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论坛成功召开|“贯彻教育强国建设精神,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发展”
【ZiDongHua之“自动化学院派”收录关键词:自动化类 教育部 教育强国 南京理工大学 】
成功召开|第六届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论坛(2025·南京)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南京理工大学承办,教育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教育部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教育部控制理论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清华大学出版社协办的“第六届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论坛”于2025年3月21—23日在南京市成功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贯彻教育强国建设精神,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发展”,邀请自动化学科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分享教育与教学成果。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10余家知名企业,300余位自动化相关专业院校领导、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与企业代表参加本届大会。

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论坛会议现场
3月22日8:30大会开幕,300余人济济一堂,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吴晓蓓教授担任开幕主持工作。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李少远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并阐述:“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举办第六届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论坛,旨在搭建自动化类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建设与教学能力发展交流的平台,推动自动化类专业高质量发展,擘画教育强国宏伟蓝图。”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强教授代表承办方致辞,清华大学出版社卢先和总编辑代表协办方致辞,介绍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论坛的策划与组织情况。

吴晓蓓副主任在论坛主持
李强副校长在论坛致辞
李少远副主任在论坛致辞
卢先和总编辑在论坛致辞
本届论坛主题为“贯彻教育强国建设精神,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发展”,邀请自动化学科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分享教育与教学成果。
主论坛议题一
教育政策解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邀请教育专家瞿振元教授解读教育强国建设在推进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先导性与战略性支撑作用。
瞿振元:解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主论坛议题二
科教产教融合
科教产教融合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邀请自动化学科专家哈尔滨工程大学姚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少远教授、清华大学王红教授、中科深谷蒋荣慰先生论述科教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实践经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部署,探索自主人才培养体系。
姚郁:新工科建设·构建自主人才培养体系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原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李少远:人工智能发展·构建自主人才培养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王红:AI赋能助教助学·数字化教学改革创新
清华大学教授,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主任,“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
蒋荣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中科深谷集团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深谷新工科产业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合作项目负责人,中科深谷师资研究院培训中心负责人
主论坛议题三
一流专业建设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层组织,邀请一流学科及一流专业负责人清华大学耿华教授、东南大学魏海坤教授分享学科与专业建设经验,论述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探讨学科与专业建设方法。
耿华:自动化类专业建设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自动化系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IET Fellow,IEEE Fellow
魏海坤:自动化类专业建设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自主无人系统方向学科带头人,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
主论坛议题四
一流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人才培养的抓手,邀请一流课程负责人清华大学张长水教授、同济大学刘成菊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钟德星教授、山东大学陈桂友教授纵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教学数字化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新实践、新形态与新模式。
张长水:人工智能通识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IEEE Fellow,曾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
刘成菊: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具身智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钟德星:现代检测技术与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西安交大一附院特聘教授,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生物特征识别中心主任
陈桂友: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山东大学“嵌入式系统与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平台主任,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中心主任
主论坛议题五
实践教学建设
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邀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清华大学任艳频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郭毓教授分享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经验,探讨实践教学驱动创新人才培养新手段。
任艳频:自动化类专业实验教学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北京市高教学会电子线路分会理事、秘书长
郭毓:自动化类专业虚拟仿真教学
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空间运动体控制专委会委员
为促进教学创新交流,分享优秀教学创新经验,论坛设置专题研讨环节,围绕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技术创新等课题展开交流讨论,启迪教学创新思想。
分论坛议题一
教学数字化与智能化
聚焦专业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探讨教学数字化改革(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方法数字化、教学管理数字化等)和教学智能化探索(智能化助教、个性化自主学习、智能化教案设计、知识图谱设计、课堂数据分析等),分享教学创新经验。
分论坛议题二
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
结合日常教学创新实践或各级教学创新竞赛经历,分享教学过程中的优秀经验及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设计与组织方法(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语言、教学评价等),探索教学创新路径。
分论坛20位专家作论坛专题报告
段斌:计算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毕业要求观测点的课程支撑设计
湘潭大学教授,专业认证指导中心主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湖南省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潘天红:“学做融创、知识整合”的自动化类大学生实践育人体系改革与实践
安徽大学教授,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安徽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安徽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
席剑辉:教学设计与组织创新探索实践——以运动控制系统系列课程为例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
何静:“包装自动化”课程的产教融合赛道之旅
湖南工业大学教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
隋金雪:自动化类创意创新实践课程群建设与实践
山东工商学院教授,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山东省优秀科技创新导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
王夏复:“双驱动四融合”教学创新与实践——以线性系统与最优控制课程为例
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大学教学督导专家,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
杨晓飞:行业特色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以江科大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建设为例
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智能感知工程专业负责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检测与运动控制专委会委员
张兰勇:产教融合背景下自动化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黑龙江省青年教学名师,教育部船舶控制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
李忠勤: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
黑龙江科技大学教授,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电气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全国煤炭行业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
沈磊:基于便携式电力电子硬件在环实验平台的数字化教学探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主讲人,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分赛道负责人
郁汉琪:项目教学设计与创新人才培养
南京工程学院教授,原创新学院院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联合国科教文产学合作教席理事
白圣建:数据驱动的形成性评价探索与实践——以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为例
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副教授,教学科研处副处长,国家级教学团队核心骨干,湖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杨旭: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下“嵌入式控制系统”课程建设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
李丽娟:筑人才培养体系,强人工智能素养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教务处副处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检测与运动控制专委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智慧教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
李红超:“智慧辅学、求索创新”课程改革与实践——以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为例
河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河北工业大学元光青年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讲人
何秋生:地方院校“大”课堂教学“新”模式构建与实践
太原科技大学教授,“创响山西”十大创新创业人物,山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山西省高校师德楷模,山西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
郭艳婕: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智能化实践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正高级实验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国家级大学生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李华军: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改革与课堂设计——以传感器类课程为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讲师,浙江省第十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第二十一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王承林:人工智能赋能单片机教学创新实践——从虚拟仿真到数字人教学的多维融合
邢台学院正高级实验师,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河北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负责人
曾伟: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探索
九江学院副教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教研室主任,九江市第九批“双百双千”学术学科带头人,九江学院教书育人楷模
论坛现场,300余位参会代表,积极分享,热烈交流,为推动自动化类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探讨经验,开阔思路。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人工智能低成本通用化迭代,为教育教学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历史机遇。推动智能化背景下的教师育人能力发展,构建人才自主培养新体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要求。“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论坛”搭建自动化类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建设与教学能力发展交流的平台,推动自动化类专业高质量发展,擘画教育强国宏伟蓝图。
“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是自动化学科高等教育领域最大规模的教学交流活动之一。论坛致力于为各高校自动化类院系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核心课程负责人及实践教学负责人搭建专业建设与教学经验交流的平台,全方位分享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与实践教学建设的经验与成果,提升自动化类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水平。论坛议题涵盖: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政策/新方法/新技术、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师能力培养与职业发展、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方案。论坛已在沈阳(2019年)、南昌(2020年)、杭州(2021年)、长沙(2023年)、青岛(2024年)、南京(2025年)举办六届,先后邀请100余位教学名师莅临论坛演讲,分享教育教学成果。先后有400余所高校、2000余位高校教师参加论坛,积极交流,共同推动自动化类专业建设与教学发展,助力自动化类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
欢迎关注第七届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论坛,欢迎申请大会报告,推广优秀教育成果,推动自动化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我要收藏
点个赞吧
转发分享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