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海淀水环境提升 百姓家门口的沟渠开始清水流淌
水岸家园边上如今有滨水公园。
沿着岸边的石板路不紧不慢地走上一大圈,顺便欣赏河道里冰水相融的冬日画卷,身体微微出汗,整个人感觉神清气爽。
这个问题也曾困扰着海淀区的水务工作者。
为了让大寨渠常年有水,海淀区首先在南沙河至大寨渠渠首之间建设8公里地下补水管线,再在南沙河河道内建设一座提水泵站。通过科学精准调度,每日2.28万立方米的南沙河水开始“旅行”,被泵站打进补水管线,逆流而上从大寨渠渠首流出,再顺着渠道流回南沙河,日复一日,循环往复。
类似的生态循环水网为海淀更多的河湖沟渠水环境提供了生机和活力。
在“三山五园”地区,海淀区通过循环补水工程,对金河、南旱河、北旱河全年实时补水,使历史上的“旱河”脱“旱”。
在东埠头沟,河道沿岸栽种了大量的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营造出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象。
河道有了水,河堤成了景,一片片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不断涌现,一个个老百姓家门口的沟渠开始清水流淌。这一切,背后有科技的力量在支撑。
在南沙河、昆明湖、未名湖、圆明园湖等海淀所有的河流湖泊,水面上白色圆盘状的智能水质监测终端如同眼睛一般,利用量子光谱技术,7×24小时不间断紧“盯”河道水质,保障水体清洁。
五年来,海淀区借助科技力量,让水环境得到全面提升。海淀区水务局局长马光耀介绍,2016年南沙河出境断面水质全年平均为劣Ⅴ(五)类,2018年首次升级至Ⅴ(五)类,2020年首次达到Ⅳ(四)类,五年实现“三级跳”,纳入市级考核的5个断面全部达到了考核要求,首次达到了功能区水质标准。
<p style="margin: 0px 0px 15px; padding: 0px; color: rgb(64, 64, 64);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stheitisc-light,="" simsun,=""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如今,张老先生一改往日对大寨渠的态度,但凡有朋友来家里串门,他都要“炫耀”一下门口新添的滨水公园,“我们家现在是名副其实的水岸家园了。”(记者 叶晓彦)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