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融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创新|央视《走进实验室看新质生产力》
【ZiDongHua 之自动化学院派收录关键词:中国科大 机器化学家 智能自动化 】
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融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创新|央视《走进实验室看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实验室是从“0”到“1”前沿科学创新的策源地,也是现代产业的孵化地。中央电视台系列报道《走进实验室看新质生产力》,今天我们就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实验室一探究竟。
机器化学家小来:大家好,我叫小来,是一个外表炫酷的机器人,同时还是化学家。平时不仅能代替科研人员完成难度高、周期长的化学实验,还能分析实验数据,计算出最准确的实验结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能读、能想,还能做。现在我已经成为中国科大很多师兄师姐们的好帮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 赵路远:大家好,我是中国科大的一名博士生,最近我的课题是研制高熵催化剂。高熵材料能提高新能源电池的稳定性,对新能源产业来说也非常重要。导师建议我从29种非贵金属元素中,选出五种来做高熵组合,可能的组合居然有超过11万种。如果靠我一个人的话,这辈子都找不到最优解了。不过我还有机器化学家小来,有了它,我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 赵路远:小来,请用你的计算大脑帮我实现一次初步的筛选吧。
机器化学家 小来:好的,针对师姐提出的开发高效产氧催化剂的要求,我用计算服务器做分子动力学计算,共获得25426种构型,有这些理论数据实验就好办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 赵路远:机器化学家阅读思考的能力是通过背后的智能模型实现的。阅读一万六千篇文献,我可能需要六到七年的时间,而小来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了,那么身为化学家的它,又是如何高效完成化学实验的呢?
机器化学家小来:当科研人员输入指令后,我就会行驶到对应的工作台前,使用机械臂抓取各种化学材料,按照设定好的实验流程,进行液体称量、搅拌、离心、烘干等,误差小、操作精准,五个星期就能完成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江俊:我们接到的任务,希望能够就地取材,能否利用火星上随处可得的火星岩石,把它们改造成有用的(产氧)催化剂。那么这个任务的最大难题是,我们不可能把科学家送到火星上去做这个实验。
一直以来,火星移民都是人类长期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首先要解决火星大气中氧气的缺乏。就在前不久,机器化学家小来就成功利用火星陨石创制出实用的产氧催化剂,有望帮助人类实现外星球定居。如今,除了小来,最新一代的机器化学家小临也诞生了。
机器化学家小临:大家好,我叫小临,和小来合在一起,就是“来临”,寓意着“未来已来临”。看看!我长得是不是很可爱呀。不仅有迷人的眼睛、灵活的双手,还能和总台记者进行沟通交流呢。
总台记者 刘军:小临,请你帮我完成一个化学样品的研磨实验。
机器化学家 小临:好的,我会根据实验步骤和要求来操作,请您告诉我具体的样品信息和研磨的细度要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江俊:我们现在和一些药企、化妆品、护肤品的一些公司企业合作,他们提出一些护肤品的需求,那么我们快速帮它去优化配方,降低优化它研发的步骤,甚至每一步都能降低成本。
机器化学家融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创新。从机器化学家小来到小临,这个技术跨越的背后是新质生产力在大显身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器化学家平台有望迭代进化,不断地探索航空航天、生物制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发。
来源:中央电视台
我要收藏
个赞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