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创新自科文收录关键词:首钢 工业互联网 智能制造
  
  【科技创新】立足自主创新 再获技术成果——信息化事业本部项目荣获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一等奖
 
  立足自主创新
  
  再获技术成果
  
  在2024年5月的2023年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评选中,首自信公司信息化事业本部的宋成忠博士凭借其申报的《钢铁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一等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宋成忠博士及其团队在技术创新领域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对首自信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认可。
  
  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评选旨在鼓励广大职工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能提升等方面积极作为,为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宋成忠博士的获奖,无疑将激励更多的职工投身于创新实践,为首都乃至全国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获得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一等奖的项目,将被优先推荐参加全国科技活动周、北京科技周主场展示、全国双创周北京会场主题展等重要展览活动,以及中国专利奖、北京发明创新大赛等科技创新评选活动,进一步扩大获奖成果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 
  
  该成果成功形成了1项软件著作权,宋成忠博士作为第一发明人形成了10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6项已成功获得授权。
  
  
  
  
  
  本成果的重大突破在于其研发的软件产品是目前全球市场唯一一套由用户通过前台界面配置冶金知识库、系统基于知识库自动进行订单设计、已适配置所有钢铁产线的管理软件。这一成果依托于首自信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构建基于参数、规则和推理的先进数据配置模型,实现了知识的动态自主配置,显著提升了生产管理的灵活性和工作效率;建立了多产线最佳工艺路线智能分配方法、效益最大化求解模型、多牌号多规格小数量生产订单自动合并方法,实现了最佳工艺路线自动分配、效益最大化订单设计、生产订单自动合并;建立了多工序联动的生产计划优化方法、直轧管理模型,解决了减少钢板取样损失计划优化、带出品率趋近于零的补轧管理、钢轧计划联动直轧排程等问题;建立了检验项目的柔性定义和自动判定方法,解决了钢铁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自动质量判定问题,为钢铁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产优化和效益提升。
  
  2023年11月17日,本成果通过了由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钢铁研究总院、金自天正、首钢集团和首钢技术研究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验收,评价结论为“国际先进”。在数据配置模型、全流程最佳工艺路线的精准推理、效益最大化的订单设计策略、多产线多牌号多规格小批量生产订单的智能化自动合并方法、带出品趋于零的高效补轧技术,以及检验项目的柔性定义与自动判定方法等多个关键技术指标,该成果均展现出显著的领先优势。
  
  经过精心打磨和广泛实践,该成果已在首钢京唐、首钢水钢、首钢贵钢、唐银钢铁等多家钢铁企业中成功实施并完成验收,目前正在首钢通钢、四川达钢、澳森特钢、华信特钢、唐山旭启等产线进行产品化实施。特别在首钢贵钢的应用中,该成果不仅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更在上线三年内为企业带来了超2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鉴于其卓越的性能和显著的成果,该成果具备极其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必将成为推动钢铁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宋成忠博士身为教授级高工、首钢技术专家、首钢优秀共产党员,其职业生涯不仅充分展现了他卓越的专业素养,更深刻彰显了他对首自信公司乃至整个科研行业的深切情怀与责任担当。他矢志不渝地投身于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以此推动企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保持着对行业未来动向与潜在挑战的敏锐洞察。自2016年6月加入首自信以来,宋成忠博士成功完成“冶金知识库和订单设计”软件产品研发项目1个,技术售前项目32个,制造管理产品化实施项目5个(产品化率高达95%以上),正在进行产品化实施及技术支持项目5个。这些成就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实质性的技术进步,也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023年11月,宋成忠博士以团队领队、演讲人和答辩人的身份,带领团队参加了“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质量提升”全国决赛,荣获了领军组优秀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所带领团队辛勤付出的认可。此外,他主持的科研项目《基于知识推理的中厚板质量设计研究及应用》与《钢铁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分别荣获了2018年和2023年首钢科学技术二等奖,这些奖项不仅彰显了他深厚的科研功底,也体现了他在科研领域的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