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ZiDongHua”之自动化者人文: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通过成本节约效应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科技创新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促进资本与高级劳动要素协同互补等渠道,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例如,工业自动化技术通过降低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而产生正向的效率提升。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技术差距和体制机制障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作用逐步减弱,依靠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可能性大幅下降,而科技创新推动技术前沿变动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根本路径。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在“十四五”时期需要进一步强化高端要素牵引、基础研究导向和企业主体地位,将内涵式发展、突破式发展和融合式发展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选择,聚焦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创新驱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核心动力在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在“十四五”时期需要进一步强化高端要素牵引、基础研究导向和企业主体地位,将内涵式发展、突破式发展和融合式发展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选择,聚焦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中国式创新成绩与挑战并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为代表的创新能力领先地区发展尤为迅猛。(1)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取得显著增长。2010—2021年,全国研发经费由7063亿元增至27864亿元,占GDP比重增长0.7%。其中,企业资金占比上升5.8%,政府资金占比下降4.2%,研发活动资源市场配置决定性作用更为凸显。地区分布上,京津冀研发经费增长658.3亿元,年均增长18.6%;长三角研发经费增长3886.5亿元,年均增长33.4%。(2)专利申请与授权数取得较快发展。2010—2020年,全国专利申请量增加近400万件,年均增长32.5%;专利授权量增加超282万件,年均增长34.7%。其中,原创性程度相对较高的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占比小幅下降。地区分布上,京津冀专利申请年均增长37.2%;长三角专利申请年均增长51.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年均增长65.3%;粤港澳专利申请年均增长52.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由4.2万件升至21.7万件。(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高速增长。2021年,全国数字经济规模达45.5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9.8%。与此同时,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8.6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7%。地区分布上,京津冀和长三角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73.8%和77.3%。
同时,我国创新发展仍面临若干问题。一是开放式创新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高端创新要素集聚与溢出效应尚未彰显。当前,科技创新行业的市场规模有限,急需由出口贸易主导的对外开放向贸易投资一体化、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发展的新模式转变,不断加快开放式创新体系建设。二是产业链创新链联动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未能充分体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政产学研用为依托的产业链创新链关联效应有待增强,特别是生产性服务种类和质量均与实体部门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高技术产业比重相对较低,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三是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动能相对不足,重大创新引领带动作用尚不显著。本土龙头企业尚未完全实现由市场拓展型向创新引领型的转变,数字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也明显滞后于产业创新、模式创新,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先进制造业发展后劲。
二、创新驱动发展的多重机理
创新驱动发展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生产成本、产品差异化程度和产业链上下游关联,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通过成本节约效应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科技创新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促进资本与高级劳动要素协同互补等渠道,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例如,工业自动化技术通过降低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而产生正向的效率提升。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技术差距和体制机制障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作用逐步减弱,依靠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可能性大幅下降,而科技创新推动技术前沿变动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根本路径。
其次,产业创新通过工艺升级效应提升产品复杂度和质量。产业创新在不改变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企业生产环节和产品标准,提升产品生产工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融合以及政产学研用多维联动创新,从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不断提升产品差异化水平。不仅能够增强消费者的产品认同和偏好,提升企业盈利水平,还能够推动新产业、新商业模式、新业态“三新”经济蓬勃发展,不断铸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最后,融合创新通过产业链关联效应提升上下游联动发展水平。融合创新的关键点在于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联动创新,注重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生产制造、营销推广、售后服务等环节或渠道实现上下游创新联动。制造业或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活动,往往通过产业链关联效应影响上下游联动发展。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通过紧密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可以推动形成强大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向优化,进而实现产业链整体效率与质量水平的显著提升。
三、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
第一,以高端要素牵引为基础动力,推动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多领域、多学科、多方向引进和培育高端创新人才,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重点产业布局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着力加强工程师队伍建设和绝技绝活代际传承。加大政府产业基金对科技创新转化的支持力度,强化政府资金和国有企业创新投资的基础性地位,支持金融机构探索适合科技创新特点的信贷支持模式。加快培育技术要素市场体系,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提升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或平台的赋能能力,通过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障技术要素所有者获得合理报酬。
第二,以企业主体地位为核心优势,推动创新驱动融合式发展。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积极培育并多维度提升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创新生态圈建设,推动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制造业企业等不同行业联动,构筑更为坚实的创新链、产业链。搭建中小微企业创新联盟,推进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在数字经济等优势行业加快培育“隐形冠军”,不断提升创新生态圈的规模与质量。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通过提供更多、更新、更优的数字经济服务场景,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强化数据作为关键要素对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作用。
第三,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要目标,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绿色化工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推进补链强链固链,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发展第三代半导体、类脑芯片、柔性电子、量子信息、物联网等未来产业。同时,加快基础研究与上述领域深度融合,积极化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工业设计、商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创新。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发展格局下新型服务业开放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研究”(72173117)、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与企业创新行为——基于新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视角”(22ZJQN21YB)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