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的内涵和本质讨论|突破技术笼子——读《玻璃笼子:自动化时代和我们的未来》
【ZiDongHua 之人文化天下收录关键词:玻璃笼子 自动化科技 科技伦理 自动化威胁论 】
突破技术笼子——读《玻璃笼子:自动化时代和我们的未来》
突破技术笼子——读《玻璃笼子:自动化时代和我们的未》来尼古拉斯·卡尔是美国知名作家兼思想家,技术、创新和战略研究专家,毕业于哈佛大学,曾担任《哈佛商业评论》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堪称我们这个互联网、技术垄断、资本垄断时代清醒的思想家,他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几乎都会引起广泛关注,也都值得我们现代人阅读。
尼古拉斯·卡尔曾写出轰动互联网、信息和科技界的三篇文章:《IT不再重要》(《哈佛商业评论》,2003年第5期),《Google让我们变愚蠢?》(《大西洋月刊》,2008年7/8月),《自动化让我们变笨拙》(《华尔街日报》,2014年11月21日)。
尼古拉斯·卡尔撰写的三本书摘取了科技思想界的“王冠”:《大转换:重连世界,从爱迪生到Google》(系统阐述云计算的第一本书),《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纽约时报》畅销书,获普利策奖最终提名),《玻璃笼子:自动化时代和我们的未来》(亚马逊网站畅销书,《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盛赞)。
近期读了《玻璃笼子:自动化时代和我们的未来》,被他的论证说服,通俗点说,就是“写得太有道理了!”进而忍不住向各位读者介绍这本书。我将从自动化的内涵和本质、自动化伤害了什么、打破“玻璃笼子”三个方面来写这篇文章。尽管卡尔并不是按照这个逻辑来写的,但是我觉得以这样的逻辑来说,更通畅清晰一点。
一、自动化的内涵、动力和本质:被“外包”的人类1.自动化的内涵自动化,对于初次接触这个词的读者来说,非常的“高大上”,其实只要换个词来阐释,就一目了然了,那就是“机械化”。简单来讲,自动化就是用技术工具把人类的某些工作机械化,用以替代人类的某些工作内容。以简单的自动化工具来做比喻,比如菜市场摊贩用的计算器,就是替代大脑做数学运算的自动化工具。再比如汽车、手机、飞机、计算机、互联网、电梯、空调……其实,几乎人类的绝大多数工具都具有自动化的一面,只不过我们很少以“自动化”的方式来看待这些工具。再复杂一点的工具,就是如自动驾驶的汽车、自动挡的汽车、无人机、电子病历等等。尼古拉斯·卡尔在本书中详细分析了这些自动化工具。
在卡尔看来,这些自动化工具虽然看似如某些科学家所说的“在解放人类”,但是实际上是在奴役人类。人类把很多工作“外包”给了自动化工具,这种“外包”包括两个方面:大脑的外包和身体的外包。
所谓大脑的外包,简单来说就是把大脑的某些功能外包出去,比如摊贩把大脑的计算工作外包给计算器、计算机,机动车司机把海马体的某些记路功能外包给某个“地图”APP,飞机驾驶员把许多复杂的驾驶技术知识外包给了软件。
所谓身体的外包,就是人类把某些需要身体参与的人类活动外包出去,比如虚拟恋爱(与某个虚拟偶像的谈恋爱),用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交往,电子游戏等。
2.自动化的动力
由上可知,自动化就是人类把大脑和身体不断外包给技术工具的过程。这可以算是对自动化内涵的表述,那么自动化的本质是什么呢?要了解自动化的本质,必须要清楚自动化的动力是什么。所谓自动化的动力,是指技术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的推动力量。在人类历史上,自动化的动力出现过两个,一个是宗教动力,另一个是资本动力。
对于宗教力量的分析,最经典和最重要的是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中的论证。韦伯论证说,资本主义全力以赴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新教的宗教力量在推动,因为这些资本家要向上帝证明他们才是上帝的“选民”,他们值得上天堂。所以作为新教徒的资本家挣钱之后绝对不会享乐,而是拿来进行再投资、扩大再生产。这种宗教力量只在新教徒身上起作用,而对于没有严格宗教信仰的中国人来说,这种力量没有意义。
另一个自动化的推动力量是资本。资本推动自动化的动机在于降低劳动成本。因为机器不会累,可以24小时工作,不会喊着“不要加班”“不要996”,不会要求交什么“五险一金”,机器绝对听话,顺从资本的意志。对于当今人类的科技公司来说,只有不停的到处宣扬高水平自动化的优点,他们的公司才会继续有订单,才能够保证他们继续盈利。就像那个所谓的“乔布斯之问”,即“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乔布斯这一问题正反应出他的“技术主义”思维立场,反应出他对教育浅薄的认识。他认为推动教育变革的动力是技术变革,而忽视了意识形态、国家制度形式、社会阶层状况、文化差异等等其他所有的复杂社会和国家状况。“乔布斯之问”非常典型地代表了技术专业人员的想法,妄图通过技术这一单一力量改变教育这一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妄图以技术控制、甚至奴役教育和其中的人。从有专门的学校教育活动以来,还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是仅凭技术就可以得到乔布斯所谓的“脱胎换骨”的或跨越式改变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千万不要被这些技术专业人员忽悠,改变学校的从来都是人,都是人教育观念改善,是校长和教师教育理念的进步,绝对不是技术。
其实,关于乔布斯,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曾经接受过《纽约时报》记者的采访,乔布斯介绍了新款iPad的强大功能,在采访快结束的时候,记者问乔布斯,“你家的墙壁是否也变成了电子屏幕?邀请客人到家里吃饭,饭后甜点该不会就是iPad吧?”乔布斯回答说:完全不是。同时还谈到了父母应该严格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手机大脑》P57)3.自动化/技术的本质:人类的技术化存在赤裸裸的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是无能为力的,是无法生存的。人类之所以能在数百万年的进化史中成功活到现在,学会使用技术是一项必备技能!技术让人类突破了赤裸裸的肉体的限制,能够改变世界来让自己存活下来。梅洛·庞蒂也认为:“有时候,人类的身躯并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如此一来,我们必须得信任工具,身体在自己周围映射出了一个世界……它创造了一个可以重新去理解并且能更好地为人类意图服务的世界——一个我们能发现更多自我可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当我开始理解和感知世界的时候,我会接收到肢体的回应。这种在感知和行动上的清晰定位了一个感性的模块,这是生活的大背景,是身体和这个世界的一致的一般环境”(《玻璃笼子》246)。
也就是说,人类是通过身体和其信任的工具来感知和理解这个世界,并且把这个世界看做生活的一般环境。比如当一个孩子学会骑自行车后,他的活动范围就会拓宽,他的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了,他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也会不同。当孩子学会使用纸笔,学会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时候,他的自我会更容易凸显出现,他就更能发现自我的存在。人类的身体通过技术进行某种“行为”,“我们就是以这种方式‘经常接触’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发现这个世界的一种意义”(《知觉现象学》P302)。
总而言之,技术化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人类通过发明“衣服”、“建筑”、“鞋子”等技术存在于这个世界。
二、自动化伤害了什么:基于主奴辩证法的分析如梅洛·庞蒂所说:“身体是我们拥有一个世界的一般方式”,人类不仅通过身体保存生命,还通过身体行为创造“意义”,创造了整个人类文化,“所以,应该制作一件工具,在工具的周围投射一个文化世界”(《知觉现象学》P194)。那么,既然人是一种通过工具成为一种技术化存在,甚至在这之上创造了整个人类文化,那么作为一种技术形式的自动化,怎么会伤害人类呢?那是因为本应作为服务于人类的自动化成为奴役人类的存在。
主奴辩证法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第四章具体论证的一种思想状况。简单来说,可以概括如下。主人是奴役奴隶的,虽然表面上主人享受了奴隶的劳动成果,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主人依赖奴隶劳动的一面,也反映了主人具有独立自我意识的虚假性。因为主人并不是直接参与物的加工改造,做这一工作的是奴隶。“主人把奴隶放在物与他自己之间,这样一来,他就只把他自己与物的非独立性相结合,而予以尽情享受;但是他把对物的独立性一面让给奴隶,让奴隶对物予以加工改造”(《精神现象学》P187)。而劳动使奴隶成为自然的主人,不劳动的主人则成了虚假的主体性。这时,主奴关系就发生的翻转,主人成了奴隶,奴隶成了主人。
2012年,《经济学人》杂志上面刊登了一篇题为“智能手机的奴隶”(Slaves to Smartphone)的文章,文中写道:“有些时候,这些设备需要人类授权,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技术奴隶已经翻身成了主人”(《玻璃笼子》255)。
本来应该服务于人类的自动化技术,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以至于使人类脱离劳动本身,不直接参加物的加工改造,成了虚假的主体性,进而使人类成了奴隶。当然,并不是所有人类都成了奴隶,被奴役的是那些消费自动化技术的人,而奴役人的是自动化技术背后掌握资本和权力的人。
具体来讲,自动化水平的提高钝化了人类的思维,“自动化将我们从执行者变为观察者,我们不再控制控制杆,而是盯着屏幕。这种角色的转变可能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轻松,但也会阻碍我们学习和锻炼技能”(《玻璃笼子》P83)。自动化水平的提高阻碍人类认知中的生成效应。
何为“生成效应”?认知心理学家最早的词汇研究中发现了这一效应。人如果主动回想单词就会增强记忆,因为主动回想相当于在自己头脑中生成单词,自己头脑中生成单词比单纯的阅读记忆效果更好。《玻璃笼子》中介绍了一个实验。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家诺曼·斯拉麦卡主持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在实验中,人们通过抽认卡记忆成对的反义词,如热(Hot)和冷(Cold)。某些实验对象获得的卡片给出了完整的单词,例如:
HOT:COLD
而其他人的卡片上,第二个单词只给出了首字母,如:
HOT:C
在后续的记忆测试中,卡片上只有首字母的实验对象表现得更好。因为他们强迫思维补全缺少的字母,而不仅仅依靠观察来解决问题,这更有利于记忆信息。这个实验可以说明自动化的认知代价。同自动化相比,自己承担一项任务或工作会涉及大脑的多种心理过程。自动化降低了人类工作的参与度和专注度,尤其是当自动化把我们推向更为被动的角色时,当我们仅仅成为观察者或监控者时。这就导致认知过程中生成效应没有出现的条件。
人类要掌握一项技能,不仅需要必备的显性知识,还必须具备相应的隐性知识。多伦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兼机器人专家赫克托·莱韦斯克举了一个例子,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人类可以马上给出答案,但计算机却无法理解:
一个大球撞翻了桌子,因为它是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的。
谁的原料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是大球还是桌子?
我们不用多想就能给出答案,因为我们知道聚苯乙烯泡沫是什么,知道当一个东西撞到桌子上时会发生什么,知道桌子是什么样的,知道形容词“大”有什么隐含意义。我们了解题目发生的场景,理解描述问题的文字。但计算机缺少对世界的真实体会,会觉得这个问题描述的过于含混,无从下手。计算机被囚禁在算法里。(《玻璃笼子》P134-135)当人类掌握某项技能时,就会把这项技能(智慧技能或动作技能)自动化为自己的“第二自然特征”。比如我现在边打字边思考如何写这篇文章,但是我的注意力在于如何写这篇文章,而不是放在打字上面,除非键盘出现技术故障。这时,打字这个动作技能就成了我的第二自然。再如,有些复杂的数学运算对于大脑来说负荷太大,但是用一个计算器就可以轻松解决,这时自动化解放了我们人类的大脑。但是只有在你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了这些数学运算之后才能这样做,否则如果用计算器解决你不理解的数学问题,不会给你带来任何新见解,不会让你习得任何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为培养技能而付出的努力一般具有高挑战性,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浸入式体验和训练,需要我们积极生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获取信息,需要个人的大脑和身体紧密相连、互相配合。这样才能把这项技能“自动化”到自己的大脑和身体中,让我们获得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比如学习弹钢琴就是一个这样的过程,如果现在有一款自动化工具,可以自己演奏钢琴音乐,或者是如某些异想天开的科学家所说的在大脑中移植一个芯片,可以让我们不用这样努力练习就可以获得弹钢琴的技能,不知道读者会作何反应,反正我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三、打破“玻璃笼子”:批判性地设计和使用技术如何打破“玻璃笼子”可能是读者更为关心的问题。严谨点说,我认为可以从设计和使用两个方面来打破。
在设计方面,本书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将自算计拥有的关键功能控制权不时地转交给控制员。如果让控制员知道自己可能随时接管对机器的控制,那么就不会把控制员降格为观察者、监控员的角色。保持人类的注意力,提高投入感,保持学习的状态,有助于维持人类在自动化机器面前的生成效应,以保证人类不会退化为机器的“配件”。
其实对于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来说,更应该在意的是使用自动化工具方面,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机会和能力参与设计。
其实对于自动化工具,如电脑、手机、电子手表等,困难的部分不是使用它们,我没有看到过谁是通过看使用说明学会使用手机的,困难的部分是如何不使用它们。新款的手机总是那么诱人,更大的屏幕、更平滑的设计、更舒服的手感、更快的运行速度都是那么让人欲罢不能。让我们不会反思我们使用手机及某些APP的代价如何,没有给我们时间来思考其潜在的危险。
通过微信或QQ是那样便利,就算两人相隔千里,也能实现畅通无阻的文字、语音和视频的联系。以至于让我们忘记只有身体在场的交往才是真实、真正的人类交往。通过微博、小红书、抖音等app,我们是如此便利地了解各种“新闻”,我们以为这就是世界上发生的事,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想看到的,我们只是活在在大数据制造的“信息茧房”里。
我并不是像“卢得分子”一样建议大家“捣毁机器”,而是建议大家在技术突飞猛进、新款手机不停出产、发布的时候,暂时“退后一步”,不要轻易相信新产品发布会上那些人的宣传语,批判性地看待它们。我们不能非此即彼地看待一样事物,或者认为新的永远比旧的更好,这是小孩子式的天真的世界观。
“一个工具优于其他工具并不在于它的新旧,重要的是它能增强还是削弱我们的能力,它能如何塑造我们对自然和文化的体验。把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选择拱手让于被称为‘进步’的宏大抽象概念是愚蠢的行为。科技一直向人们提出挑战,让人们思考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让人们扪心自问人究竟指的是什么”(《玻璃笼子》261)。其实,我觉得每次新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都是一次促逼我们思考如下哲学问题:我是谁?我想要的是什么?这真是我想要的吗?新技术对生活的改变,我们都应该有所察觉,并以此生活被动变化为契机,来思考上述哲学问题。
当我们和虚拟偶像谈恋爱时,我们的某些隐秘的欲望得到满足,比如被宠、忠诚等。但是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这样的人能否有幸被你遇到?你是否值得被这样的人爱?极为迎合的亲密关系的交往是不是会阻碍我在现实中找到合适的伴侣?当我们被“表白墙”中“谈一个72小时就分手的恋爱”吸引参与其中的时候,我们被满足的是哪些欲望?这些欲望被这种活动而释放出来,是否有利于我跟一个人谈一个一辈子的恋爱?当一个老师可以用电子白板上课时,是不是就要放弃传统的手写板书?电子白板的游戏性、生动性当然会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如果没有手写板书,那么如何解决和面对教学中的“生成性”?如何通过手写板书与学生进行交往?有很强“预设性”的电子白板中的课件,是否会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我从来不是一个技术悲观主义者,我认为批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技术,而不是被技术奴役、控制。我对技术持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想要充分利用技术,首先要想明白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自己想要什么?你想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你想要谈一个真实的恋爱?你想要通过手机真实地了解这个世界?还是想与身边的人建立真实、健康的人际关系?想明白了这些问题,才能再来想:技术能为我们做哪些,技术不能做到哪些。
参考文献:
1.《手机大脑》,安德斯·汉森著,任李肖垚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
2.《玻璃笼子》,尼古拉斯·卡尔著,杨柳译,中信出版社,2015。
3.《精神现象学》,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4.《知觉现象学》,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
编辑 徐乐乐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