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 智控未来|中冶南方 2025 年度工业数字化交流会暨智能控制器产品发布会隆重召开!
AI赋能智控未来|中冶南方2025年度工业数字化交流会暨智能控制器产品发布会隆重召开!
前言:中冶南方自动化公司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始终致力于推动工业多场景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面对工业制造领域加速提质增效的转型需求,我们正在以引领性的自我驱动力和高度敏锐的技术前瞻性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通过推动边缘计算、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产品的研究应用与迭代升级,为中国制造业的智变全面赋能。
3月25日,由中冶南方自动化公司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边缘计算专委会协办的“中冶南方2025年度工业数字化交流会暨智能控制器产品发布会”在武汉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以“AI赋能智控未来”为主题,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位业界专家及合作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中冶南方GIC通用智能控制器的发布,一起展望具身智造赋能工业智慧化升级的未来发展图景。
中冶南方自动化公司总经理祝兵权致辞

作为长期致力于推动钢铁工业技术进步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冶南方自动化公司始终坚持“创新引领服务为先场景驱动生态开放”的发展思路,立足于对流程工业工艺技术的透彻理解,依托自主研发的变频器、智能控制器等核心产品,构建了“产品+解决方案+服务+运营”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形成了中冶南方数字化业务框架的坚实底座。通过融合中冶南方WISDRI DiPlant®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智慧冶金、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应用场景的高效整合,致力于为流程工业数字化转型及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
中冶南方GIC通用智能控制器的成功研发及应用,标志着我们在工业智能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体现了我们对技术创新的持续追求。以此次产品发布会为契机,我们将进一步推动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期待与更多伙伴携手,在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协同、共赢的工业智能产业新生态。
嘉宾致辞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自动化学会边缘计算专委会秘书长兰大鹏,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院长曾志刚为大会发表致辞。
他们表示,中冶南方自动化公司发布的智能控制器,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典范之作,充分展现了国产化技术的突破与强大实力,也为行业树立了标杆。沈自所、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通过与中冶南方自动化公司的深度合作,围绕工业智能化等关键问题,共同推动了技术的快速转化与产业的持续升级。
前沿洞察
以具身智能,引领工业智变新未来

在“AI赋能数智驱动”主题演讲中,中冶南方自动化公司总工程师丁炜结合当下DeepSeek开源大模型—manus AI智能体—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进程,阐明了具身智能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变革性力量:“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工业格局,而具有物理实体,且能与环境产生的交互行为的具身智能及其应用,则是推动工业数智化迈向新高度的高级范式。”由此他提出了“具身智造(Embodie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这一全新的概念,并指出:具身智造将是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制造未来进化目标。
具身智造工厂包含“多模态感知—任务理解—自主决策—躯体动作”四个逻辑流程,具身智造架构则涵盖“企业智能体—工厂智能体—产线智能体—装备智能体”四个系统层级。他表示,作为具身智造系统的控制“大脑”,GIC通用智能控制器(General Intelligence Controller)将在兼容可编程逻辑功能的基础上,融合人工智能技术,链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成为推动工业智能化进程的核心力量。
产品发布
打造高端产品,工业自动化升级
GIC通用智能控制器
GIC通用智能控制器(General Intelligence Controller)是一款面向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高端控制类产品,打破了传统PLC的控制模式,基于异构算力与边缘智能框架,融合了“通信-感知-计算-控制-驱动”五大核心能力,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到执行的全流程闭环优化,全栈自主可控,支持信创安全应用,满足工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新能源等领域逻辑控制、边缘计算、运动控制的需求。
E-CONVERT回馈/有源整流装备
传统基本整流设备往往电能浪费显著,谐波污染严重,同时故障率高达30%,中冶南方E-CONVERT回馈/有源整流装备及其方案采用绿色节能技术,实现了永磁同步驱动效能再升级,具有基本整流电压调节快、能效利用率高、谐波因素低、全面一体化设计等特征,以极致性能产品推动钢铁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ECG570系列智控冗余变频柜
ECG570系列智控冗余变频柜采用双电源+双变频并联容错驱动技术,攻克了冗余系统的均流控制难题,可实现2毫秒无扰切换,达到更高性能、更高标准的热备冗余,有效保障石化等行业关键设备高可靠持续稳定运行。
技术分享
汇聚产学研用合力,共绘数智未来蓝图
此次大会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作技术分享,共同描绘工业数智化发展的未来蓝图。专家们围绕“基于Ethernet-APL的全网络测控系统、AI+冶金全流程、智慧矿山生产综合管控技术、煤气发电智能调控”等应用案例,勾勒出工业数智化转型的技术图谱和现实路径。
同时,专家们还强调了随着工业4.0的变革深化,自主芯片技术生态的建立将被视为工业数智化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为自主可控的核心控制器与高端软件技术的“破局”创造有利条件。
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中国自动化学会大数据专委会秘书长
刘强
《数据智能赋能流程工业工况识别与异常回溯》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工业控制网络与系统研究室主任
李栋
《工业智能控制系统云化发展趋势》
中冶南方钢铁公司
智能制造事业部智能物流及装备部部长
蔡炜
《具身智能制造—从钢铁到AI的全链革命》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传感与网络中心主任
赵艳领
《基于Ethernet-APL的全网络测控系统研究及应用》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杜安利
《自主“芯”技术工业数智新驱动》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智能信息通信技术中心副主任
吴波
《基于工业物联网的
智慧矿山生产综合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公司数智化中心主任
张豪
《煤气发电智能调控系统—
发电生产迈入智能自动新时代》
精诚合作
聚势同行启新程,共谱合作新篇章
会上,中冶南方自动化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河南金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合作伙伴协议。
随着协议的正式签署,各方将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共同探索技术创新的前沿路径,携手打造产业合作的典范,在人工智能与自动化领域不断探索与奋进。
尾声:
在科学技术的浪潮中,在工业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中冶南方自动化公司始终站在变革的前沿,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依靠深厚的技术积淀和无畏的创新精神,引领工业迈向智能化新时代。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随着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未来巨幕徐徐展开,我们也相信——远方不远,唯变不变。
我要收藏
点个赞吧
转发分享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