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参会聆听:西井科技——科技界的工匠精神如何定义
报名参会聆听:西井科技——科技界的工匠精神如何定义 I 汽车出海主题研讨会
日前,上海公布了2024年上海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榜单,数据显示,上海共发布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156家,估值超1.2万亿元,其中涵盖已上市独角兽企业22家、独角兽企业56家、独角兽潜力企业78家。近几年,上海通过不断全面优化自身营商环境等举措,已经成为了一片催生独角兽企业的“热土”。
在青浦区,有一条老街道名叫西井街,生于斯长于斯的谭黎敏以此为灵感,在2016年创立了一家名叫西井的科技公司,主要研发无人驾驶。8年时间,这家独角兽企业已经将业务拓展至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西井科技为新加坡、英国、阿联酋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公司的无人驾驶车队在全球累计作业50.6万标准集装箱……
深谙“精专之道”是”独“门秘籍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出现的无人驾驶卡车并非电影特效,在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里,记者见到了原型——无人驾驶新能源商用车Q-Truck。
2020年4月起至今,西井向泰国林查班港输送的无人驾驶Q-Truck车队,已实现了与有人驾驶卡车的常态化混行,并且安全完成了超过40.5万TEU(集装箱吞吐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指1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或等量的装载能力)实船作业。这也成为了在疫情下首批出海的中国智能项目,并助力林查班港成为全球首个无人驾驶与人工驾驶混合作业的码头,并且是目前唯一无需安全员,同时也是全球首个支持用户独立运营的无人驾驶集卡项目。
图片Q—Truck正在测试,劳动报记者颜筱依摄
“无人驾驶卡车的工作效率已经趋近人工驾驶效率水平。”西井科技副总裁兼Qomolo事业合伙人张波介绍说,Q-Truck全程自主无人换电,可应用于海陆空港、工厂等多个场景,即便在气候恶劣、路况复杂的作业环境下,也能不停歇地工作,将人从高强度、长时间、高危的驾驶作业中解放出来。
深谙“精专之道”,在特定行业应用上做深做透,是西井科技的“独”门秘籍。记者了解到,不同于泛泛而谈的人工智能企业,西井聚焦于港口物流、新能源自动驾驶等垂直领域,通过精准解决行业痛点,实现技术与实际场景的深度融合,这一“深耕细作”的策略为其构建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例如除了Q-Truck外,西井科技的智能平板车解决方案,配套了先进的车辆管理调度系统。在CSP武汉码头,公司仅用7天就完成了无人驾驶重载水平运输车及FMS的快速部署,展示了其在特定场景下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实施解决方案的能力,有效节约了成本并提升了物流运转效率。
“我们专注于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技术的自主研发,公司基于对智慧物流、智慧港口方案的聚焦探索,保持了良好的活力与韧性。”张波表示,在这一领域,西井与海外自动驾驶公司相比,已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
科技界也有工匠目标
西井科技的自动驾驶卡车是如何养成的,它们又是如何胜任这些繁杂的港口工作?这背后还要从这家企业的青年团队开始说起。
张波告诉记者:“‘西井’取自上海市朱家角百年石板街‘西井街’,我们是一家土生土长的企业,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八成以上是留学回国的硕士和博士。”
优秀的团队无疑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力量。在访谈中,谈及公司团队的贡献时,张波陷入了满满的回忆中。他记得,在产品测试初期,团队曾经选择上海郊区某车库和停车场作为试验场地。冬天的郊外寒风萧瑟,他带领团队在零下三四度的环境下和难题死磕,在铺着煤渣的停车场一站就是3个小时。他们把原本被业主堆满杂物的车库改成了临时工作室,没有取暖设备,大家就窝在寒冷的车库,硬是从早上8点工作到半夜两三点。
“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不同凡响。’”作为公司的“技术担当”,张波先后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正高级工程师、上海市首席技师等称号。他的这种工匠精神也感染着年轻的科技人才。
他说,虽然公司的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但他们拥有出色的学习能力、执行力和合作精神,同时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高度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化能力,可称为“六边形”人才团队。“尽管团队规模不大,但在人员配置上,我们已全力确保满足项目交付的各项需求。此外,团队还保持着良好的工作习惯,每日站会,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对齐和调整。”张波说。
张波说,“让越来越多的新质生产力‘被看见、被认可’,是科技界工匠的目标。”正是带着这样的愿景,他带领着西井的一群80后、90后,将自动驾驶技术从实验室转化为全局人工智能港口产品。
AI赋能适配多领域
近两年,大模型是绕不开的焦点。这项技术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级的生产力工具,各行各业都在关注可能由它带来的生产范式变革。这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了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
“现在,以新质生产力加速产业革新,以技术力量助推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即将到来,在AI系统层的构建中,正是我们团队努力的方向。”在张波看来,工匠精神还体现在对产品的创新、精雕细琢和不断优化上。不仅是“从0到1”的场景化智慧化系统构建,还有不断琢磨客户的需求痛点,围绕无人驾驶系统而搭建的适用于多场景的软件产品矩阵。
除了“当家花旦”Q-Truck外,西井科技还研发了适用于空港、工厂等场景的小型新能源无人驾驶牵引车Q-Tractor和基于大模型打造的集装箱物流新型智能机器人专家TerminalGPT等,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的产品矩阵。
据介绍,TerminalGPT是基于大模型技术基座打造的一款“大物流领域的24小时贴身AI智能运营专家”。它可以自主学习并利用大数据预测智能推荐以及统筹规划,通过对集装箱物流场景智能解决方案等各智能及信息系统的链接,赋能各系统使其更智慧。
今年,西井科技不仅想让AI大模型赋能车端,而是赋能平台级系统。大模型平台X-Terminal应运而生,它不仅打通了“人”与“车”,还打通了“场”,将安全监控、能效管理、智能运营等多个软硬件系统融合在一个平台来统筹,从而实现真无人化。
“通过多元产品矩阵和标准化服务,我们已具备‘全球产品研发+商业落地+规模化’能力。”从长远来看,西井科技的愿景并不止步于此,张波向记者展露,而是整合构建一套更全局的大物流绿色智慧解决方案,涵盖海港、陆港、铁路、工厂等更多场景,不断去探索更高效、更降本的解决方案,真正做大物流行业的独角兽,为全球绿色减碳做出贡献。
源自《劳动报》
我要收藏
个赞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