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全球自动化转型
疫情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也加速了行业转型,其中一些变化也许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比如自动化。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项调查发现,疫情期间,在45个国家、地区中,近一半接受调查的公司老板有加快发展业务自动化的计划。约41%的受访者表示,企业积极为危机后的世界做准备,正在投资加速自动化。
在埃及北部城市坦塔,一名男子通过机器人检测取样 艾哈迈德·戈马 摄
自动化有助产业链重塑
资本逐利和避险的本能会让企业家们不得不推进自动化,既在全球产业链调整中降低人工成本,也为下一场流行病可能带来的危机做准备。显然,机器比人更不容易生病,自动化程度越高,受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影响就越小。
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为了避险将一些战略性产业供应链重新布局回本土时,机器比这些国家的人工更具成本优势,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让制造业回潮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认为,此次受疫情限制措施冲击严重的制造业,多是用工人较多和采用传统管理手段的企业,“疫情客观上会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和自动化发展的深度和强度”。她认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产业将让运营变得快速、灵活和低成本。从欧美劳动力成本来看,要调整产业链条,只有自动化才能实现本地化和区域化。
信任危机让机器人显身手
疫情在一段时间内会给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造成冲击,消费者将倾向于选择自动化服务以减少面对面的接触,一些服务业可能会加速推进机器替代人的进程。自动化在发展深度外,应用广度也会不断增加。
可以预计,这将催生更多的机器人快递员、餐厅机器人服务员,医疗领域的自动化也会加速。未来医院的一台手术,餐厅的一次点餐,快递送货的一次服务等等,都可能体现自动化的元素。
事实上,在中国疫情期间,医疗机器人、社交机器人和快递机器人等各种智能机器人就已“大显身手”,比如给医院配送医疗物资,为隔离酒店里的客人递送食物,在公共场所自动测温和消杀等,解决了疫情期间因需保持“社交距离”带来的问题。
正在意大利伦巴第大区医院看护新冠肺炎病人的“机器人护士汤米”,英国小镇米尔顿·凯恩斯的轮式送货机器人,北京某火锅品牌推出的无洗菜工、无配菜员、无传菜员的“无人餐厅”都已经频频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囊括自动化领域的“新基建”也将在中国成为投资热点。
格拉斯哥思克莱德大学机器人与自动化学者杨尔辅博士认为,疫情给工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将成为今后机器人自动化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杨尔辅的研究小组目前正在开展利用移动机器人技术开发无人自主购物车的研究,以加速购物自动化,减少商场环境下的疾病传播。
被替代的焦虑不可忽视
不过,机器替代人、自动化生产替代手工生产,这一进程在历史上并非一帆风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对自身被机器替代的焦虑。
作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地,英国19世纪初就发生了反抗工业化的“卢德运动”。《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卡尔·弗雷最近提出,从近代历史看,每一次经济大萧条都会加深人们对自动化的焦虑,比如二战前的机器大工业发展时期西方社会的普遍焦虑。
弗雷认为,“后疫情时代”,那些高端工作不仅难以被机器替代,也更不容易受疫情影响,而更多低收入工作将在自动化进程中消失,人们被机器淘汰的焦虑会更加严重。
这就带来一系列问题:已经不断涌动的民粹情绪是否会更加严重?这将对全球政治和经济版图造成什么冲击?这都是自动化加速发展后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