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中的自动化科技工作者 | 柯晓宾:毫厘之间 守护高铁安全 | 邓建军:秉持匠心 勇当创新先锋 | 三六重工 范晓霞
【“ZiDongHua”之自动化者人文:二十大代表中的自动化科技工作者】
中国通号西工集团沈信公司调整三班班长 柯晓宾: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即使在平凡的岗位,做简单的工作,也要有百分百钻研的态度,为中国品牌、中国速度作贡献。
邓建军坦言,能够当选二十大代表,自己感到非常荣幸!在企业,自己是从事搞技术改造的,切实能感受到,被人卡脖子的日子真的不好过,打铁还要自身硬,通过技术的人员不断努力,一定能够打破国外垄断。这也是作为一个党代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范晓霞:当选二十大党代表,是对我们民营企业技术工人最大的认可,也是我人生中最幸福、最荣耀的时刻!我将把这份荣耀化为责任,用干劲、闯劲、钻劲带动更多的职工,一起为实现中国梦而不畏险阻、勇毅前行!
柯晓宾:毫厘之间 守护高铁安全
今天的《二十大代表风采》,我们来认识中国通号西工集团沈信公司调整三班班长柯晓宾。
柯晓宾正在为班组成员示范如何更精准地调整继电器。柯晓宾所在的企业是世界最大的铁路信号继电器生产基地,以每年60万台的产量保障着我国铁路70%的市场需求。
信号控制系统是保障铁路运营安全和效率的核心技术,被称为高铁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继电器则是中枢神经上的“神经元”。每个继电器上有24个触片,很多触片的接点间距误差需要控制在0.05至0.1毫米之间,并且需要手工来调整。过去20年,柯晓宾每天都要重复上千遍这看似枯燥乏味的动作。
中国通号西工集团沈信公司调整三班班长 柯晓宾:比如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扽断一根头发的力度大约是1800毫牛,那我们(手动调整)这个力只有它的十分之一。工作快20年了,这个食指都比其他指有点略粗,有些微微的变形,但我觉得这都不重要。
身为党员的柯晓宾带出了50名徒弟,取得了43项创新成果,仅其中一项成果就将某型号继电器磁路系统返修率降低了20%,大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如今,她们的产品还应用在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项目上。
中国通号西工集团沈信公司调整三班班长 柯晓宾: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即使在平凡的岗位,做简单的工作,也要有百分百钻研的态度,为中国品牌、中国速度作贡献。
邓建军:秉持匠心 勇当创新先锋
参与技术改造项目500多个、攻克重大技术难题约50个,这一串数字标注了常州黑牡丹公司技术工人邓建军的创新之路。《二十大代表风采》,一起来认识这位创新先锋。
这是一台用于检测纱线的分经机。改造前,一台机器需要两名工人夜以继日地轮班,靠眼力和手艺整理纱线误差。最近,经邓建军团队技改后,机器内部架设起“机械眼睛”,大量节约了人力。
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邓建军介绍,机器上面装了一个CCD的相应相机,自动来检测纱线是不是断了;还加了相应的吊筋和绞线传感器,就可以自动检测的。这台机器不用人操作,生产率提高了50%~60%。
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正是邓建军身上最鲜明的特征。1988年,19岁的邓建军进入常州黑牡丹公司成为了一名电工,工作之余,他刻苦学习,研读了200多册专业书籍,逐渐成为了业务骨干,带头开展一系列技术创新,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牛仔布预缩率这一难题,2014年前后,他带着科研组开展了上百次试验,将电子技术与气动技术结合,让预缩率精准控制在2.5%,优于3%的国际标准,领跑国内外同类行业;2019年,邓建军又带领科研组开展快速氧化装置研究,有效解决了温差带来的布料染色色差问题;他还通过计算机控制完成智能化料,将原本的9个人工减少到2人,年节约生产成本100多万。
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工人范晓爽说,经常看到邓总在生产线上孜孜不倦做科研工作,就算是一根纱线的误差也不放过。这种工匠精神激励着新一代工人矢志不移,自主创新。
邓建军还先后成立“邓建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平均每年完成20个技改项目,为企业降本增效、智能化转型作出很大贡献。第四次当选党代表的邓建军,也对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充满期待和信心。
邓建军坦言,能够当选二十大代表,自己感到非常荣幸!在企业,自己是从事搞技术改造的,切实能感受到,被人卡脖子的日子真的不好过,打铁还要自身硬,通过技术的人员不断努力,一定能够打破国外垄断。这也是作为一个党代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周杨杨 常州台/彭晔 朱崇武 编辑/胡超)
范晓霞:把“起重机械”扛在肩上,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里
(本文为节选)
讲述人:二十大党代表 湖北三六重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 范晓霞
我叫范晓霞,今年45岁,进入三六重工19年,我的研发工作从不存在“朝九晚五”,没有三头六臂,就当“拼命三娘”。
2003年,三六重工成立,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的我成为公司的第一批技术员。从此,我开始了辗转于试验台、车间、资料室,每天与“铁疙瘩”打交道的生活。这个行业的特点是非标定制,没有标准、没有成品,一切都要按照客户要求量身定制,几乎从不生产“重样”的产品,一年到头,我都处于研发、出差相互穿插的状态。
2012年,我遭遇了研发生涯最大的挑战。当时世界500强之一的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下了一份订单,要求产品在停电时能提升16吨重物。简单来说,就是在没有电的情况下,需要把相当于10辆小车的重物提升到7层楼顶。当时国内产品仅能做到手动下降功能,德国客户要求的产品是用在巴西的CSA焦化项目上,安全性能要求非常高,一旦烟气超标极易引发爆炸等安全事故。同行厂家生产了68台产品运到巴西,安装调试后通过不了验收全部作报废处理。
时间紧、难度大,产品涉及的技术远远超出三六重工当时的技术积累,但这极高的难度反而燃起了我的斗志。不蒸馒头争口气,项目再难也要拿下,三个月里,我率领技术团队日日加班到凌晨,攻破一道又一道技术难题,终于完成了定型生产。
还记得模拟试验那天,武汉正下着大雪,20多米高的试验台搭在江边,在刺骨的江风中,我和安装工人一次次攀上高台调试,直到深夜试验成功,德国监理露出满意笑容的那一刻,堵在心头的那一口气总算泄了出来。
我们在国内首创的断电自动控制技术取得了2项专利授权,这个产品至今还在巴西项目上安全使用。
范晓霞说:当选二十大党代表,是对我们民营企业技术工人最大的认可,也是我人生中最幸福、最荣耀的时刻!我将把这份荣耀化为责任,用干劲、闯劲、钻劲带动更多的职工,一起为实现中国梦而不畏险阻、勇毅前行!
我要收藏
个赞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