业务互联,跨企业信息交互和协同优化以及智能制造系统规划设计、仿真优化4类系统集成技术。三是建设创新中心、产业化促进机构、试验验证平台等,形成全面支撑行业、区域、企业智能化发展的创新网络。
(二)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一是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开展场景、车间、工厂、供应链等多层级的应用示范,培育推广智能化设计、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智能运维服务等新模式。二是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工程,加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智能制造发展。三是拓展智能制造行业应用,针对细分行业特点和痛点,制定实施路线图,建设行业转型促进机构,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和供需对接等活动,引导各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四是促进区域智能制造发展,鼓励探索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路径,加快智能制造进集群、进园区,支持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先行区。
(三)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一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包括4类:基础零部件和装置、通用智能制造装备、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以及融合了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新型智能制造装备。二是聚力研发工业软件产品,引导软件、装备、用户等企业以及研究院所等联合开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控制执行等工业软件。三是着力打造系统解决方案,包括面向典型场景和细分行业的专业化解决方案,以及面向中小企业的轻量化、易维护、低成本解决方案。
(四)夯实基础支撑,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一是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持续优化标准顶层设计,制修订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加快标准贯彻执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二是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网络、算力、工业互联网平台3类基础设施。三是加强安全保障,推动密码技术应用、网络安全和工业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加大网络安全产业供给,培育安全服务机构,引导企业完善技术防护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四是强化人才培养,研究制定智能制造领域职业标准,开展大规模职业培训,建设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培养高端人才。
五、《规划》部署的专项行动
围绕创新、应用、供给和支撑等四个方面,《规划》部署了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行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行动、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工业软件突破提升行动、智能制造标准领航行动等六个专项行动:
一是开展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行动,重点突破基础技术、先进工艺技术、共性技术以及适用性技术等4类关键核心技术,生产过程数据集成、业务互联、协同优化以及仿真优化等4类系统集成技术。
二是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面向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打造智能场景、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形成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应用示范。
三是开展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行动,针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原材料、消费品等四个传统产业的特点和痛点,推动工艺革新、装备升级、管理优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
四是开展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加快研发基础零部件和装置、通用智能制造装备、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新型智能制造装备等四类智能制造装备。
五是开展工业软件突破提升行动,加快开发应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控制执行、行业专用及新型软件等六类工业软件。
六是开展智能制造标准领航行动,从标准体系建设、研制、推广应用和国际合作等四个方面,推动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走深走实。
六、《规划》的保障措施
为确保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的顺利实施,《规划》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加强部门协同和央地协作,充分发挥专家、研究机构和智库作用等,鼓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形成系统推进工作格局。
二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投入,鼓励产业基金、社会资本加大投资,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三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鼓励各方建设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研究发布行业和区域智能制造发展指数。
四是深化开放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和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国外机构在华建设智能制造研发中心、示范工厂、培训中心等,推动智能制造装备、软件、标准和解决方案“走出去”。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与自动化科技:机器人自动化、核心算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公安部、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十五部门正式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为便于理解《规划》内容,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相关问题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背景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将机器人纳入国家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大力推动机器人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十三五”期间,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技术水平持续提升,集成应用大幅拓展,骨干企业加速壮大,重点产业集群优势逐步显现。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技术积累不足、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给缺乏等问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均将机器人作为抢占科技产业竞争的前沿和焦点,加紧谋划布局。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美好生活新图景,迫切需要新兴产业和技术的强力支撑。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现代产业的关键装备,引领产业数字化发展、智能化升级,不断孕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机器人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得力助手,持续推动生产水平提高、生活品质提升,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为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共十五个部门,联合编制了《规划》。
二、《规划》总体思路和目标
当前,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正极大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为导向,面向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需求,坚持“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基础提升、融合发展”,着力突破核心技术,着力夯实产业基础,着力增强有效供给,着力拓展市场应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持续完善产业发展生态,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制造强国、健康中国,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立足我国各领域高质量发展需求和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把握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并提出了2025年的具体目标: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规划》提出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器人成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
三、《规划》部署的主要任务
为推动“十四五”发展目标落实落地,《规划》部署了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加高端产品供给、拓展应用深度广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等五项主要任务。
一是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机器人系统开发、操作系统等共性技术,研发仿生感知与认知、生机电融合等前沿技术,推进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应用。建立健全创新体系,推动重点研发机构加强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鼓励骨干企业协同推动软硬件系统标准化和模块化,支持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
二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等短板,开发机器人控制软件、核心算法等。建立全国机器人标准化组织,健全机器人标准体系,加快急需标准研究制定及应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鼓励企业加强试验验证能力建设,增强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检测能力,推进中国机器人认证体系建设。
三是增加高端产品供给。面向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农业等行业,以及家庭服务、公共服务、医疗健康、养老助残、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需求,集聚优势资源,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重点产品的研制及应用,拓展机器人产品系列,提升性能、质量和安全性,推动产品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四是拓展应用深度广度。鼓励用户单位和机器人企业、整机企业和零部件企业联合开展技术试验验证。推动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开发细分领域解决方案。支持搭建应用推广平台,组织产需对接。推进机器人应用场景开发和产品示范推广。加快医疗、养老、电力、矿山、建筑等领域机器人准入标准制订、产品认证或注册,鼓励企业建立产品体验中心。探索建立新型租赁服务平台,发展智能云服务等新型商业模式。
五是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培育壮大优质企业,推动企业成长为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领航企业,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推进强链固链稳链,支持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创新,加快短板产品的研发、验证和迭代,推动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打造优势特色集群,推动合理区域布局,培育创新能力强、产业环境好的优势集群,支持集群聚焦细分领域塑造特色集群品牌。
四、推动《规划》贯彻实施的保障措施
为强化贯彻实施,《规划》提出了五项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推进。统筹各部门资源和力量,支持产业创新发展。鼓励各地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指导产业健康发展。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作用,加强产业动态监测并及时反馈问题建议。
二是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加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对机器人研发应用的支持。优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发挥政府采购作用,促进机器人创新产品应用。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推动各类产业基金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鼓励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加大对机器人企业的投入,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
三是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完善行业规范条件,加大实施和采信力度。支持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能力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治力度。规范市场招标采购,禁止设立歧视性条款。开展机器人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研究。
四是健全人才保障体系。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专业技术和复合型高端人才。推进新工科建设,鼓励校企联合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推行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培养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支持举办各类机器人大赛,加大青少年科普工作力度。
五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在技术、标准、检测认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鼓励国外企业与机构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教育培训中心等,支持国内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多双边合作机制,推进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走出去”。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与自动化科技:生命科学领域、医疗装备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为便于理解《规划》内容,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出台背景
医疗装备是医疗卫生和健康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装备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着力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医疗装备行业、医疗系统等各方积极性,推动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8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4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1.8%。制造体系基本健全,形成了22大类1100多个品类的产品体系,覆盖了卫生健康各个环节,基本满足我国医疗机构诊疗、养老、慢性病防治与应急救援等需求。企业主体发展壮大,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2300余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00多亿元,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医疗装备生产制造基地。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医疗装备企业积极组织生产、保障供应,有力支撑了国内疫情防控需求和国际抗疫合作。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又面临重大挑战。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提速,给医疗装备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全球“大卫生”“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医学服务模式从疾病医学服务向“疾病+健康”医学服务转变,从院中诊疗向院前家庭健康管理、院间资源共享、院后康复的连续性服务方向延伸拓展,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地化调整,发达国家争夺医疗装备竞争高地日趋激烈,我国医疗装备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面临的阻力和竞争压力明显加大。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任务部署,加快推动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等10部门组织行业专家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多次组织专家研究论证,编制形成了《“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二、《规划》编制过程
2019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行业专家启动“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研究。2020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等10部门组成编写组,正式启动《规划》研究起草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编写组会同行业专家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分片区在北京、上海、深圳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地方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点企业包括外资企业等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户网站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并多次组织专家组研究论证、修改完善。
《规划》的编制深入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十四五”规划编制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的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凝聚了医疗装备行业与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共识。
三、《规划》总体考虑
《规划》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健康中国和制造强国战略部署,聚焦临床需求和健康保障,强化医工协同,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编制充分贯彻了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规划》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要为根本出发点,聚焦临床需求和健康保障,首次研究提出了医疗装备的概念以及7个重点发展领域,明确要加快推动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效保障。
二是坚持为全人群做好全方位全生命期医疗装备保障服务。《规划》梳理提出医疗装备7个重点发展领域,包括了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健康促进、养老等各方面医疗装备;提出推进“5G+医疗健康”,居家社区、医养康养一体化等新模式发展,促进医疗服务从院中诊疗向院前家庭健康管理、院间资源共享、院后康复的连续性服务方向拓展。同时,也考虑了重大传染病、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装备保障需求,明确要加大紧急医学救援装备发展力度。
三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医疗装备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规划》明确要始终把质量和安全作为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坚持创新发展、安全第一。既要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瓶颈短板,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保障产业发展安全;又要加快健全安全保护体系,保障医疗装备本体安全、使用安全以及网络安全。
四是坚持医疗装备和医疗服务模式协同发展。《规划》充分考虑了医疗装备与医学服务模式的紧密协同、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明确要建设多维度医工协同创新模式,大力发展“5G+医疗健康”,推动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精准医疗、中医特色医疗等新业态全面发展。
四、《规划》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了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到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形成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撑能力。到2035年,医疗装备的研发、制造、应用提升至世界先进水平。我国进入医疗装备创新型国家前列,为保障人民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为确保2025年总体目标的实现,《规划》围绕全产业链、技术水平、企业活力、产业生态、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设置了5个分目标:
一是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医疗装备亟需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基本补齐,初步建成创新力强、附加值高、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二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医疗装备在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健康促进、公共卫生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腔镜手术机器人、7T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质子重离子一体治疗系统等一批高端产品实现应用。
三是企业活力显著增强。医疗装备龙头企业的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涌现一批细分领域全球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以及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和独特工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
四是产业生态逐步完善。医学+工业、医院+工厂、医生+工程师等多维度医工协同创新模式初步建立,健康医学服务快速发展,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精准医疗、中医特色医疗等新业态全面创新发展。
五是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医疗装备产品认可度、品牌美誉度及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大幅提高,6-8家企业跻身全球医疗器械行业50强。
总体来看,《规划》目标虽然很具有挑战性,但这是产业发展必然且可行的。《规划》目标的设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下各项任务部署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的必然需求,也是适应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需要,更是立足“十三五”时期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下所预期的必然愿景。
五、《规划》主要任务措施
《规划》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聚焦临床需求和健康保障,提出了“7556”的推进思路,即围绕7个重点领域、部署5项重点任务、实施5个专项行动、采取6项保障措施,推进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7个重点领域:包括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中医诊疗装备、妇幼健康装备、保健康复装备、有源植介入器械,基本覆盖了全人群从防、诊、治到康、护、养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装备需求。
5项重点任务:一是推进跨界交融,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体系完善的大工业优势,推进医疗装备与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融合创新,补齐短板、锻造长板,贯通全产业链,夯实产业基础,构建持续创新发展能力。二是强化医工协同,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强化需求牵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搭建医企合作平台,完善医疗装备产品创新体系,快速提升安全有效、先进优质医疗装备产品的供给能力。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品牌培育为重点,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产业链优势企业,建立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增强全球资源整合和核心技术掌控能力。四是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提升全方位服务能力。针对“大卫生”“大健康”发展需求,针对突发传染病、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医学救援需求,加快培育医疗装备发展新模式、新业态,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着力提升人口老龄化社会医疗健康服务保障能力,着力提升为全人群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医疗健康服务的能力。五是优化产业生态,提升基础支撑能力。加快建立健全医疗装备标准体系,健全医疗装备本体安全、使用安全以及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体系,健全产业基础平台体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产业持续优化升级。
5个专项行动:为确保任务顺利推进,针对每个重点任务分别设立1个专项行动,即:产业基础攻关行动、重点医疗装备供给能力提升行动、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基地建设行动、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提升行动、医疗装备产业与应用标准体系完善行动。
6项保障措施:包括创新支持模式、促进推广应用、加强人才培育、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深化开放合作、加强组织协同。
六、《规划》贯彻实施
为推进《规划》贯彻实施,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组织宣贯解读。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将组织专家,面向行业组织、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医疗装备生产企业、医疗机构等,宣贯并详细解读《规划》内容。
二是细化分解任务。研究制定重点任务分工表,明确相关部门分工,落实推进举措、时间表,责任单位及责任人。鼓励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出台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政策举措,形成部门协同、央地联动机制。
三是加强总结评估。定期总结工作成效和经验,组织地方行业主管部门、重点企业、医疗机构等交流典型经验做法,持续完善政策举措,确保推动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务实进展。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