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之力,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未来
【ZiDongHua 之品牌自定位收录关键词:新思科技 智能未来 ESG战略 数字孪生】
以科技之力,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未来
硬核科技,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助力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创新之源。作为全球前沿科技的赋能者,新思科技始终怀揣可持续发展理念,携手合作伙伴共同聚焦全球发展的核心议题,从自身做起,以根技术的叠加式力量让地球不断变得更加美好。
与自然和谐共生一直是指引我们芯片人不断前行的科学信仰和价值观,赋予我们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持续创新和颠覆,不断突破硬核科技的极限,助推全球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全球芯片行业的领导者,新思科技率先以绿色技术的创新引擎加速千行百业的低碳化进程,为地球的蓬勃绿意贡献一份实实在在的芯意,并积极推动年轻一代的科技教育,为绿色未来输送源源不断的硬核新势力。
葛群
新思科技全球资深副总裁
新思中国董事长兼总裁
以绿色科技,共创“智能未来”
站在全球领先科技的最前沿,新思科技对于ESG(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的理解更加深刻,唯有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企业的核心发展价值观中,从日常点滴做起,才能更好地让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此,新思科技创新性地提出了“智能未来”ESG战略。
人类未来赖以生存的数字环境,同样需要青山绿水。新思科技2022 ESG报告显示,从纳米级别的芯片设计到整个公司的生产运营,新思科技都在不遗余力优化“碳足迹”,全面推进绿色科技发展,撬动半导体行业乃至全球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
持续创新绿色技术:一直以来,新思科技致力于以根技术的创新来降低整个芯片产业的碳足迹。如今,新思科技已经推出了低功耗EDA 和IP解决方案,成功将SoC的功耗额外再降低25%,并推出了业界首个全栈式AI驱动型EDA解决方案Synopsys.ai,将AI引入到芯片设计的各个环节,持续提升芯片性能并降低功耗。目前,全球十大半导体客户中已有九家采用了Synopsys.ai,诸多客户成功案例显示AI技术帮助其缩短了25%的设计周期并降低了30%的功耗。
推动数据中心去碳化:2022 年,新思科技推行了一项优化全球数据中心布局的长期计划,不断对业务进行整合和去碳化。到 2024年底,新思科技预计将把1.58兆瓦的数据处理量转移到能效更高的地区,并要求数据中心供应商使用可再生能源。2022年,新思科技关闭了10个相对低效的内部数据中心,累计优化了21个数据中心。新思科技在数据中心去碳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提升企业运营低碳水平:在技术创新去碳化的同时,新思科技深入公司设施建设、整体运营到软硬件供应链进行碳足迹优化。新思科技积极采用绿色能源,已经向Azure Sky风电与储能项目购买15兆瓦清洁电力。此外,新思科技还签署了一项购电协议,每月可获得高达400,000 kWh的绿色可持续风电电量。
加大碳中和投入:2022年,新思科技加入了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组织,承诺共同实现将全球变暖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摄氏度的范围内的目标。同时,新思科技还与气候影响合作伙伴一起,投资了四个碳中和项目,其中包括在中国开展的改良水稻种植的土壤碳中和项目。目前,新思科技已经通过一系列高质量、可验证的可再生能源证书(REC)和碳中和交易,并连续四年在获得了CarbonNeutral®公司认证。
值得一提的是,芯片技术也将成为解决日益严峻的气候问题的关键!就像现在的AI对话一样,在先进芯片的支持下,人类可以建立一个数字孪生地球模型,基于数十年来大气、海洋、冰川、陆地和人类活动等数据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将面临的各种挑战。这可不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新思科技早已开始这方面的研究。
软硬结合,为“数智低碳未来”全面护航
新思科技“智能未来”战略在中国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诠释:以数智化与低碳化为创新双引擎,以全梯队人才培养为创新后备军,才能源源不断地推动绿色未来发展。
新思科技将创新放眼于更广的世界,将芯片设计的技术和思路迁移到能源、农业等传统领域,探索如何将自身在芯片设计领域多年积累的能耗管理和数字建模能力,复制到传统行业,解决这些行业的发展痛点,加快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让整个社会运营更加绿色、更加低碳。
在引领前沿技术革新的同时,新思科技也致力于为绿色未来提供软实力保障。毫无疑问,“数智低碳”未来对人才的要求将更加多元融合,在新思科技看来,只有以更长远的发展需求为目标,提前培养“面向未来”的硬核新生代,才能更好推动绿色的未来的发展。
新思科技坚持“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率先将芯片知识引入初高中基础学科教育中,联合上海市科委和教委,打造首个面向青少年的芯片教育项目,把芯片相关的知识与初高中生的数理化教育结合起来,通过科普教育更早启蒙青少年对于芯片创新的认知和探索,从而确保创新人才的可持续性。
如今,新思科技已经建立了从小学、初高中到大学、研究生,及专业人士的科技全人才培养梯队,并不断探索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先锋科普方式,引领芯片行业的人才培养和科普教育新范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