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清华经管,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做贡献!
【ZiDongHua 之经济与管理收录关键词:清华大学 经管学院 数据科学 计算科学 人工智能 】
来清华经管,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做贡献!
经管学院本科招生由经济与金融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清华学堂经济学班、双学位项目(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项目、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本科双学位项目)构成,融汇经济与管理学科,以“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质的现代文明人为培养目标,“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为教育理念,“交叉学习、多元胜任”为培养特色。
在“通识教育”方面,学院为通识核心能力的培养设置了五大课组。在“个性发展”方面,学院通过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方向丰富的特色项目、多种类型的实习实践、覆盖广泛的教师与校友指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广阔平台。
同时,经管学院强调通过“交叉学习”的课内外过程——包括经济管理类课程与数据科学、计算科学、人工智能等相关课程的交叉学习,课堂内理论知识与课外情境式实习实践的交叉学习,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融合提升等——培养学生在新时代的多元胜任力。学院提供深入而全面的职业发展服务,支持学生前往经济金融、高科技、新兴产业、核心实体行业、政府公共部门等各类行业广泛就业,助力人才出口多元化。
经管学院冬情学生节大合影
经管学院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塑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提升人格韧性与不确定性应对能力;鼓励学生成为未来领袖,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作出贡献。
学科优势
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现今的清华经管学院,不但是清华大学最大的学院之一,更是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最优秀的经济管理学院之一。学院从自身学科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出发,紧密结合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极承担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的研究课题,科学研究整体水平位于国内同类学院前列,学术研究和学生培养等方面均居于相关专业领先地位,为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在本科期间接触或参与学术前沿研究提供了充分条件。在教育教学层面,经管学院“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本科教育理念及其本科培养改革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培养特色
雄厚的师资力量:截至2023年4月,学院共有154位全职教师和4位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创新管理研究院暨清华经管学院深圳院区双聘教师。经管学院的教师中,有9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位国际学会会士,9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位教师获得“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称号。此外,学院还聘请名誉教授、兼职教授、访问教授和管理实践访问教授。
清华经管学院毕业生与白重恩院长在毕业招待会上合影
广阔的深造空间:经管学院具有多样化的硕士、博士项目,无论是保研还是读博,学院提供给同学们丰富的选择。硕士项目包括:清华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商务分析硕士双学位项目、金融硕士项目(2023年FT排名全球第5位)、管理硕士项目(2023年FT排名全球第6位)。学院的7个系:经济系、金融系、会计系、市场营销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创新创业与战略系、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都设有博士项目。
充沛的就业指导:经管学院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设立专业化的职业指导机构“职业发展中心”(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具有丰富优质的职业发展资源、专业化的职业发展团队、体系化的职业发展活动,为学生提供职业测评、一对一职业咨询、职业发展课程、职业技能讲座及行业分享会等相关服务,致力于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潜在职业发展前景和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质和技能,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2023年委员合影
顾问委员会: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10月,由国际著名跨国公司董事长、世界一流大学商学院院长以及国际知名学者(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组成。学院首任院长朱镕基担任顾问委员会名誉主席,现有63位委员,共64位成员。境外委员中有国际知名企业家48位,海外知名商学院院长4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两位。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的使命是加强清华经管与外部各界的联系,提升学院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的整体水平,帮助学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管理学院。
充分的国际交流:清华经管学院长期以来注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交换学习等各方面都在快速发展。目前,清华经管学院已与全球百余所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前往合作院校参加海外学期交换或者交流访问。另外,学院每年吸引来自美国、欧洲和大洋洲等地交换生、留学生就读,搭建了中国学生和海外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
专业介绍
经济与金融专业
经济学对理解与指导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对帮助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进行理性决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社会科学中科学性较强的一门学科,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充满了活力,同时也对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特别是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研究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金融则是经济学应用最为广泛与深入的领域之一。
经济与金融专业旨在培养既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又具备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中实际问题的技能,既具有国际视野同时也了解中国国情的高素质复合型经济和金融人才。依托雄厚的师资力量,同时开设财务数据分析、保险等课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融合了管理学、信息科学、经济学等领域知识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聚焦于智能商务、金融科技等发展前沿,致力于揭示和把握数字经济时代的商务活动规律,开发和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数理方法以优化管理、提升绩效、引领创新。专业以其技术与管理相融合的“数智赋能”基因,不断培养和造就具有对信息技术、经济原理及管理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洞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清华学堂经济学班
清华学堂经济学班旨在培养既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又能够产生原创思想,既具备全球视野又深刻理解中国国情和特色的优秀经济学学术领军人才。把中国特色经济实践融入经济学一般规律,推动学科发展与进步,扩大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影响力和解释力。为此,清华学堂经济学班将遴选和培养一批兼具学术志趣和科研潜力的优秀青年学子,配备一流的师资力量,提供本研贯通的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出能够引领经济学学科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型领军人才。
双学位学士项目
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项目
计算机和金融长期在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运行中起着基石性的作用,在数字经济的时代大背景和新的国际形势下,计算机和金融的融合越来越重要,对相关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培养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复合型人才,2020年清华经管学院与清华计算机系合作开办了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本科项目。作为计算机、经济金融与管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此项目旨在培养IT领域和金融领域的复合型研究型人才或专业化管理人才。
课程设置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训练、综合论文训练、学生自主发展课程等,拟定学制四年,授予学位为工学学士、经济学学士双学位。每年招收学生30人左右,从2020年起招收第一届学生。优才集中带来明显的协同共赢效应,班风良好、成绩突出,两个专业的资源投入让学生们眼界开阔、兴趣盎然,学生们在两个专业学习中都有不俗的表现,成为潜力深厚的人才密集班级。
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本科双学位项目
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本科双学位项目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联合举办的全英文项目,学制四年,面向全球招生。该项目采取2+2模式,在清华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各修读两年,清华大学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授予经济学社会科学学士学位。
清华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均为研究型综合大学,是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颇具实力的两所高校。两校经济系实力强劲,都是该校规模较大、最有影响力的院系之一,在中国经济问题研究方面名列前茅。两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不少学界知名学者,研究著作丰富,论文发表成果丰硕。该项目采用理论与应用结合,既强调扎实的基础和通识教育能力的培养,也提供丰富的专业选修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课程立足本土问题,通过经济学的实用课程,教授与中国及世界有关的经济理论、实际应用及分析方法。
学生体会
在清华学堂经济学班学习的课程教导我思考的模式。在经管学院开设的“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课程上,老师详尽地讲解了诸如“图尔明模型”的微观论证构型以及“正反正结构”的宏观论证布局,针对具体论证文章的分析,老师通过理论模型的讲解与实践中的指导让我能通过科学而全面的方式去理解一本书当中作者的观点与论证路径,更让我得以通过我已有的知识储备去对其观点与论证做出批判性的思考。在“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课上,我学习了如何通过比较的视角来观察东西方文明的发展与特点;在社科学院开设的“民主的历程”课上,我了解到如何对政府形式背后的国际形势进行剖析。这些课程的理论讲解,让我详尽地了解到了思考的科学范式。
在清华的学习生活培养了我思考问题的兴趣。就像所有其他的脑力劳动一样,闲暇时的思索也有其机会成本,如果自身的兴趣不足以推动思考的成本,那么就几乎不可能产生任何思考了。在两周一次的“经济学堂班学术讲座”上邀请了经济学的学者为我们阐释经济议题和经济概念,引导我们思考;在经管学院开设的“经济学原理”小课上,小课助教循循善诱,引导我们利用学习的经济学知识简要地分析当下中国经济的一个小方面;而在为本科生开设的“中国经济专题”课上邀请了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以及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士为我们讲解当下中国经济的运转以及面临的一部分问题。视野愈发开阔,就像在白纸上越画越大的圆圈一样,我也愈发感受到来自未知领域的呼唤。相比较于以往,现在的我更愿意去了解当下的经济现象,并且思考其形成的原因与可能的解决方案,我在清华受到的教育培养了我对经济方向命题的兴趣,这也是我进行思考的源动力之一。
在清华的学习生活中我遇见了热爱思考的朋友和适合思考的空间。在清华大学,不仅仅能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只要是有同学存在的地方就有思想碰撞,一个小想法也能产生巨大的共鸣。寝室内的谈话不仅是当天新闻与新知的回顾,更是针对它们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的时空。学校的图书馆总馆、文科图书馆设施齐全,专门开设在经管系馆的经管分馆收藏经济类期刊图书,在提供海量数据知识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安静的环境,让我得以集中精力去面对一些艰难深奥的问题。清华大学为我提供了适合于进行思考的环境,让我不断地在学习生活与闲暇时探索有趣或者是有用的现象,让我受益匪浅。
学习与思考,是人生起步阶段的必修课,也是伴随着人一生,值得人去体会的两个概念。在清华学堂经济学班的学习生活中,我不但有了思考的时间,还受到了有关思考的教育,更获得了一个热切思考的环境,我感到十分幸运,也希望着大家能来到清华经管学院学习成长。
——陈星潼,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学堂经济学班
回想当年的自己夹杂着顾虑与期待地投递了清华大学计算机与金融双学位项目的简历,很欣慰如今的自己能满意地大声说出:这是我喜欢的专业,这是我期望中的大学生活。
于学业而言,计算机与金融专业的课程压力自然不小:大一秋季学期“二倍速”的经济学原理和离散数学、培养方案里两边硬核课程“一个都不会少”的课程设计,如此种种都不断提示着我们双学位的分量。然而,计金的课程也独具亮点:学校给我们班单开的经济学原理课程由前任院长钱颖一亲自执教;大三年级新开设双专业融合限选课,为学科交叉提出新的探索和尝试。
就我自己而言,我喜欢金融的思维博弈与社交联络,也喜欢理工科的严谨缜密与钻研投入。从长远来看,软硬技能的联合培养是对一个人的一生大有裨益的。我或许会将我自己目前的大学生活形容为“绝非浅尝辄止的多元探索”:沉浸地体验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方向的思维模式;利用学校的交换和实践资源多到国内国外走走看看;广泛结识志同道合的好友……这种对生活的无尽探索会引燃不灭的生命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引人不断向上、再向上攀登,向深处钻研。
此外,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背景使得一元的评价体系被打破,多元的追求和未定义的可能性使得计金的生活可以格外丰富。我们可以参加两个学院的社工和院系活动,代表经管亦可代表计算机在体育赛场上挥汗拼搏。我们有机会去涉猎两边的学术科研和行业前沿,有机会去和两个院系的“大咖”面对面交谈,也在两个学院广交志同道合的好友。我自己就同时担任了经管学院学生会联络部部长、计算机系辩论队领队、班级班长等职位。和经管的朋友们筹备学生节路演、组织迎新和军训慰问,也和计算机的朋友们彻夜备赛、一同准备赛场上的唇枪舌战,在男女生节组织班级同学一起聚餐、互送礼物。
班级计算机系学生节节目(第一排右一)
——张诗颖,计算机与金融专业2021级本科生
在正式开始上专业课之前,我对经济与金融到底学什么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甚至直到现在也没能了解清楚,但学到的知识确实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经济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经济与金融可以说是与现阶段日常生活相关度最高的专业之一。微观经济学告诉我们税收的无谓损失,宏观经济学教我们GDP的计算方法,学会新知识的喜悦远远超过了卷绩点的焦虑。
关于经管,有人说它是文科,有人说是理科,更多时候被划为商科。在我看来,经管更多的是文理商的结合。经管当之无愧是清华里最具广度的专业之一,从西方文明、中国文明到微积分、线性代数再到经原、会原等专业课,通识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荼。跟其他专业的同学聊天时,我往往会听到这样的疑惑:“啊?你们经管还要学这个?”
学习之外,在经管、在清华也给予了我许多尝试和挑战新事物的机会,垒球便是其中之一。进入大学之前,我从未接触过棒垒球;开学初“百团大战”社团招新时,偶然停在垒球校队的帐篷前,扫码入群原是本着“多看看没损失”的心态,却在心血来潮参加了当天的训练后,稀里糊涂一直坚持了下去,现在已经能够成为首都高校运动会的参赛队员之一。
经管的体育威名远扬,许多运动项目都登全校榜首;强大的实力使得经管的运动队也格外繁荣,对我这样的狂热运动爱好者来说犹如天堂。加入院羽毛球队和排球队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得以提高自身水平,参与许多体育赛事,甚至被大佬们一路带飞至马杯冠军。但众多体育活动在给予我快乐的同时,也给我的时间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常常一周要参加四五次训练,当其他同学在刷剧或游玩时,我只能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
我在清华学经管,学习的是知识,也是勇气,经历的是接受,也是相信,收获的是快乐和充实,更是平衡取舍的能力。
——吴梦晗,经济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
内容来源:清华招生
我要收藏
个赞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