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自动化学院派收录关键词:北京大学 机器人  人工智能
  
  段慧玲院士主讲前沿科技系列讲座第九讲“微纳米机器人与人工智能”
  
  5月22日下午,北京大学图书馆与九三学社北京大学委员会合作主办的“科技之光|前沿科技&书香九三@燕园”系列讲座第九讲在图书馆北配楼科学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段慧玲教授作了题为“微纳米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讲座,全校130余位师生报名参加现场讲座。讲座由九三学社北京大学委员会主委、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沈兴海主持。
 
  
  讲座现场
  
  随着科技从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向智能化迈进,微型化和集成化已经成为工程科学的发展趋势。段慧玲院士详细介绍了微纳米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自然界现象、科幻影视和中国传统神话,到近年来微纳米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展示了微纳米机器人技术正逐步从科幻走向现实。她讨论了微纳米机器人研究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尤其是微尺度效应和表界面效应,强调了结构或驱控的非对称设计是实现微纳米机器人在微尺度环境中运动的有效手段。
 
  
  段慧玲院士作讲座
  
  段慧玲院士分享了微纳米机器人实现高精度磁/声驱动控制的最新进展,系统介绍了微纳米机器人的先进制造技术,强调了四维激光快速成型方法在实现异质多功能材料一体化打印、微尺度三维结构的3D变形,以及快速、可逆驱控等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她还分享了微纳米机器人在精准医疗中展示出的独特优势,即可提供精准、微创的治疗新方案。她还总结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微纳米机器人技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先进机器人技术的前沿,微纳米机器人将集成多学科协同创新,以其微型化和智能化的特点,相较于宏观人工智能体展现出更为高效信息传输与处理、高灵敏度响应以及超低能耗等方面的显著优势,预示着其在未来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听众提问
  
  段慧玲院士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探讨了微纳米机器人的自供能运动、材料的生物降解性以及微尺度结构设计等多个前沿科技问题。
  
  主讲嘉宾简介:
  
  段慧玲,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界面力学、流固耦合力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德国洪堡研究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和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奖励。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UTAM)固体力学委员会委员、国际工学院院长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固体力学顶尖期刊JMPS编委,入选ASME Fellow。
  
  (图文转载自:北京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