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达477家 位列全国第二 湖北新型研发机构瞄准世界一流再出发
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推动产学研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2023年,湖北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达到477家,居全国第二,国家级孵化器总数达到84家,位列全国第五。如何从“数量追赶”奔向“质量超越”?
6月5日,2024年全省新型研发机构与科技企业孵化器“跃级提升”工作推进会上,湖北各地科技管理部门、科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与科技企业孵化器代表,与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创业孵育协会专家深度交流研讨,共推我省新型研发机构与科技企业孵化器“跃级提升”。
点击查看相关视频内容
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科教大省湖北有条件在全国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科技部创新体系与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刘刚表示,新型研发机构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性等特点,湖北省新型研发机构在职人员达3万多人,居中部首位;高级职称人员4000多人,居中部第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项目200多项,居中部第二。总体来看,湖北省新型研发机构具有很高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在中部地区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致力于做好“政府不能做、高校院所不愿做、企业做不了,但科技创新又必须要做”的事情,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共同体。在成立一年半后,该院就已组建挂牌专业研究所15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30家、公共服务平台6个,聚集院士专家领衔的高层次创新团队20支,开辟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先进制造、北斗导航、量子技术等一批新领域攻关方向。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创建的湖北省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聚集了多家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企业,覆盖了智慧光网、智慧家庭、电力物联、工业互联网以及智慧园区等多个研究领域。2023年,这个创新联合体产学研合作新增自主立项研发项目452项,申报发明专利369件,将新一代网络及数字化产业技术应用到多个行业及领域。
中试,是连接科研成果和产业化之间的“转化桥梁”。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打造新材料中试工程技术平台,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先后在磷酸铁、气凝胶、微胶囊等项目实现产业化。研发团队结合湖北省磷化工产业特色,开发出以低品质磷酸及其副产物等为原料生产磷基正极材料的技术路线,与合作企业共建年产30万吨的磷酸铁生产线。目前首期10万吨磷酸铁生产线已投产交付,并成功导入头部电池企业,从立项到项目投产,不到两年完成。
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创新创造
面对新型研发机构如何增强自主造血能力的问题,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国军表示,创新是立足之本,一定要有自己的研发力量;创造是生存之道,没有运行经费,必须向企业提供服务,为企业创造价值才能活下来;创业是发展之路,要有自己的产业孵化,同时要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加强人才培养。
张国军认为“以用为导向”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服务企业,企业的需求就是用户导向,核心工作是建立服务能力,实现企业的提质增效;第二个层次是面向行业,这些行业有一些共性技术,要实现对行业的转型升级;第三个层次是面向产业,要开展联合攻关解决产业发展瓶颈的问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第一就是把原创的成果商业化,引领未来的发展;第二是用一些创新技术推进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现有产业核心竞争力。做好这两件事,都要推进在创新制度和改革举措领域的探索尝试。”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郜军认为,湖北的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非常雄厚,构建科技力量矩阵,以建设武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建设覆盖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的高水平科技力量矩阵,对于推进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会议由湖北省科技厅举办,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湖北省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共同承办。
来源:湖北日报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