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承保自动化率超过70%、核保自动化率超过80%、理赔自动化率超过40%
原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年12月29日上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简称“保险业协会”)在北京正式发布《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这是保险行业首次以行业共识的方式发布保险科技领域中长期专项规划。
会议现场图
规划由保险业协会牵头,组织人保集团、国寿集团、中再集团、太保集团、泰康集团、瑞士再保险、中央财经大学、普华永道(中国)、中保车服等12家单位共同编制完成。该规划于2021年6月正式立项,历经半年时间,向255家保险机构开展全面调研,向银保监会相关部门以及相关高校院所、咨询机构、科技企业等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多次召开研讨会和论证会,在坚持监管规范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研究和修改,最终确定成稿。
规划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相关要求,推动先进技术应用,赋能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增强保险价值链创新的科技支撑,夯实信息科技建设基础,提升科技应用风险管控,建立适应保险科技中长期发展的组织架构、激励机制、运营模式,引导行业企业做好相关技术、数据储备和人才培养。
规划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发展形势。从保险科技发展客观情况和数据分析入手,提出保险科技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第二部分总体要求。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出发,提出“十四五”保险科技发展的具体目标。第三部分重点工作。围绕企业战略和组织架构、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科技赋能和风险防范、业务发展和民生服务等方面,对保险科技发展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从行业引导、政策保障、交流合作、配套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说明。
规划在总结“十三五”期间保险科技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构架形成了“十四五”时期保险科技发展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具体的立体发展体系,展望了五大发展趋势,提出了五项基本原则,确定了五大发展目标,形成了五项重点工作。通过对保险科技发展现状的梳理和判断,提出未来保险科技发展将聚焦线上化、服务化、精细化、平台化、智能化的五大发展趋势。为确保保险科技稳定有序发展,提出了坚持立足本源、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协调发展、坚持开放共享、坚持安全可控的五项基本原则。为实现保险业务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增强优质高效保险服务能力、深化先进多元保险创新应用、打造安全合规保险风控体系、构筑坚实可靠保险科技基础、培育开放共赢保险科技产业生态的五大发展目标。围绕发展目标能够有效落地实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保险科技战略部署、强化保险科技价值赋能、促进保险业务高质量发展、增强技术风险防范能力、夯实保险科技基础支撑的五项重点工作内容。
规划内容亮点突出,主要体现为六个方面。
一是首创性。行业首次对保险科技进行中长期规划。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出台之际,保险业协会顺应时代和行业发展需求,按照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关于金融科技有关要求,提出制定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设想。规划涵盖了科技战略、科技赋能、业务发展、风险防范、科技基础等科技建设各个层面内容,为保险机构制定自身的科技发展规划提供了良好指导和依据。
二是前瞻性。规划站位高、理念新。规划不仅对保险机构“十四五”期间如何开展保险科技建设工作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规划,还对整个行业依托科技发展提升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需求、服务民生保障能力做了计划展望,聚焦服务双碳、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涉及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汽车服务、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针对数据共享、信息安全、创新试点等热点问题,结合保险行业自身发展特点和现状,提出了具有保险行业特色的发展理念,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三是客观性。政策依据客观详实。为了使规划内容更加具有参考性和可操作性,保险业协会面向255家保险机构,涵盖14家集团控股公司、83家财产保险公司、90家人身保险公司、8家再保险公司、42家保险中介机构、18家保险资管公司,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工作,获得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数据资料,首次形成了针对保险科技的指标体系。同时,面向银保监会相关部门以及相关高校院所、咨询机构、科技企业等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在坚持监管规范基础上,充分考虑和吸纳各方建议诉求,形成了符合行业发展实际,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内容。
四是操作性。具有可操作性的落实目标。在科学分析行业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标金融行业其他领域发展现状和趋势,根据保险行业自身发展特点和相关指标数据的历年演变规律,围绕科技投入、服务能力、创新应用等方面提出“十四五”期间的具体发展目标。其中在科技投入方面,提出推动行业实现信息技术投入占比超过1%、信息科技人员占比超过5%的目标;在服务能力方面,提出推动行业实现业务线上化率超过90%、线上化产品比例超过50%、线上化客户比例超过60%、承保自动化率超过70%、核保自动化率超过80%、理赔自动化率超过40%的目标;在创新应用方面,提出推动行业专利申请数量累计超过2万个的目标。以上目标的确定,对保险机构在“十四五”期间找准自身发展定位,确定符合自身需要的科技投入、服务能力、创新应用目标,非常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五是针对性。重点突出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强化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求,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大背景下,规划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外包风险、第三方合作风险、信息系统运营韧性、新技术应用风险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举措。
六是差异性。鼓励差异化发展路径。考虑到保险机构在发展进程中由于类型、规模及所处阶段不同,在科技发展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差异化的发展目标,比如在科技投入方面,提出“十四五”期间大中型保险公司信息技术投入占比超过1%,小微型保险公司投入占比超过1.8%。同时,鼓励保险机构结合自身优势性资源、阶段性需求和具体战略目标制定多元化、差异化的保险科技实施方案,以特色化发展路径推动保险行业协调健康稳定发展。
近年来,随着对党和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保险机构积极拥抱科技发展,利用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服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科技应用也推动了产品设计、销售渠道、核保理赔、客户服务、风险管理等保险全价值链方面深层次的变化。保险科技赋能业务发展成为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次规划的出台,进一步指导和明确了今后一个阶段保险科技发展方向,将有助于保险机构确定自身发展路径,推动数字化转型,创新业务模式,提高服务质效,切实提升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需求、服务民生保障的能力。
附件:《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链接:http://www.iachina.cn/module/download/downfile.jsp?classid=0&filename=9c433a850f95493f88102a3a3aa09a50.pdf
《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节选)
【注:本文为《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的部分节选内容】
(二)强化保险科技价值赋能
1.加强大数据应用
加强大数据战略规划。制定大数据发展战略,明 确实施路线图,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资产管理 体系,规划数据架构,优化数据使用流程,充分释放 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的核心价值。
健全数据治理体系。完善数据治理机制,形成以 数据认责为基础的数据质量管控机制,充分发挥数据 标准对提升数据质量、打通数据孤岛、释放数据价值 的作用。
提高数据应用能力。全面整合内外部数据,建立 企业级大数据平台,实现全域数据的统一管理、集中 开发和融合共享。进一步提升数据洞察能力和基于场 景的数据挖掘能力,推动大数据技术在保险业务全价 值链的深度应用,进而带动业务模式的持续创新。在 依法依规、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探索与上下游行 业数据资源的融合应用与合作共享。
2.稳步发展云计算
推进企业采用云计算。顺应云化技术趋势,规划 明确采用云计算目标和实施路径,制定统一技术标准, 充分发挥云计算在资源整合、弹性伸缩等方面的优势, 服务于数字化核心系统优化创新。从业务需求出发, 充分发挥行业云、金融云在安全性、资源利用率、成 本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合理使用、科学部署。
支持高效运营。充分利用新型 IT 架构的承载技 术,建设敏捷高效可复用云计算平台底座,打造数字 化基础能力。借助以容器、微服务、DevOps 为主的云 原生技术,提升资源效能、研发和交付效能,快速响 应场景化业务需求,更好地支持瞬时高并发、多频次、 大流量的互联网渠道业务发展,为保险服务提质增效。
注重安全可控发展。倡导云原生安全理念,将安 全与云计算深度融合,强化云计算安全技术研究与应 用,防范云计算环境下的金融风险,确保保险领域云 服务安全可控。
3.深化人工智能应用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业务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新 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夯实人工智能软硬件平台建设, 统筹优化数据资源、算法模型、算力支持等核心资产,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保险业务的深度融合发展。
提高业务全流程智能化水平。根据保险各业务场 景特点及风险管控需求,将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于客户需求分析、精准营销、承保理赔、风险防控, 以及保险端到端运营和服务效能提升等领域,在改善 客户服务体验、助力保险主体降本增效、提升风险管 理智能化水平的同时,探索主动化、个性化、智能化 的保险服务新模式,推动保险业数字化转型。
确保技术应用安全可控。秉持数字经济安全发展 理念,强化保险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安全评估及风险防范,关注人工智能应用拓展及软件安全,促进相关核 心技术研究,逐步实现风险可控。配套相关标准规范, 建立健全风险准入、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为人 工智能在保险领域安全平稳地推广应用提供保障。
4.挖掘区块链价值
深化区块链技术场景应用。统筹规划区块链技术 应用落地路径,挖掘区块链在各险种承保理赔反欺诈、 产品溯源、业务数据流通等场景的应用价值,探索保 险产品服务新模式,推动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物联网、 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协同创新,共同助力保险行业数字 化转型。
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合约、共识算法、 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统等技术在保险行业应用创新, 强化安全技术保障能力建设,探索建设易用性强、标 准化程度高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在保证隐私的情况下 实现区块链上数据的高效管理利用。
推动技术生态协作。促进区块链系统间交互协同, 降低互操作难度,实现区块链跨机构、跨行业、跨地 域的多场景技术创新与应用,共建跨产业可信协作网 络生态,以实现更充分的数据共享和效能提升。
5.拓展物联网场景
进一步发挥物联网技术应用价值。做好物联网技 术应用的长期规划,充分发挥物联网传感技术在风险 定价、保险精算、预防性维护、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方 面价值,助力保险服务模式创新。推动物联网与大数 据、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发展,积极对接物联网生态产 业平台,在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强化 跨行业数据资源的融合应用,提升保险服务价值。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特定场景创新应用。加强车联 网技术应用,搭建新能源汽车数据平台,研发和推动 车险新产品的创新与应用,提升车险服务水平。推动 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管理领域应用,推动健康保险和健 康管理融合发展,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人民群众健 康保障水平。推动智能家居技术在房屋险、财产险等 领域应用,通过智能传感设备和数据分析,预防灾害、 降低损失,优化保险定价。推动信息传感设备、射频 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设备等在相关产 业风险保障领域的应用,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提升风险预测能力,扩大保险可保范围,为施工作业、 物流仓储、资产管理、安全管理等提供有力保障。
6.探索隐私计算使用 前瞻布局隐私计算。
在合法合规、保护数据安全 的前提下,探索使用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可用 不可见”,促进多方数据的协同计算和价值共享。挖 掘隐私计算技术在保险差异化定价、精准营销、风险 管理、数据信息保护等特定场景的应用价值,解决数 据融合、数据流通、数据应用等安全服务问题。
构建安全可信的技术协作体系。持续关注多方安 全计算、可证去标识、联邦学习、差分隐私、机密计 算等隐私计算技术方向,与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融 合发展,在保密性、准确性和计算效率之间实现动态 平衡,逐步发挥隐私计算在助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 置、防范数据泄露、促进多方数据安全合规协作等方 面的重要作用,构建隐私计算应用的安全可信协作。
7.关注前沿技术发展
持续关注各类前沿技术在保险领域的渗透应用。 利用生物识别、基因测序、个性化医疗等生物技术, 持续提升健康险业务的专业化、数字化水平;推动保 险科技在防范环境污染风险、绿色资源风险、绿色产 业风险等绿色保险业务中的创新应用,助力“双碳” 目标实现;通过“3S”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 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解决农业保险 和巨灾保险承保理赔难题;借助生物识别和基因技术 拓展畜牧和宠物保险服务范围;推动数字人民币在保 险领域场景的落地应用。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