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佐: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将继续给予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强有力支撑
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成立一周年暨中医药交叉创新交流会举行
12月2日,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成立一周年暨中医药交叉创新交流会活动在清华大学FIT楼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李衍达,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史宗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原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中药处处长谢世昌,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张玉琪,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党委书记张佐等应邀出席。活动由交叉研究所刘清飞主持。
会议现场
交叉研究所所长李梢汇报了研究所成立一年来在科学研究、学科发展、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制定一个国际标准:2021年3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认证通过《网络药理学评价方法指南》,这是网络药理学首个国际标准,也是中医药领域制定的首个新兴学科的国际标准。出版一部中英文专著:2021年11月,主编《网络药理学》专著出版,这是首部系统阐述网络药理学理论、方法与应用的专著,也是国际网络药理学领域的首部英文专著。建设一套中医药交叉课程:由刘清飞、李梢开设的《传统与现代:中医药科学研究进展》入选首批清华大学优质通识课程建设计划。发表一批代表性论文:2021年研究所骨干成员在Nature Methods、Nature bolism等刊物上发表多篇代表性论文;持续举办清华大学中医药交叉学术沙龙活动;授权一批核心专利:2021年网络药理学UNIQ系统、胃癌极早期细胞标志物等成果获得中国发明专利、PCT专利授权,多项专利实施转化;还筹备了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医药大数据专业委员会,网络药理学与中药研发项目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立项。李梢表示,研究所将会继续加强交叉研究,培养交叉创新型科技人才,促进成果落地,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自主科研创新,打造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清华模式”。
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所长李梢作成果汇报
徐冠华对研究所成立一年当中取得的进展和成果表示肯定和鼓励。他强调,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宝贵财富,一把草一根针护佑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繁衍昌盛。中医和西医不是对立的,应是合而不同,殊途同归,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
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致辞
李衍达在致辞中指出,研究中医要有悟性,要不断借鉴和总结杰出人物的经验,多运用中医“象思维”中取类比象这一秘诀,揭开堪比宇宙的人体奥秘。李梢课题组提出的复杂生物网络“关系推断”方法就借助了象思维来寻找中西医复杂生物系统的关键节点,值得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李衍达院士致辞
屠志涛对交叉所的进展表示祝贺。他强调“守正创新”是中医药交叉的方向,注意理论基础研究,把中医的象思维和现代科学思维结合起来,把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把人才格局与产业格局结合起来,并希望把交叉所和中医药交叉创新交流会做成品牌。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致辞
史宗恺寄语清华师生应向前辈们学习,提高学科兴趣,打破学科壁垒,要做基础研究,要综合学科优势搭建平台,积累中医研究案例,做真正意义的标准化大数据。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会长史宗恺发言
张佐指出,研究所当前取得的成果离不开以李衍达院士为代表的前辈战略科学家们的奋斗和努力。自动化系将继续给予交叉所强有力支撑,加强青年队伍的建设,培养科学家梯队,打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促进各院系、各机构间的交叉合作。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党委书记张佐发言
清华大学化学系梁琼麟老师、医学院黄国亮老师、药学院胡泽平老师、谭旭老师等研究所骨干在交流会上先后进行了精彩的专业学术报告。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清华大学医学院黄国亮、
清华大学化学系党委书记梁琼麟、清华大学药学院谭旭、
清华大学药学院胡泽平作学术报告
集体合影
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将继续秉承“自强、精诚、明理、求真”的精神,持续探索中医药交叉研究的新模式、新方法,为提升中医药原创的科技动力,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勤耕不缀,砥砺前行。
动感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光机械微腔中的机械孤子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师与美国研究人员合作在Nature发文,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光机械微腔中的机械孤子
近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张靖与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刘玉玺研究团队、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杨兰教授研究团队、美国纽约城市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人员合作,在回音壁光机械微腔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光机械非线性引起的机械运动局域化现象即机械孤子,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领域权威期刊《Nature》。
孤子(Soliton)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效应,是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非线性与波包色散的平衡会形成一个稳定的波包向前传播,这个稳定传播的波包就是孤子。孤子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在海洋中或河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稳定向前运动的水波波包,就是水波中的孤子。此外,孤子还普遍存在于晶格结构、光纤、磁结构、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结构中。近年来,人们在微纳结构特别是光学微腔中观测到了耗散克尔(Kerr)光学孤子,并发现其在产生片上集成光频梳以及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微纳结构中产生并应用孤子效应逐渐成为国际热点。
微腔中的光机械效应是由于光被微腔局域于微纳尺度中引起的微腔的机械振动,其在引力波探测、高精度计量、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等重要研究领域都有直接应用。光机械效应使得微腔中光与在微腔外边缘与盘腔中心往复运动的机械振动二者之间产生强耦合作用(见下图a,b),这种强耦合作用会引起机械运动的非线性行为,从而导致机械运动局域化。另一方面,机械波在光机械微腔中传播时,会受到光场周期的调制,因此会产生机械波的色散。这类似于机械波穿过周期调制的晶格所产生的色散效应,机械波的色散效应会使得波包扩散(见下图c,d)。机械波色散引起的波包扩散与光机械非线性引起的波包局域化相平衡,即形成稳定形状的波包即光机械孤子(见下图e)。
图1.光机械微腔中机械波传播的机理。a,正向传播的机械波在光学微腔外边缘被光场激发后由外向盘子中心传播;
b,反向传播的机械波在盘子中心被反弹后,由内向外向盘子外边缘传播;
c,机械波多次反射后色散效应与非线性效应平衡形成稳定的波包;
d,等价的机械波通过周期晶格结构调制的传播过程;e,光机械孤子的外包络示意图。
研究团队进一步将所观测到的光机械孤子用于原子力显微镜针尖低频振动探测。实验中光机械微腔的本征振动频率约17兆赫兹,而原子力显微镜针尖本征振动频率约384千赫兹。二者巨大的频率失谐,使得光机械微腔做周期振动的时候,无法响应原子力显微镜针尖的低频振动。而当光机械微腔进入孤子区的时候,由于微腔机械运动时域上出现局域化效应,对应于频域上振动的频率响应实现了增宽,增宽的频率响应特性使得光机械微腔对针尖的低频振动可以实现高效的响应,实验中观测到了在孤子区测量精度的极大提高。
图2.光机械孤子用于原子力显微镜针尖低频振动探测实验示意图
该研究得到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量子调控研究专项、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交叉研究基金等的支持。
评论排行