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著名机器人专家Dennis Hong访问国地中心,分享机器人形态创新与未来应用
热点资讯︱国际著名机器人专家Dennis Hong访问国地中心,分享机器人形态创新与未来应用
2月18日上午,国际著名机器人专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系RoMeLa(机器人与机制实验室)的创始主任兼教授Dennis Hong博士受邀访问位于上海张江模力社区的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并围绕“机器人需要长得像人类吗”这一前沿主题展开深度分享。国地中心员工及行业特邀嘉宾共同参与了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Dennis Hong博士以一段引人深思的提问开启了演讲:“好莱坞赋予机器人人形外壳,但现实中的机器人是否必须模仿人类?”他结合团队十余年的研究成果指出,尽管人形机器人在消防、救灾等场景中具有环境适应性优势,但其速度、稳定性及成本问题仍是其在现实生活中规模化应用的瓶颈。

Dennis Hong博士展示了RoMeLa实验室突破传统的创新设计:低成本、低复杂度的侧身行走的NABiRoS、可切换两足/三足形态的ALPHRED、氦气球机器人BALLU,以及能在复杂地形中高速奔跑的ARTEMIS人形机器人。
其中,ARTEMIS以每秒2.1米的行走速度刷新当时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步速纪录,更凭借其近乎“变态”的高速稳定运动能力六度斩获RoboCup足球世界冠军。他强调:“机器人形态应服务于功能需求,而非局限于人类外观。未来,多样化的设计将推动机器人更深度融入人类生活。”
提问环节,大家与Dennis Hong博士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演讲结束后,国地中心总经理许彬为Dennis Hong博士颁发“人形机器人荣誉顾问”聘书,促进双方在技术创新、国际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活动最后,与会者共同参观了国地中心具身智能训练场。训练场模拟了多种现实场景,包括崎岖路面、动态障碍物及家庭生活等场景。Hong博士团队与现场工程师就机器人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核心技术展开交流,双方充分期盼未来联合研发的可能性。
Dennis Hong博士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系RoMeLa(机器人与机制实验室)的创始主任兼教授。他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机器人运动与操控、自动驾驶车辆和人形机器人方面。他的工作曾受到众多国内外媒体的报道。《华盛顿邮报》杂志称Hong博士为“机器人界的达芬奇”。
Dennis Hong博士被《大众科学》杂志评为第八届年度“天才10人”之一,被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校友会评为“未来40岁以下杰出人物”,并被普渡大学评为“40岁以下杰出校友”之一。Hong博士的其他过往奖项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CAREER奖、SAE国际的Ralph R.Teetor教育奖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的Freudenstein/GM青年研究者奖等。
我要收藏
点个赞吧
转发分享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