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近日圆满收官,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京召开竣工验收会,通过了由袁道先、王浩、王光谦、武强、倪晋仁、吴丰昌和王焰新等14位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验收。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启动于2015年6月,总投资达22亿元,共建设完成20469个监测站点,由自然资源部和水利部共同建设。自然资源部建设完成10171个监测站点,两年试运行结果表明,水位水温自动监测数据到报率保持在95%以上,每年产生8900余万条水位水温数据,水质测试指标从35项扩展到97项,工程总体运行平稳。目前所获两次全国水质监测数据已应用于并将持续服务于我国地下水保护、国土空间规划和水资源管理,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验收专家组认为,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是一项凝聚着几代水文地质工作者心血和汗水的重大工程,工程建设竣工使我国地下水监测事业产生了质的飞跃,是我国地下水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成果,标志着我国的地下水监测工作迈入国际领先行列。
自然资源部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首席专家李文鹏在会上介绍了工程取得的主要成果:
1
首次构建了国家级地下水三维自动化监测网,以水文地质单元为基本单位,采用点、骨干剖面(线)的形式对地下水动态进行区域控制性监测,监测层位明确,在人口密集区、国家重大工程区、地下水超采区、地面沉降区进行重点监测,实现了对我国主要平原盆地和岩溶含水层地下水水位、水质的有效监测,大幅提高了我国区域性地下水专业监测的能力和水平。
2
运用物联网通信技术和北斗通信技术、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研发了集地下水水位水温和大气压监测数据自动采集、自动传输、数据整编、综合分析及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建设完成国家信息中心与省级节点及数据灾备节点之间的专线网络,实现了国家级和省、市等多级地下水监测网的联动管理和数据信息共享服务。
3
建设完成地下水水质测试与质量控制实验室,可分析无机、有机化学指标100余项,满足国家地下水监测网水质测试和质量控制的需求。改建完成的河南郑州地下水均衡试验场、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场及秦皇岛海平面综合监测站,将为我国地下水科学和气候变化等综合研究提供科学观测平台和基础数据。
4
编制了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网优化、监测井建设材料和工艺等13项地下水监测标准体系,有效带动了省-市级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并将为后续水资源和生态环保监测网的建设提供依据。北京、内蒙古、河南等10个省级监测井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19亿元,建设完成2389个省级监测井。
5
通过工程实施形成了10171个监测站点建设全过程的水文地质勘探成果资料,全面更新了整个监测区的水文地质参数系列,大幅提升了监测区水文地质认识。
自然资源部有关司局、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部室和地质环境监测院等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的代表以及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设计与监理单位负责同志等50余人出席会议。
(本文刊登于2020年1月1日《中国矿业报》第5版)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