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人学会“协作”,AiMOGA墨甲机器人迈入智能进化快车道
【ZiDongHua之“品牌自定位”收录关键词:墨甲智创 机器人 自动驾驶 知识图谱】
当机器人学会“协作”,AiMOGA墨甲机器人迈入智能进化快车道
距离2025上海车展开幕还有不到一周,AiMOGA墨甲机器人测试实验室正在进行展前的最后阶段测试。三台墨甲机器人依次完成语音交互、协同调度与避障等任务,技术人员逐项核对执行逻辑,确保每一个细节在展台现场精准落地。
作为奇瑞集团与AiMOGA墨甲机器人团队联合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墨甲自诞生起便承接“将整车智能能力迁移至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使命。奇瑞在自动驾驶、感知系统、控制架构和供应链体系上的深厚积累,正为AiMOGA提供强力赋能,使其具备从语义理解到动作执行的全链路智能能力。此次车展,墨甲将首次以“多机协同”形态正式亮相,全面展现其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场景的阶段性成果。

多机调度能力再升级,实现“一个指令,多机协作”
“以前是一台机器人接收语音命令执行,现在是一个机器人听懂你的话,随后调度其他机器人协同完成任务。”——AiMOGA智能系统负责人介绍。在此次车展中,观众将首次看到由三台机器人组成的“多机协同小队”,基于统一的大模型语言理解与任务指令调度,完成迎宾、送水、指引等多个任务。
实现这种“多机一脑”的协作并非易事,AiMOGA智能系统负责人坦言:“最难的,是如何让机器人群体在一个模型内做出任务决策,并同步执行动作。我们设计了调度算法和大模型融合机制,使机器人能像‘工作群’一样接收统一指令,并灵活分工协作。”
这一能力,为未来机器人在4S门店、商业服务、家庭助理等高交互密度场景打下技术基础。

从“想要水”到“手拿水”,任务执行闭环再进化
指令的理解只是第一步,任务的完成更考验机器人“动手能力”。
“用户说‘我想喝水’,我们的大模型不仅要理解语义,还要将其解析为具体动作:抓取哪个物品?避开哪些障碍?以什么样的路径到达?”——AiMOGA规控算法负责人表示。
目前墨甲机器人已搭载端到端控制链路,具备精准的动作规划与控制能力。在此次车展展示的取水场景中,机器人将通过多模态感知识别目标瓶子,结合规控模型,实现“避障抓取+倒水+递交”的完整动作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视觉、语音、空间等信息融合,墨甲能处理“我要黑色瓶子”这类复杂语言指令,并自主识别对应饮料,完成任务。

±5cm导航精度,打破行业“演示难题”
AiMOGA导航与感知技术负责人透露:“很多机器人企业展示行走能力时,是通过后台遥控或轨迹预设实现的。我们想突破这一行业‘伪自主’的尴尬。”
在过去一年,AiMOGA团队基于奇瑞自动驾驶技术平台,持续迭代导航控制算法,实现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下自主避障、自主建图、自主路径规划。如今,墨甲机器人已达到±5厘米的导航精度,远高于国内普遍水平(±20厘米)。
这意味着,机器人可以精准走到车前、避开人群、站定讲解,为车展提供可靠的智能讲解体验,也为其后续进驻商超、写字楼、门店等复杂场景提供了落地保障。
从语音交互到知识销售,构建“懂车会卖”的AI员工
除了基础交互与物理能力,墨甲机器人还将作为“智能讲解顾问”亮相上海车展。在大模型语义理解能力支持下,机器人不仅能流畅回答“展区亮点”等问题,还能基于奇瑞车型知识库进行智能推荐。
“我们正在打造一个具备汽车领域知识图谱能力的机器人,可以把用户自然提问转化为产品推荐策略。”AiMOGA智能系统负责人介绍。
这一“懂车会卖”的AI员工形象,也成为奇瑞推动“智能生态出海”的重要一环。通过和车企知识体系的融合,AiMOGA正向“行业化智能助理”迈进。正如技术负责人所说:“我们不是用最强的配置堆砌效果,而是在成本可控的基础上,做出最可落地、最可量产的智能机器人。”
随着车展的临近,墨甲机器人将正式以多机协同形态登台,展示来自中国AI机器人品牌的技术积淀与产业想象力。
我要收藏
点个赞吧
平台转发数:1次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